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京津兩市聯合出臺第一批17條措施 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

日期:2018-03-18 09:16    來源:北京市商務委員會

分享:
列印
字號: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等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援下,北京市商務委(口岸辦)會同京津兩地海關、國檢、口岸等相關部門全力推進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京津跨境貿易便利化若干措施的公告》(2018年聯合公告第1號)。聚焦降本提效、便利透明、增強企業獲得感,推出了17項具體措施,從六個方面予以綜合介紹。

  1.商務部門減少進出口許可證審批層級,提高審批效率。京津商務主管部門將自動進口許可證和出口許可證的審批時限由原來5個工作日壓縮到1個工作日;協調商務部將涉及汽車零配件的自動進口許可證簽發許可權下放到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審批級次由兩級改為一級。

  2.深化海關通關作業改革。在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覆蓋所有信用等級企業、全面推開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等基礎上,推出5個方面新舉措。

  一是推進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實施“一次申報 分步處置”通關模式。通過流程再造,徹底改變海關接受申報、審單、查驗、徵稅、放行的“串聯式”作業流程,由企業完成報關和稅款自報自繳,安全准入風險主要在口岸通關現場處置,稅收風險主要在貨物放行後處置,對貨物風險處置“前推後移”,極大地壓縮現場通關時間,便利進出口企業。

  二是推廣海運提前報關模式,實施“並聯”作業。在進口原始艙單提前傳輸的前提下,企業可在貨物未抵港時,提前向海關辦理申報、納稅手續,貨物抵港後辦理查驗放行手續,將物流運輸和報關納稅“串聯”改“並聯”。

  三是進一步提高布控準確性,實施精準打擊。優化查驗機制,強化“雙隨機、一公開”,推廣使用移動查驗單兵系統,提高查驗效率,降低企業通關時間成本。優先採用非侵入式查驗方式,減少掏箱操作,降低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四是推進匯總徵稅等稅收徵管制度改革。積極引導企業使用匯總徵稅模式,由原來的“逐票審核、先稅後放”變為“先放後稅,匯總繳稅”。以前,企業人員須對每票貨物隨時進行繳稅操作,而匯總徵稅實行集中電子繳付,大幅減少了企業人員因申請資金審批、繳稅、取稅單等事由頻繁往返於公司、海關和銀行的情況,同時大力推廣銀關融等創新型稅收擔保方式。在壓縮通關時間的同時,還節約了企業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加強與口岸部門密切配合。積極推動“報關、報檢串聯改並聯”試點,改變現有貨物先報檢、後報關的串聯流程。全面推廣跨部門一次性聯合檢查,深化口岸聯檢單位協作,依託“單一窗口”,實現關、檢查驗指令對碰,對碰成功的,關檢實行一次調撥、一次開箱、一次檢查。

  3.檢驗檢疫實施“兩優兩簡兩壓縮”。

  一是優化報檢和查驗流程。取消紙質海運提單/提貨單驗核環節,實行物流資訊電子化流轉,實施檢驗檢疫電子放行。助力打造口岸物流單證操作的“資訊高速公路”,減少企業不必要的往返跑路。在報檢遞單環節即可節省企業時間約0.5天;推出非工作時間預約查驗機制。企業可在周末、法定假日等非工作時間預約實施檢驗檢疫查驗,為企業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通關服務,打造7X24小時口岸通關環境。

  二是簡化單證辦理和提交。簡化報檢隨附單據提交方式,報檢單證可採用企業自存、一次性備案、電子化上傳、證書聯網核查等方式進行“無紙化”提交。企業可以將合同、發票、裝箱單等大量的貿易單據自存,不再作為通關環節核驗的內容。報檢委託書等隨附單據可一次性備案,長期有效。CCC證書或免辦證明可以使用證書聯網核查的方式申報,只需提供證書或證明的編號,無需掃描上傳。簡化CCC免辦工作流程,企業免予辦理強制性産品認證的申請、受理、審核以及後續監管業務,實現全程電子化操作,隨報隨審。

  三是壓縮業務辦理時長。實行“審單放行”限時辦結機制。京津兩地實行“審單放行”2小時辦結工作機制,即“審單放行”貨物自受理企業申報至按企業要求出具入境檢驗檢疫證明,全流程時長從過去的1.5個工作日,壓縮到不超過2個小時;進一步壓縮出口原産地證書籤證審核時長,原産地證書審核限時2小時辦結。

  4.推廣應用“單一窗口”。在北京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已上線貨物申報、資質辦理、政企大家庭、業務查詢等6大功能,向外貿企業提供全面通關業務申報、政策資訊服務,初步實現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點接入、一次申報、一站式服務基本功能基礎上,與國家標準版對接後,增加原産地證申領、許可證件辦理等新功能。

  5.優化口岸操作,規範口岸經營秩序。

  一是完善港口碼頭、堆場提箱作業流程和網上營業廳系統,實現網上辦理集港、提箱作業計劃申報、費用結算;推廣應用“港口一站通”平臺,實行集裝箱“裝箱單”、“設備交接單”及“場站收據”無紙化;在新港海關設立綜合業務處,把一些原來需要單獨辦理的綜合性通關業務、查驗後處置等業務,都進行集中辦理,統一辦理流程,方便進出口企業一站式辦理通關業務,壓縮進口單證海關審核整體時間。

  二是在京津兩地口岸現場、收費大廳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公佈口岸費用清單,包括類別、項目、費用水準。

  三是價格主管部門對企業反映強烈的口岸不合理收費行為予以清理和規範,依法查處各類違法違規收費問題,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減輕企業負擔。

  四是完成天津物流資訊網和天津港電子商務網兩網融合,實現港口物流資訊“一站式”查詢。

  6.完善服務投訴處理和意見反饋機制。發揮海關、檢驗檢疫、天津航運服務熱線及投訴諮詢窗口作用,建立專家坐席處理問題機制,設立通關難題解決接待日,在“單一窗口”設立通關問題留言解答和通關政策解讀專欄,徵集處理進出口企業通關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京津口岸聯動合作,不斷推出新政策舉措,切實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