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解讀

解讀:關於進一步促進展覽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日期:2018-01-12 13:17    來源:北京市商務委員會

分享:
列印
字號:        

  經市政府同意,市商務委聯合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規劃國土委、市旅游委、市統計局、市知識産權局、市貿促會共同印發《關於促進展覽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這是本市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結合本市實際,為推動展覽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出的今後一個時期北京展覽業發展思路、發展佈局、發展內容、發展主體、發展方式、發展環境和發展措施等。《實施意見》將對促進北京展覽業品牌化、專業化、國際化、信息化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一、《實施意見》明確了基本原則和階段性目標

  《實施意見》明確了堅持服從服務於“四個中心”建設、堅持國際化發展方向、堅持市場導向、堅持區域協同發展等四條基本原則,提出了階段發展目標:

  到2020年,基本建成結構優化、佈局合理、功能完善、機制健全、服務優良的服務於“四個中心”建設的展覽業發展體系。

  ——展覽設施完善佈局合理。重點抓好國家政務和重大國事活動設施的完善和建設,國家政務活動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建成以科技創新、文化創意、服務貿易展覽為主的國際交往功能區,服務“四個中心”建設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國際化水準明顯提升。培育發展一批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自主品牌展會、與首都産業相匹配的特色展會,國際交流合作密切,展覽業國際化水準和影響力明顯提升。舉辦國際展覽數量達到200個,打造出1-2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展覽集團,力爭引進3-5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展會。

  ——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展覽業管理機制健全,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完善,加快制定展覽業標準,便利化水準進一步提高。金融保險服務、知識産權保護、人才培養等市場化服務體系完善。

  到2035年,展覽設施佈局優良,運營服務體系完善,舉辦國際展覽數量達到250個,展覽業的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和國際影響力、綜合競爭力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二、提出了六個方面24項重點任務

  《實施意見》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四個中心”建設和首都城市戰略定位,針對我市展覽業存在空間結構佈局不合理,服務保障能力、國際化水準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提出優化空間佈局、強化品牌建設、培育市場主體、創新發展模式、提高國際化水準、優化發展環境等6個方面24項重點任務。從發展方向、發展重點、發展方式等方面明確重點,比較符合本市展覽業發展實際。特別是提出了緊緊圍繞服務國家政務活動和重大國事活動需要,加強設施建設,提升能力素質,提升北京展覽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提高展覽業服務“四個中心”建設的保障能力。

  三、明確7項保障措施

  《實施意見》從健全工作機制、完善管理制度、加強財稅政策支援、改善金融保險服務、提高便利化水準、健全行業統計制度、加強人才體系建設等方面保障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提出建立由市商務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農委、市旅游委、市文化局、市政府外辦、市國稅局、市工商局、北京海關、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市統計局、市知識産權局、中國貿促會北京分會等部門和單位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強化部門聯動,推動展覽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

  從財稅、金融保險、知識産權、提高便利水準、行業統計、人才建設等方面探索促進北京展覽業發展的政策支援和服務規範,營造北京展覽業品牌化、專業化、國際化、信息化發展的良好環境。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