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6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北京峰會在京召開。本屆峰會以“創意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包括開幕式、全體大會、三個平行論壇、市長圓桌會議及配套展示。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北京市市長王安順等出席開幕式。
現今,創意經濟已成為全球一股強大的經濟和社會變革力量。創意經濟蘊藏着巨大的發展潛力,在宏觀與微觀層面上反映了可持續發展的各方面內容,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戰略。2016年1月1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正式啟動,第一次在全球層面把“文化”“創意”寫進了議程,將其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推動力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助理總幹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在本屆峰會上首次對外介紹《重塑文化政策:為發展而推動文化多樣性的十年——2005年公約2015全球報告》,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和促進文化表達多樣性公約》通過十年後,對全球文化領域發展和推廣方面所發生的變化,特別是網際網路和科技的發展對公約所造成的衝擊做出的第一份全球評估報告。該報告的及時提出,將對《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提供支撐,幫助國家提升目標和決定政策問題,謀劃滿足人民需求和要求的新措施。
2013年12月,《北京“設計之都”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對外發佈,北京文化創意産業發展進入快車道。2015年,北京文化創意産業實現增加值3072.3億元,比上年增長8.7%,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13.4%。集聚區從2013年的19家增長為目前的37家。文化産業佔GDP的比重從2010年的2.75%升至2014年的3.76%,2015年,文化企業並購166起,並購規模近1500億元,同比增長50%。形成了以廣播影視、數字出版、旅游休閒、設計服務等為主導的支柱産業,軟實力水準顯著增強。
北京市市長王安順表示,本屆峰會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立足於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積極的培育創新、創業、創意的産業,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讓創意創新更好的服務城市可持續發展。
此次北京峰會將探討以創意為切入點,促進供給側改革、構建高精尖經濟發展結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分享中國在經濟新常態下推動文化創意産業中的經驗和成果,交流尊重民族差異,包容文化多樣性,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中國乃至世界各個國家城市建設提供借鑒,全面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力量。
在開幕式現場,20余位身穿各式民族特色服裝的參會人員成為會場上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是來京參加“民族地區文化創意與可持續發展專題研討班”的28個民族108位學員中的一部分。為了將文化元素進行系統的整理與提取,將民族元素融入現代設計,北京市科委通過重大項目《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元素提取與再開發平臺建設》的支援,建成包含1萬個元素的數據庫,實現了設計師和服裝企業與傳統文化的無縫對接;支援企業建立“網際網路+手工藝”電商平臺,打開産品銷路……未來,將開展“千人萬元繡娘扶持行動”等多種嘗試。
此外,本屆北京峰會發佈重要成果性文件——《北京宣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ICCSD)”在北京峰會開幕式上授牌,該中心旨在拓展教科文組織在該領域的事業,加強能力建設,服務於其會員國、合作夥伴及聯合國系統內機構,重新定義以創意為核心的發展戰略,研究創意在推動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關鍵作用,實現創意推動經濟及創意所服務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此次北京峰會共吸引了來自美、英、德、俄、印度、巴西、埃及和澳大利亞等五大洲31個國家的54個城市的120位嘉賓,曾打造2014年APEC會議三件國禮的北京工美集團專門為與會的創意城市嘉賓贈送了“城市之光中國印”。此外,還吸引了來自政府部門、國際組織、企業、院校、媒體等400餘人,相關活動和論壇參與人數將累計達15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