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新冠疫情社區防控,保護防控人員安全,應根據防控分區等級、接觸人員及物品的風險程度,採取分級防護,並按照《WS/T 697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特定人群個人防護指南》規範穿脫,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嚴格做好個人防護。
一、高風險區
1、室外工作人員應穿戴帽子、N95口罩、隔離衣、手套、鞋套。
2、卡口、採樣、流調、垃圾收集清運、環境消毒時,應嚴格六件套防護,即穿戴帽子、手套、醫用防護服、N95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鞋套。
二、中風險區
1、室外工作人員應穿戴帽子、醫用外科口罩、隔離衣、手套、鞋套。室外、卡口等近距離接觸時,要增加戴上N95口罩。
2、採樣、流調、垃圾收集清運、環境消毒時,應嚴格六件套防護,即穿戴帽子、手套、醫用防護服、N95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鞋套。
三、低風險區
1、卡口等室外工作人員應穿戴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手套。
2、進入樓單元時,增加帽子、隔離衣、鞋套。
3、近距離接觸如採樣、流調、環境消毒時,還要戴上N95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
四、常態化社區
1、工作人員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保持一米線。
2、入戶排查、隨訪、環境消毒和垃圾清理時,佩戴N95、手套,隔離衣可選。
五、注意事項
1、應為社區配備符合要求、數量充足的防護用品、手消毒劑等物資,設置專門的防護穿脫區域。
2、口罩連續佩戴4小時後或濕臟後應更換。
3、脫卸時動作輕柔,儘量少接觸污染面,加強手消毒。
4、防護用品用後放入黃色醫療廢物收集袋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不得隨意丟棄。
5、穿戴防護時不得喝水、吸煙、進食等,應先脫防護和手消毒。
6、加強手衛生,接觸污染後應立即手消毒或更換手套。
7、通訊工具等應定期消毒,可用75%酒精濕巾擦拭消毒兩次。
8、工作服,應加強清潔消毒,可熱力消毒或消毒劑浸泡消毒。
注:
(1)工作服指工作時穿用的普通衣服,例如醫護人員工作時穿的白大褂。
(2)隔離衣,全稱一次性醫用普通隔離衣,作為普通隔離用的醫療用品。
(3)防護服,全稱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指進入污染區域或污染操作時起到阻隔、防護作用,應符合《GB 19082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