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引由市交通委制定並解釋,由市疾控中心歸口併發布)
為進一步做好我市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疫情防控工作,科學指導各參建單位落實主體責任,結合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特點,制定本指引。軌道交通更新改造工程、道路養護工程可參照執行。
一、一般規定
(一)各單位應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嚴格壓實“四方責任”,並督促所屬人員貫徹各項疫情防控政策要求,落實個人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各集團總公司企業主要負責人擔任疫情防控責任人,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構建本單位疫情防控工作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指導所屬在京項目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各建設單位負責人為各項目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負責督促參建單位落實各項防控要求。各項目施工單位負責人為施工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施工疫情防控工作負總責,加強對勞務分包、專業分包等協作單位管理。監理單位負責具體督促施工單位落實防控措施並做好本單位防控工作。
(二)各參建單位分別負責各自駐地、辦公等場所管理,應細化落實各類場景(食堂、會議室、宿舍、衛生間等)具體防控責任人。建設、施工、監理等多個單位在同一封閉區域辦公或住宿的,由建設單位確定一家單位負責現場防控工作,其他單位須服從管理。施工單位對施工現場防控工作負總責,建設、監理、施工分包等單位進入施工現場的,應遵守相關規定。
(三)參建單位應建立應急預案、閉環管理預案,建立與屬地疾控部門的扁平化對接機制,確保應急體系高效運轉。
二、常態化防控措施
(一)施工現場封閉式管理措施。施工項目經理部駐地、監理部駐地、務工人員駐地須實施封閉集中管理。所有進入工地人員應持72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如全市有最新規定的,按最新規定執行)。出入口設立檢查點,24小時執勤,對進入人員測溫、掃碼。不得以“亮碼”代替“掃碼”,同行人員嚴禁“一人掃碼、多人進入”,確保“逢進必掃、逢掃必驗、不漏一人”。對無智慧手機人員,可由他人代查健康碼。除必要業務工作和後勤保障外不得外出,外出後不與無關人員接觸。如有特殊情況確需外出時,應當實行嚴格的請銷假制度,出行時間和目的地需經批准,做好出入登記和行動軌跡記錄。工地現場應實施封閉管理。施工路段、橋梁隧道等節點施工區域和鋼筋加工廠、制梁場等須封閉管理。養護工程可採用錐桶、水碼等設施對施工範圍進行封閉。施工車輛、機械進入封閉管理區的,應進行消毒,對駕駛員等隨車人員測量體溫並登記。
(二)風險人員排查措施。各單位要密切關注國內和本市疫情形勢,根據官方發佈的病例活動軌跡和風險點位,及時嚴密組織本單位和在京施工項目開展風險人員排查,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確保不漏一人、不漏一環。排查出的風險人員要第一時間落位管控,立即向所在社區報告,配合做好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並建立風險人員個人資訊檔案,確保各環節管控工作可追溯、可復盤。
(三)人員抵離場管控措施。從業人員抵離場需參建單位負責人審批。進返京人員、新進場人員進行5個自然日的隔離觀察。進入工地查驗行程碼、健康寶、核酸證明。採取專車或包車的方式“點對點”運送人員有序返回工地,參建單位應制定詳細的運送計劃,包括出發地、路線、人員花名冊、負責人等資訊。運送過程中不得與無關人員接觸,直接將人員運送到工地。從業人員離場前應查驗健康寶狀態、身體狀況、核酸檢測情況,確保不發生疫情傳播風險後,方可離場。嚴格執行離京審批程式,按照“誰申請、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原則,切實加強離京審批管理,詳細記錄離返京時間、地點、交通工具、同行人員等資訊,並嚴格按時返京。
(四)人員及環境常態化核酸措施。施工現場核酸檢測工作堅持“誰用人、誰負責”原則,充分發揮核酸檢測前哨作用,堅持常態化核酸檢測。各項目建立核酸檢測工作臺賬,實時登記人員核酸檢測情況,對賬點名,做到“不漏一人”。堅持“人、物、環境”同檢,實現全面核酸檢測,做到“不漏一環”。各參建單位要統一組織人員核酸檢測,主動與核酸檢測機構建立有效對接,協調到府檢測,不得到社會面核酸檢測點檢測。施工現場人員較少,聯繫核酸檢測機構到府服務存在困難的,要主動向屬地報告求助,由各區統籌協調到府核酸檢測服務。
(五)實名制管理措施。堅持實名制管理措施,建立人員基礎資訊臺賬(姓名、身份證、住址、手機號等)並動態更新,入場即登記,出場即銷號,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六)疫苗應接盡接措施。按照“應接盡接、能接快接”的原則對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人員進行接種。建立疫苗接種臺賬,逐人落實,確保保安、保潔、廚師等涉眾人員接種疫苗無遺漏。
(七)人員健康監測措施。參建單位要每日查驗所屬人員健康碼、核酸檢測狀態,堅決避免健康寶彈窗、未按要求完成核酸檢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參建單位應對本單位人員每日體溫監測,及時檢查掌握人員健康狀況,對有發燒、咳嗽、胸悶、腹瀉、乏力等可疑症狀的人員,安排專人專車送醫治療,並進行核酸檢測,不得自行購藥服藥。
(八)食堂食品安全措施。採購食品選擇在京正規市場和超市,確保來源可追溯。採取有效的分流措施,實行分時、錯峰取餐,排隊取餐實施“1米線”安全措施,不堂食。疫情期間不購買加工進口冷鏈食品,防範食品採購環節輸入風險。嚴格管理施工現場出入口周邊,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嚴禁從業人員購買流動商販出售的食品。
(九)室內場所通風消毒措施。施工現場生活區宿舍應嚴格按照規定,控制人員數量不超過6人,每人平均2.5平米。由專職環境衛生消毒員對辦公室、會議室、宿舍、食堂、淋浴間、衛生間等重點場所每天進行開窗通風2—3次,每次30分鐘,環境消毒每天不少於2次。
(十)防疫物資常態化儲備措施。建立物資臺賬,加強物資儲備和運輸保障,補充必要的口罩、防護服、一次性手套、酒精、消毒液、體溫檢測設備等,確保施工現場疫情常態化防控物資使用及人員生活正常需求。
(十一)臨時隔離區設置措施。施工現場應設立臨時隔離區。臨時隔離區應與生活區其他場所物理隔離,設置獨立的衛生間、洗浴間等公共設施,安排專人負責管理和生活服務保障。隔離人員須單人單間居住,禁止與其他人員接觸。
(十二)貨品、快遞、郵件管理措施。加強施工現場快遞、郵件管理,嚴禁快遞等配送人員進入施工現場。督促從業人員減少收發快遞、郵件,確有需要的,在項目外空氣流通好、環境整潔寬敞處,設置獨立的“郵件快遞交接區”,配備專用開放式快遞架及消毒用品,專人負責管理,進入“郵件快遞交接區”的物品要第一時間對外包裝進行消殺。施工項目應設置建材存放區,來自國內低風險地區的建材、設備、構配件等,進入施工現場後均應首先存放于建材存放區,第一時間組織人員進行全面消殺處理,切實消除風險後方可投入使用。有使用進口非冷鏈貨品或國內中高風險地區貨品需求的施工現場,應設置獨立隔離存放區域,周圍設立警戒線,無關人員不得靠近接觸。強化進口非冷鏈貨品和來自國內中高風險地區貨品的查驗、核酸檢測、消殺、登記等管理,同一批次的貨品,核酸取樣抽檢不少於10件;建立詳細的貨品臺賬、核酸檢測和消毒記錄,做到每批次貨品來源、流向可查詢、可追溯。進口非冷鏈貨品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貨品至少存放14天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現場應在項目外設置“食品交接區”並配備消殺用品,食品配送人員將食材送至“食品交接區”後即刻離開,不得與項目人員直接接觸,項目負責食堂物資的專人對貨物進行消殺後,送至項目食堂。
三、進出現場作業點
(一)施工單位應制定方案、劃定路線、週密組織,從駐地到作業點嚴格實行“兩點一線”閉環管理。應明確從駐地前往作業點的具體路徑,施工作業人員要按指定路線通行,禁止隨意改道。前往作業點應按施工部位及工種、班組分批通行,不得擅自離開施工現場和生活區,避免聚集及與外部人員和其他班組交叉、接觸。
(二)駐地與作業現場處在同一封閉區域內、往返不與外部人員接觸的,施工人員可分散步行前往。駐地與作業現場不在同一封閉區內且距離較遠的,由施工單位組織“點對點”專車接送,每車人數不超過座位數50%,乘車人員一律佩戴口罩,接送人員的車輛進出施工現場和生活區應進行消殺,同時做好專車司機的健康監測。距離較近的,施工單位要安排前後領隊,保持隊形且與路人間隔2米以上,途徑人員密集區域時需全程佩戴N95/KN95口罩,實施集中統一管理。
(三)進出施工現場運送材料、構件、設備等的外部人員應按計劃事先聯繫確定,實行“固定人、固定車輛、固定路線”閉環管理,避免與現場人員直接接觸。嚴禁健康寶資訊異常和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人員進入。運送至現場的物料,應根據來源和風險情況實行分類分級管理,採取必要的消殺、靜置存放措施。
四、施工作業區管理要求
施工作業點間距一般不小于10米,同一作業點施工人員一般不超過9人。施工人員在現場作業時應佩戴口罩,人員間距一般不小于1.5米。
(一)隧道、橋梁施工現場
1.隧道每洞內同時作業點不超過3處。洞內應採用機械方式通風,並根據實際設置局部通風系統,供應新鮮空氣量每人不小于3m³/min。
2.橋梁每聯樁基及下部施工同時作業點不多於5處,上部、橋面施工作業點不多於5處。
3.封閉的鋼筋加工廠內應通風良好,必要時應設通風裝置。鋼筋加工廠內同時作業點不多於3處,構件預製廠同時施工的作業點不多於5處。
(二)涵洞施工現場
1.每座涵洞限設1處作業點。暗涵、通風不好的涵洞,應避免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確需施工的必須設置通風裝置。
(三)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設施施工現場
1.應合理劃分作業路段,長度不宜少於100米,支擋防護、砌築、基坑開挖等同時作業點不多於5處。
2.路面攤鋪每一作業點原則上不超過10人。
(四)盾構工程施工現場
1.地上、隧道洞內應按施工流程劃分出清晰的作業區域,設置明顯的標識,避免施工人員交叉穿行、接觸。
2.隧道洞內作業人員應保持穩定,有序進行班次輪換、交接。
3.豎井、隧道洞內應根據實際需要設置通風系統,保持通風良好。
(五)現場監理、檢測
1.進行巡視、旁站和抽檢等的監理人員及試驗檢測人員應乘用專用車輛進出現場,並加強消毒和個人防護。
2.監理工程師應對施工現場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不符合規定的,應及時要求施工人員整改。
3.監理工程師應在監理日誌中記錄巡視現場疫情防控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