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北京市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防控指引(第十三版)

日期:2022-06-23 09:59    來源: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分享:
字號:        

(本指引由市文化和旅遊局制定並解釋,由市疾控中心歸口併發布)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根據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在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前提下,推進我市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開放管理,特製定本指引。

  一、總體原則

  (一)堅持常態防控。要繼續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慎終如始、再接再厲,抓緊抓實抓細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常態化疫情防控,特別是要提前做好疫情防範應對工作。

  (二)堅持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風險等級和應急響應級別作出調整的區域,在堅持常態防控、有序開放、預約限流,嚴格落實“四方責任”和各項常態化防控措施的基礎上,科學動態調整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防控策略和措施。

  (三)堅持精準防控。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不折不扣抓緊抓實抓細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場所各項常態化精準防控措施,堅決堵住與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相關的防疫漏洞和風險,嚴防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發生聚集性疫情。

  (四)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應設置防疫督導員,防疫督導員應佩戴明顯標識,負責對場所落實各項常態化防控措施進行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向場所主要負責人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報告、通告,確保問題隱患得到及時整改。

  (五)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要嚴格做到“六個到位”。即從業人員基礎資訊填報到位、掃碼查驗到位、限流措施到位、防疫規範培訓到位、場所消殺通風到位、員工個人防護到位。

  二、基本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接納消費者人數不超過核定人數的75%。

  疫情防控風險等級調整為中高風險區域的,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暫停營業。

  三、防控措施

  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要在遵守我市疫情防控要求基礎上,結合實際制定應急預案。依據市復工復産防控組制定的《生産經營場所突發疫情的應急處置建議》和北京市疫情防控與安全應急有關規定,制定《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明確各部門、各崗位職責並組織開展演練。一旦發現疫情,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做好防控應急處置工作。

  重點採取以下防控措施:

  (一)場所防控

  1.落實場所主體責任。有防控應急處置預案並加強演練,有防控制度和責任人,有防護物資設備(口罩、洗手液、消毒劑等)。要有屬地社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的聯繫方式,發現風險隱患及時報告,並根據情況啟動應急預案。堅持“人、物、環境同防”要求。

  2.做好消毒清潔。對經常接觸的公共用品和設施設備(走廊、前臺、座椅、洗手間及手經常接觸的地方)每天清潔消毒2次以上;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

  3.做到“一客一用一消”。上網服務設備及附屬設施(滑鼠、鍵盤、耳機、開機鍵等)應當使用一次消毒一次。

  4.配備洗手消毒物資。公用衛生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有條件時可在服務台等處配備速幹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備。

  5.確保有效通風換氣。首選自然通風,如使用集中空調,開啟前檢查設備是否正常,新風口和排風口是否保持一定距離;運作過程中以最大新風量運作,定期對送風口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

  6.科學餐飲。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錯峰用餐;保障食品衛生安全,確保食材來源可追溯;提倡節約糧食,防止餐飲浪費。

  7.加強防控宣傳。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宣傳欄等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8.出現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時,應當立即停業封閉,配合相關部門進行隔離和流調。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殺,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9.設置臨時隔離場所。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應當設立臨時隔離場所,發現消費者或員工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的,應及時在臨時隔離場所進行隔離,並做好後續報告和處置工作。

  (二)消費者防護

  1.做好預約登記檢測等措施。入口處要安排專人專機值守測溫,嚴格執行掃碼驗碼和實名預約制度,落實預約消費、佩戴口罩,人流控制等防疫要求。加強場所巡查,提醒消費者全程正確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等級口罩,口罩蓋住口鼻和下巴,鼻夾要壓實。在場所入口處應設置“傳統通道”並進行提示和引導無法提供北京健康寶健康狀態但符合有關年齡標準的老年人,出示其本人身份證件或提供身份證號碼,由有關工作人員通過“老幼健康碼助查詢”等功能助查獲取健康狀態及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對其測溫。

  2.要安排專人,對所有進入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人員須逐人嚴格測溫、掃碼驗碼,不能以亮碼代替掃碼,並查驗72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北京健康寶”以核酸檢測時間為準,紙質報告以報告時間為準)。場所嚴禁接待體溫異常、健康碼異常及無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人員,並做好解釋和引導工作。

  3.保持安全距離。在收銀臺、等待區等設置“一米線”,推薦非接觸式掃碼支付,提醒消費者保持安全距離。

  4.倡導消費者不在室內飲食,如確需飲食,飲食者應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離。

  (三)員工防護

  1.準確掌握記錄員工在京常住地址以及出京和返京時間、出京去過的城市等資訊。員工不去中高風險地區旅行、出差。所有進(返)京員工抵京前或抵京後12小時內利用“京心相助”向所在社區(酒店、單位、村等)報備,員工抵京後7日內不聚餐、不聚會,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員工抵京24小時後72小時內要開展1次核酸檢測。

  員工健康上崗。建立員工每日健康監測制度,對員工進行體溫監測,每日上崗前需進行體溫測量和登記。請假、缺勤、新入職員工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上崗,要求員工壓實個人防疫責任、壓緊報告責任、落實社會防疫責任;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所在地區出現疫情後,要按屬地防疫要求,員工配合做好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或居家辦公,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確需到崗員工“兩點一線”工作生活,實行封閉管理,最大限度減少社會面接觸。

  2.場所要徹底摸清全口徑員工(含各類小時工、短工、臨時工、實習生、外聘、外包、勞務派遣、保安、保潔、保障人員以及對外合作出租經營區域的工作人員等)底數,建立全口徑員工常態化基礎資訊臺賬(包括人員名單、身份證號、手機號、住址、健康狀態、出入境、進出京等資訊),做好各類來訪人員登記,確保“來源可溯、去向可追”;對於員工居住在集體宿舍、群租房、員工日常通勤以及在外合租的,均應加強日常監管,要求員工嚴格執行各項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到少外出、少聚集、少聚會、少聚餐、少到人群密集場所、儘量避免前往涉疫地區,有效降低員工流動性,疫苗接種要“應接盡接”,核酸檢測要“應檢盡檢”,做好個人及同住人員健康防護,員工一旦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咳痰、咽痛、腹瀉、味覺異常、嗅覺異常、鼻塞、結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關症狀須報告本單位,並按防疫要求主動就醫排查,不“帶病上崗”。

  3.要提醒督促其全口徑員工均須按要求及時參加全市重點區和屬地開展的區域核酸篩查,提醒督促其全口徑員工嚴格按北京市防疫政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核酸檢測(如進返京人員在抵京24小時後72小時內、14日內有購買“四類”藥和出現發熱等“十一類”症狀到診所等基層醫療機構就診須在72小時內進行1次核酸檢測等)。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還要提醒監督其全口徑員工嚴格執行行業常態化定期核酸檢測要求。要建立健全全口徑全員定期核酸檢測機制,及時對全口徑員工進行核酸檢測,冷鏈從業人員及同住人員每日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其他工作人員納入重點人群監測按每2日(48小時)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4.注意個人衛生。及時洗手消毒,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口罩弄濕或弄臟後,及時更換(提倡直接服務崗位員工戴N95或KN95口罩)。

  四、保障措施

  (一)落實報告制度。嚴格報告轉運管理,強化疫情防控應急處置。發現員工、消費者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的,應及時在臨時隔離場所進行隔離,並立即向屬地街道(鄉鎮)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疾控部門報告,由場所督促發熱人員嚴格做好個人防護,按防疫要求和規定及時主動就醫排查。

  (二)壓實各方責任。各區文化和旅遊局應當在區委、政府的領導下,切實承擔部門責任,加強對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疫情防控指導,壓實場所主體責任,督促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

  (三)加強督促檢查。各區文化和旅遊局要加強對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疫情防控的監督檢查,對發現問題的及時做好督促整改,消除風險隱患,切實築牢疫情防控屏障。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