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玲:不辭辛勞傳承發展河北梆子

日期:2022-10-07 11:2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王洪玲:不辭辛勞傳承發展河北梆子
  • 王洪玲:不辭辛勞傳承發展河北梆子

       原標題:王洪玲:不辭辛勞傳承發展河北梆子

  舞臺上,她演繹了一個個風華絕代的經典角色,是戲迷心目中的“金嗓子”;舞台下,她是扛起責任擔當的一團之長,帶領劇團把河北梆子唱到國際舞臺。她就是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有限責任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王洪玲。

王洪玲

  和她的名字一樣,王洪玲有一副洪亮如銀鈴般的好嗓子,加上從小受到當琴師的父親熏陶,耳濡目染中就和河北梆子結了緣。1984年,她以優異成績分配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但作為小字輩,光跑龍套就跑了四五年。“90年代初,有的同學改行,有的下海經商,確實衝擊很大。”但王洪玲絲毫沒有動搖過,“當時並不是有什麼雄心壯志,就是捨不得,梆子腔已經滲透到我的血液裏了,從心底裏熱愛,真的放不下。”

  也正是這份熱愛,支撐著王洪玲不斷攀登藝術高峰。2002年底,王洪玲主演的《浣紗女》《大登殿》《吳漢殺妻》晉京演出,她以如泣如訴的大段唱腔和水袖、跪步、搓步等動作,塑造了美麗善良並深愛著丈夫的王玉蓮舍生取義的動人形象,一舉獲得第2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這也讓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正式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榮譽背後,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付出。“當時條件比較艱苦,排練場地是水泥地,《吳漢殺妻》那部戲又需要反覆練習跪步、搓步,我的膝蓋就不斷破皮、結痂、再破,有時候練功服沾了血黏在傷口上,就得撕開衣服接著練。”給她排戲的老師都心疼地説:“閨女,別跪了行麼?”但王洪玲卻輕描淡寫地説“沒事”。

  在王洪玲的辦公室裏,總是常備著好幾套服裝,練功服、開會的西裝、得體的會客裝……自從擔任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團長以來,她已經習慣了在各種身份之間隨時切換。“我當團長是40多歲,往後一看,沒有接班人,當時我就想到,必須把人才培養放在首位。”2013年,王洪玲主動爭取多方支援,恢復了中斷二十多年的河北梆子學員班,改變了劇團專業人才完全依賴引進的困境。現在,學員班的這批年輕人已經成長為團裏的骨幹。

  2014年,王洪玲帶領劇團發起並承辦了“京津冀河北梆子優秀劇目展演——北京站”活動,之後又策劃了“尋根之旅”“傳承之旅”“暢想之旅”等一系列巡演,帶動各地戲曲藝術聯動發展和資源共用。在她的帶領下,劇團還多次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

  作為劇團黨總支書記,王洪玲創新黨課形式,在復排河北梆子現代戲《人民英雄紀念碑》期間,帶領演職人員近距離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感悟中國共産黨人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疫情期間,她不僅攜手眾多藝術名家共同創作《逆行天使》《克疾興邦》等抗疫作品,還以身作則,帶領黨員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志願工作中去。最近,王洪玲又在為劇團所在居民樓的環境整治工作忙碌著,群眾生活的點滴小事都是她始終牽掛的。

  如今的王洪玲這樣定位自己的身份:“第一是黨員,要始終不忘初心,充分發揮先鋒作用;第二是演員,要用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去感染觀眾,講好中國故事;第三是基層管理者,要當好‘領頭羊’,服務好全團演職員,時刻以團裏工作為先。”她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這些年來,她推掉了很多邀約自己的商演,卻時常出現在田間地頭為老百姓公益演出;疫情期間因傷腳踝骨裂,她堅持坐著輪椅參與線上直播表演。

  “一路走來確實會感覺到累,但當我看到劇團的戲受到觀眾的歡迎,團裏大傢夥都那麼信任我,尤其是這次能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我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我還要繼續把隊伍帶好,把河北梆子傳承發展好。”王洪玲深情地説,“如果讓我選擇,我下輩子還會選擇唱戲,還要唱河北梆子。”(李俐)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不辭辛勞傳承發展河北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