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創新賦能 司法行政改革獲得新突破

日期:2022-10-31 16:42    來源:北京市司法局

分享:
字號: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五年來首都司法行政事業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本期為大家帶來堅持創新賦能司法行政改革獲得新突破。

  一、全力推進司法行政領域各項改革

  圍繞完善黨對司法行政工作的領導體系、規範執法司法權力運作、提高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水準等重點領域,全面持續發力,全系統共出臺改革文件120個,完成改革任務214項,形成了一批具有北京特色,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以加強黨的領導和規範權力運作為重點,出臺《關於深化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實施意見》《關於貫徹落實<中國共産黨政法工作條例>和市委實施辦法的若干舉措》《關於健全完善司法行政領域執法司法制約監督制度機制的實施細則》等管黨治黨文件;推進本市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推動出臺《北京市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實現自2022年7月1日起全市行政復議職責由市、區兩級人民政府統一行使;推動制定實施《北京市關於加強和改進監獄工作的實施意見》,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教育改造工作新格局,積極推進全市監獄戒毒場所佈局調整,取得階段性成果;制定實施《關於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的實施細則》,成立北京市社區矯正委員會及各區社區矯正機構,創新明確街道鄉鎮設立矯正委員會,建立重大安保時期監管制度、預設矯正逮捕具體條件,全市社區矯正工作水準不斷提高;推進統一戒毒模式提質升級,完善分期分區功能佈局,實現五大專業中心實體化運作。制定律師專業水準評價工作實施辦法、評價體系和配套措施,建立專家評選機制和動態管理機制;牽頭制定《關於進一步深化公證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北京市事業體制公證機構納入公益二類管理,優化事業體制公證機構體制機制;制定《北京市司法鑒定行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推動完成司法鑒定地方立法,建立司法鑒定管理與使用銜接機制。與津冀兩地攜手構建“1+13”整體協同體系,30個合作項目逐步落地見效,築牢環首都“護城河”。

  2022年7月7日,《人民日報》刊發《北京市整合優化行政復議資源配置 一套流程辦案 一個標準裁判》一文,報道北京市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情況

  二、積極做好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深化訴調對接機制建設,與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訴調對接”機制的意見》,打造房山區多元調解中心、西城區廣安門內街道多元調解中心等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平臺提供“一站式”調解服務。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與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共同出臺《關於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的通知》,積極擴大法律援助通知辯護範圍,在全市各級法院設立了22個法律援助工作站,組建了1000人規模的專業值班律師團隊,截至2020年底,全市法院一審案件律師辯護率達95%以上,二審案件律師辯護率達90%以上,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制定出臺《推廣隨機抽查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實施方案》,在律師、公證、司法鑒定行業推進“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監管,實現全覆蓋。與市高級法院聯合印發《關於建立司法鑒定管理與使用銜接機制的實施意見》《關於民事和行政訴訟中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若干規定》,建立會商、通報、協調、資訊共用等四項溝通協作機制。協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圓滿完成兩批次共8838名人民陪審員、299名人民監督員的選任工作,為維護司法公正提供有力支援。

  三、深化司法行政領域“放管服”改革

  將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等行政審批權實行集中管理,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取消22項律師類證明文件,減少收取證明10萬餘件,辦理周期縮短50%以上,將市政府審改辦保留的4項法定證明,全部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施5項申請材料告知承諾制;推出《申請公證事項材料清單》制度,推出180項“最多跑一次”公證事項,核減66項證明材料;全面提升審批效率,律師本地變更執業機構時限由30個工作日縮短至20個工作日,法律援助審查期限由5個工作日縮短至3個工作日;制定《窗口服務工作規範》等制度文件,為推動全系統“放管服”改革提供了操作指導與具體遵循。

  四、深入推進“數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設

  穩步做好“一個中心、兩個平臺、五類應用”建設,形成以應急指揮調度、政府法治、監獄戒毒、法律服務、政務綜合保障為主的司法行政信息化保障體系。建設資訊資源中心和共用交換平臺,匯聚融合76類1.5億條司法行政業務數據,實現多種場景數據共用和跨部門業務協同。信息化賦能司法行政業務效果明顯,榮獲全國“數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體系建設成績突出單位,獲得司法部信息化大比武兩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的好成績,全市行政執法資訊服務平臺(二期)入選全國信息化應用系統優秀典型案例,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網路平臺獲評全國政法智慧化建設智慧法治創新案例。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