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值可回收物不招待見? 望京“全品類”回收驛站破解難題

日期:2021-02-19 09:5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低價值可回收物不招待見? 望京“全品類”回收驛站破解難題

  如何打通低值垃圾回收鏈條,一直是本市垃圾分類面臨的難題。朝陽望京日前建起了9個“全品類”垃圾回收驛站,居民送來的可回收垃圾在這裡被細分為十余個類別,泡沫塑膠、玻璃等低價值可回收物均實現“應收盡收”。

  日前,來到望京金隅麗港社區,地處小區中央的垃圾分類驛站已投用月余。與人們印象中略顯臟亂的垃圾分類站點不同,這座驛站由一個集裝箱改造而來,落地玻璃窗通透明亮。每天早7時至晚8時,這間驛站都會對外開放。

  驛站裏,幾位工作人員正在值守。“泡沫塑膠你們收嗎?”一位居民走進驛站,試探着問道。“收!而且還能給您積分,積少成多,可以兌換禮品。”工作人員魏永真説,他們把可回收垃圾分為十多種,包括雜塑膠、廢鐵、泡沫塑膠、易拉罐、玻璃、織物、紙殼等,做到了可回收物的“應收盡收”。每個類別的積分不同,如織物每公斤10分,紙殼每公斤100分。

  低值可回收垃圾如何處理,一直是全市面臨的難題。“賠錢的買賣沒人做。社區裏幾撥搞垃圾回收的人,往往都在爭搶紙殼、塑膠瓶等高值垃圾。而泡沫塑膠、玻璃瓶、食品塑膠外包裝、橡膠製品等雖然屬於可回收物,但價值不高,再算上分類運輸的費用,實際上要倒賠錢。”望京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説,就拿泡沫塑膠來説,1噸的回收價格為1200元,但運輸成本卻高達2400元。

  此前多年,這些低值可回收垃圾沒人肯收運,大多被混入“其他垃圾”。建設分類驛站正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經過公開招標,望京街道辦引入第三方機構建設垃圾分類驛站。

  十多種可回收垃圾的收集、分揀、運輸、處理,全流程均可在智慧平臺進行統一監管。居民把可回收垃圾送往驛站後,會用手機掃碼登記,由藍芽電子秤進行稱重、自動積分。下樓不便的老年人,也可撥打驛站電話,由工作人員到府收取可回收垃圾。據介紹,全智慧化管控可最大程度上避免人為操作産生的誤差,以保證所有可回收垃圾被納入正規收運體系。

  試點一個多月,金隅麗港社區的分類驛站每天最多回收300公斤可回收物。從前到處亂丟的低值垃圾找到了“家”,社區環境明顯好轉。駐紮社區的垃圾分類驛站也承擔着便民服務功能。驛站的梯子、電鑽、雨傘、醫藥箱等工具與居民共用,登記後便可取用,24小時內歸還即可。

  望京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説,春節後,像這樣的垃圾分類驛站將陸續入駐望京全部的25個社區,並建立驛站的評價和退出機制,真正做到源頭減量,精細分類。(朱松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