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習慣養成 還得再推一把

日期:2020-09-07 09:5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養成分類習慣 還得再推一把

  編者按: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已滿四個月,雖然全市廚余垃圾分出量大幅增長,但社區垃圾混投混運、垃圾桶破臟滿冒等“最後一米”的短板仍然明顯。9月7日起,北京日報梳理垃圾分類工作中的難點問題,介紹破解問題的經驗,共同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深入開展。

  近日走訪本市多個居住小區,發現許多居民雖然知道垃圾要分類,但在行動上還很難讓人滿意。垃圾分類從思想認同到形成行為習慣,還得社區與居民共同努力,為這場“習慣革命”再加一把勁兒。

  現象:

  “混投沒人管,就沒了心氣兒”

  9月5日下午4點,記者在順義區濱河第一社區蹲守了半個小時。這裡雖然是個老舊小區,但桶站配置還算整齊。在其中一組由綠桶和灰桶組成的桶站處,一個原本應蓋著桶蓋隔絕異味的綠色廚余垃圾桶敞著口,桶裏根本不見剩菜剩飯、果皮菜葉等廚余垃圾的身影,反而是已經堆了多半桶高的“混合垃圾”。

  小區居民孫阿姨説,“有人看著的時候大家就注意點兒,沒人看著的時候好多人都隨便扔。”孫阿姨説,即便是在早上有指導員守桶的時間段內,很多人也只拿著一個垃圾袋,所有垃圾都混在裏邊,“一看就知道沒分類。”

  類似的情況在海澱區西三環北路105號院裏也十分常見。居民陳女士説:“其實我家裏快遞紙箱、礦泉水瓶這類可回收物還挺多的,我也很願意分類,但看到混投沒人管,就沒了心氣兒。”陳女士説。

  社區辦法:

  桶站配置到位 到府指導分類

  讓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先從硬體方面為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打好基礎,才能更順暢地開展後續宣傳工作。這是西城區月壇街道南沙溝社區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的經驗。

  全市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後,南沙溝社區建成月壇街道首個生活垃圾分類驛站,雖然佔地面積只有25平方米,但功能卻很齊全。剛走進驛站,語音提示系統就識別出訪客到來,自動播報語音提醒居民正確投放垃圾。驛站內設置了各類可回收物回收筐和貨架、有害垃圾收集箱、廚余垃圾收集箱等,還有專門的稱重區、洗手池等。“生活垃圾分類驛站可以實現全天候的專人值守,這樣除了早晚兩個小時有指導員在桶前值守外,其他時間段居民來扔垃圾也可以獲得指導、積分等。社區下了大力氣,居民也會積極參與。”月壇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殷雪蒙説。

  郭秀茹説,南沙溝社區共有380戶居民,目前已經百分之百完成了垃圾分類入戶宣傳,“我們還給每家都發了廚余垃圾袋、其他垃圾袋和一個專門裝可回收物的大布袋,先給大家把分類的傢夥什兒配齊。另外物業公司每天會對每組垃圾桶進行不少於6次的巡視保潔,確保垃圾及時清運。”

  延慶區百泉街道蓮花苑社區垃圾桶上方,白色監控探頭最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新版條例實施後,我們專門安裝了這套AI監管督導系統,督促居民養成正確分類投放垃圾的習慣。”蓮花苑社區黨總支書記張龍介紹,AI監管督導系統前端配備了一個智慧人臉錄影機,整套系統具有現場提示、投放留影、數據可視、後臺排查甚至追蹤等功能。“我們社區12位指導員每天早晚站崗4個小時,除此以外的其他時間段,就用這套AI監管督導系統代替人工管理,實現了宣傳督導全時段、全區域覆蓋。”

  在石景山區古城街道西路北社區,AI監管督導系統的作用發揮得更為徹底。社區書記關婷婷説,這套AI監管督導系統與社區每個單元門的門禁人臉識別系統相結合,“也就是説如果拍到某位居民沒有進行垃圾分類而且屢次勸導不改的,我們就會追蹤到戶,直接到府重點指導。”這種全天候“盯桶”機制,正倒逼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居民經驗:

  改變生活中的小習慣

  家住西城區月壇街道南沙溝社區蔡阿姨説,2020年5月1日之後,她按照“兩桶一袋”的分類原則又把家裏的垃圾桶重新整合了一下。“廚房我就放一個廚余垃圾桶,在廚房門外頭,靠墻根兒再放一個其他垃圾桶。”蔡阿姨説,做飯的時候,果皮菜葉、剩菜剩飯進廚余垃圾桶,塑膠袋、小膠帶、保鮮膜等進其他垃圾桶,因為兩個垃圾桶離得近,所以就不會覺得太費事。

  至於客廳裏,蔡阿姨也沒有再單獨設置其他垃圾桶,用的還是廚房門外的這一個。“平時要在客廳吃水果什麼的,我就準備了幾個小果盤,水果皮等廚余垃圾放一個盤子裏,核桃皮、開心果殼、用過的紙巾等其他垃圾放一個盤子裏,生活小習慣改一下,也不費事兒。”蔡阿姨説。(王天淇)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