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區: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

日期:2022-06-15 16:3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石景山: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

石景山首鋼園和新首鋼大橋已成為首都城市西大門的標誌性景觀

石景山首鋼園和新首鋼大橋已成為首都城市西大門的標誌性景觀

  藍天、白雪、流線型賽道……北京冬奧會上,位於石景山區的首鋼園大放異彩,令世界矚目。首鋼滑雪大跳臺成為谷愛淩、蘇翊鳴的奪金福地。國際奧會主席巴赫稱讚,石景山首鋼園區必將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推動城市發展的典範,成為世界工業遺産再利用和工業區復興的典範。

  冬奧給石景山區帶來的變化絕不限于首鋼園。七年來,借助冬奧機遇,石景山區加快推動城市深度轉型,帶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北京銀行保險産業園初具規模,中關村科技園區石景山園快速發展,文創園活力迸發,全區以現代金融為主導,以科技服務、數字創意和新一代資訊技術為特色,以高端商務服務為支撐的高精尖産業體系初步形成,第二、第三産業佔比完成了7:3到2:8的逆轉,石景山這座將北京近百年工業歷史融入血脈的傳統重工業區實現了向綠色高端之城的華麗轉身。

  隨著北京冬奧會精彩謝幕,石景山區迎來“後冬奧”發展新階段,全區將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牢牢抓住“兩大機遇”、深入實施“兩大戰略”、加快推進“三區建設”,全力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奮力譜寫首都城市西大門建設新篇章。

以服務冬奧為帶動,石景山區城市環境不斷提升。

以服務冬奧為帶動,石景山區城市環境不斷提升。(趙昂 攝)

  工業銹帶變活力秀場

  2月8日,中國代表團運動員谷愛淩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項目摘得金牌。賽後返回休息室,她仍不時回頭打量這座帶給她好運的場館。“我真的很喜歡腳下的這片場地,這條賽道真的很棒。而且不只是我,幾乎所有運動員都告訴我,這裡的大跳臺是他們滑過最好的場地。”谷愛淩説。

  谷愛淩盛讚的場地,正是北京賽區唯一雪上項目比賽場地——首鋼滑雪大跳臺,這座矗立於首鋼工業遺址間的高大建築,外形似一隻魔幻的水晶鞋,又像一條飛天的綢帶,中國敦煌壁畫裏的“飛天”在這裡有了“超現實”版本。德國《明鏡週刊》也刊文盛讚首鋼滑雪大跳臺是冬奧賽場的建築典範,堪稱“工業迪士尼樂園”。

  不同於之前世界各地滑雪大跳臺比賽場地均是臨時設施,首鋼滑雪大跳臺從設計之初就確定要建成一座永久性設施。“首先,我們想使用鋼結構進行建設,體現首鋼的鋼材生産、加工以及建造能力。其次,首鋼園區實現全面復興,要充分借助冬奧這一重大機遇。”首鋼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建成永久性設施也能給這個項目的推廣和發展帶來更好的機遇。”

  “它實現了競賽場館與工業遺産再利用、城市更新的完整結合。”一直關注首鋼滑雪大跳臺的國際奧會主席巴赫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北京冬奧會上,跟著首鋼滑雪大跳臺一起成為“網紅”的,還有運動員背後的首鋼工業遺存。首鋼將時尚、綠色元素融入其中,實現工業風貌、科技文化與自然山色完美融合。原為煉鐵原料區的西十筒倉成為北京冬奧組委的辦公地,老工業廠房被改造成冬奧訓練場館,“功勳高爐”3高爐變身多功能秀場,老電廠改造為香格里拉酒店……外國運動員評價所説的“瘋狂的煙囪”,正是首鋼工業遺存保護利用帶給人們的直觀感受。

  為了保護和利用好這些工業遺産,“十三五”時期,石景山區在全國範圍內先行先試,對首鋼原有高爐、倉庫、車間等構建築物進行創新性保護和利用,使老舊廠房工業風貌及肌理得以保留,為發展高精尖産業拓展了空間載體。石景山區因此連續三次獲得國務院“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城市”表彰,昔日的工業銹帶蝶變城市活力秀場,成為京西獨特的城市風景線和網紅打卡地。

  冬奧讓城市更美好

  以首鋼園為核心,冬奧會的舉辦讓石景山區的城市活力不斷向外延伸。北京冬奧會的籌辦,讓這座長時間以來相對獨立發展的工業園區打開了封閉的廠區圍墻,融入了京西地區更宏大的發展格局。首鋼園西側,北京冬奧公園依永定河而建。2021年年底,冬奧公園標誌性景觀節點“冬奧之環”亮相,園內30多個景觀節點全部實現建成開放。令人欣喜的是,由“冬奧之環”登上空中步道,可直接進入首鋼園,抵達“雪飛天”。

  “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從首鋼到永定河以前要兜個大圈。現在站在‘冬奧之環’,首鋼滑雪大跳臺就在眼前。”石景山區城管委的馬惠介紹。目前,北京冬奧公園與首鋼園已在高線公園、冰雪森林和首鋼大橋下3處節點實現互聯互通,一度割裂的城市空間界面實現了自然縫合。冬奧會後,武大靖、蘇翊鳴等冬奧冠軍專程來到冬奧公園,親手種下“中國冰雪冠軍林”,為公園添彩增綠。

  在首鋼園東側,還有一條嶄新的地鐵11號線冬奧支線于2021年底建成通車,將首鋼園區與城市交通網路聯繫起來。其中,北辛安站與新首鋼站區間將建“地下商業街道”,設置在站廳層,乘客出站即可進入地下步行街,並與國際人才社區等周邊用地便捷聯繫,形成深度融合的站城一體化空間。

  就連石景山區西部地區的老小區,也因冬奧會煥發新的活力。2019年5月11日,廣寧街道高井路社區獲得授牌成為“冬奧社區”,隨後,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接踵而至:社區的冬奧廣場建成亮相,1萬平方米冰雪樂園免費開放,2200平方米冬奧社區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建成……冬奧激發出了這裡前所未有的活力,“冬奧讓城市更美好”的願望在這裡照進現實。

  此外,石景山還引入社會力量,形成全區“十冰六雪”場地設施佈局,並在社區、學校、體育場館建設季節性冰雪休閒場地和可移動裝配冰場,滿足不同人群的冰雪運動需求,累計吸引50余萬人次上冰上雪。石景山區還先後建成了27所市區兩級冰雪運動特色學校、10所奧林匹克教育示範校,實現中小學生100%上冰,成功創建全國首個“‘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示範區”及“冰雪社區”“冰雪學校”,為推廣普及大眾冰雪運動貢獻了“石景山力量”。

  借勢冬奧轉型升級

  站在新起點,謀劃新發展。“後冬奧”時期,石景山區迎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相關負責人介紹,石景山與首鋼區企聯動,超前謀劃滑雪大跳臺、冬奧辦公區、“四塊冰”三大片區的賽後利用,賦予其體育休閒街區、單板與空中技巧研發中心及冬季運動展示等功能。

  其中,首鋼滑雪大跳臺將圍繞舉辦世界級賽事、專業運動員訓練、承接首發首秀首展商業活動、市民文化娛樂等場景舉辦活動,實現一年四季全部充分利用,帶動首鋼園區乃至京西地區體育經濟社會多元發展。國家冬訓中心訓練場館將轉為社會設施,向公眾開放,並承接綜合賽事,為普及冰上運動做出貢獻。

  除了冬奧場館,首鋼園留下的各類工業遺存,天然具有科幻色彩,為高端要素集聚釋放了産業空間。目前,以連續成功舉辦兩屆中國科幻大會為帶動,首鋼園正聚力打造科幻産業聚集區,現已吸引中國科幻研究中心、當紅齊天、未來事務管理局等10余家科幻企業入駐及相關項目落地。另外,作為城市工業遺産更新樣本的首鋼六工匯項目即將正式開業,工業廠房在這裡將成為匯聚現代辦公、複合商業空間的國際化城市復興標桿,樹立起北京城市産業更新和國際消費的新地標。

  以首鋼園為縮影,歷經多年轉型發展的石景山不斷加速産業轉型升級,構建了高品質發展新格局。站在新首鋼大橋上極目遠眺,石景山萬達銀河商圈、銀河商務區、京西商務中心等現代金融産業聚集區緊密圍繞著長安街西延線,形成了一條璀璨的“長安金軸”。

  北京銀行保險産業園初具規模,園區建成率超過80%;中關村石景山園發展迅猛,工業網際網路産業園實現開工;新首鋼園落戶“體育+”、數字創意、人工智慧等實體100余家,成為中國科幻産業集聚區、元宇宙創新中心、北京市電子競技産業品牌中心和北京市遊戲創新體驗區;首鋼文化産業園、郎園Park獲評市級文化産業園區,北重科技文創園納入市級老舊廠房拓展文化空間試點,石景山“一軸四園”産業發展新格局穩步建立起來。

  近年來,石景山大力構建以現代金融為主導,科技服務、數字創意、新一代資訊技術為特色,商務服務業為支撐的“1+3+1”高精尖産業體系,初步形成銀行保險、工業網際網路、虛擬現實等特色産業集群,高精尖産業對區域經濟貢獻顯著提高。截至2021年,石景山地區生産總值完成930億元,比2016年增長38.7%,年均增長6.8%。全區二三産業佔比完成了7:3到2:8的逆轉,實現了由傳統重工業區向綠色高端之城的華麗蝶變。

  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冬奧會期間,在中外媒體的鏡頭下,石景山秀美風景與文化景點廣受關注。北京冬奧公園的大氣端莊,模式口大街的古色古香,阜石路沿線冬奧景觀的恢弘時尚,均被永久記錄下來。

  2021年9月底,千年古道模式口正式開街,沿街5處景觀節點、7處精品院落和30家特色商鋪同步亮相,街面經過5年整治提升呈現出嶄新風貌,時尚潮流的商業業態注入其中,讓這條“京西古道”重現往日繁華,成為石景山標誌性文化符號。位於古街千年古剎承恩寺內的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也實現正式開館,近十個主展廳內,展示了包括金漆鑲嵌倣故宮穿雲龍屏風、倣清宮花絲鑲嵌腰刀、景泰藍《萬壽無疆》碗等在內的400余件燕京八絕傳世精品,進一步拓展了模式口的文化底蘊。

  不僅僅是模式口,過去幾年,石景山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帶動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滾動實施改造62個老舊小區共計713棟、400萬平方米,積極探索老舊小區改造的“石景山樣本”。持續推進西黃村、北辛安、衙門口、廣寧村4個重點棚戶區改造,共拆除城中村、平房區及非住宅房屋建築面積400余萬平方米,竣工安置房1.6萬餘套,1.5萬戶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根本改善。

  石景山區還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推動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為重點,深入打造山水靈動、文化薈萃的品質之城。全區相繼完成新建和改造大型城市公園25座、社區公園21處、口袋公園與小微綠地38個,新增綠化總面積285.48公頃,改造提升綠地面積130.44公頃。

  截至目前,全區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為24.35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52.42%,均為北京中心城區首位;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9.32%,位居全市第一。隨著城市生態環境品質大幅改善,“山環水繞、綠軸穿城、綠鏈串園”的綠色空間格局和“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麗姿態已經初步顯現。

  如今的石景山區,早已擺脫了老工業區的“灰頭土臉”,真正實現了“出門見綠”“抬頭見藍”。坐擁天泰山、永定河等自然資源的淺山區,擁有豐富工業遺存、冬奧遺産,石景山這片熱土如今正煥發巨大的生機活力。

  穿越千年,古老的石景山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處處洋溢著生機、自信和激情。“雙奧”讓石景山區實現了涅槃蝶變,新的時代又賦予其新的使命。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石景山區將深入推進以新首鋼為核心的京西地區在“後冬奧”時期加速轉型發展、打造“一起向未來”的城市復興新地標,高水準建設好首都城市西大門,在奮發有為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孫雲柯)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