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區域協作 推動産業升級

日期:2024-03-05 08:4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加強區域協作 推動産業升級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連玉明:

  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 以數字化賦能新質生産力

  京津冀協同發展走入第十個年頭,如何在産業協同上實現新的更大突破?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連玉明認為,建設協同創新共同體是關鍵。三地應以數字化賦能新質生産力,以高水準協同開放推進高品質協同發展。

  作為城市規劃領域的專家,連玉明長期密切關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進展新成效。他認為,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入了從單向疏解承接轉向雙向互通融合、從縮小內部差距轉向增強整體實力、從改革破藩籬轉向開放創新優勢的新階段。三地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應聚焦科技創“新”,産業提“質”,以數字化賦能新質生産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之間的雙向連接,為區域協同發展賦能。

  具體而言,三地應更好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聚焦國際資訊産業和數字貿易港與空港、陸港、海港“四港聯動”,打造世界級港口群,深化自貿試驗區協同,充分發揮我國超大市場優勢,把京津冀協同發展放在全國統一大市場中進行統籌謀劃。一方面以陸港為基礎、空港為引領、海港為特色、國際資訊産業和數字貿易港為戰略制高點,推進世界級空港群空間佈局,努力建成暢通我國經濟大迴圈的強大引擎和聯通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戰略樞紐。另一方面,推動京津冀三地聯動,聚焦重大科學問題、重點技術領域、重要産業方向,在發展新質生産力,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等方面取得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更好地在全國發揮引領作用。

  此外,三地應圍繞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進一步提升服務領域貿易投資合作品質和水準,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開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先行先試。探索建立京津冀“數字絲綢之路”合作示範區,更好服務國家戰略。

  “數字化是新質生産力形成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引擎,是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內生動力,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的關鍵所在。”連玉明建議,以國際資訊産業和數字貿易港為戰略制高點,以數字化賦能新質生産力,更好發揮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主導作用。研究制定配套政策,為京津冀在數據跨境傳輸、數字産品安全檢測與認證、數據服務市場安全有序開放等方面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提供支援。推動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設立國際板,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數據交易機構與全球數商交流合作的開放平臺。還應研究制定支援北京積極創建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的支撐體系,推動建立健全數據産權制度、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數據要素收益分配製度、數據要素治理制度。(武紅利)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工商聯主席婁傑:

  各層級各領域深化合作 畫好産業協同“同心圓”

  “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年間,機制、創新、聯動……這些詞彙不斷疊加,京津冀産業協同發展蓬勃向上,升騰起踔厲奮發的萬千氣象。”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工商聯主席婁傑説,深化合作,畫好産業協同“同心圓”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引擎,“我們要乘勢而上,打通拓寬還存在的‘瓶頸路’,將京津冀産業更為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為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提供堅實的産業基礎。”

  京津冀三地如何下好産業“一盤棋”?婁傑建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協同發展動力活力。三地要把握戰略定位,瞄準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先行區、示範區,用好各自資源優勢,推動區域一體化和京津同城化發展取得更大進展。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三地交流合作,促進各層級、各領域合作進一步“動起來”“熱起來”。建立適應京津冀協同持續發展的制度機制,消除行政分割與障礙,破除市場藩籬、打通迴圈堵點,積極打造京津冀科技資源共用服務平臺,形成合理的區域統一市場體系,統籌規劃區域內産業政策。

  創新在産業,發展有品質。婁傑表示,還要注重科技創新協同,提升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充分利用好京津地區科教資源富集,天津産業基礎雄厚、生産要素齊全的優勢,把北京科技創新優勢和天津先進製造研發優勢結合起來,高標準建設天開高教科創園、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等創新平臺,大力發展全鏈條全流程的科技服務體系,著力優化開放創新生態,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企業孵化。積極借助京津人才優勢,聚攏一批適應區域産業協作和協同發展的高精尖人才,為京津冀發展注入智力驅動力。充分發揮三地高校産學研的輻射帶動作用,建立以高校科研院所為基礎,企業需求為導向的創新協同機制,努力扶持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領軍企業。

  婁傑提出,堅持協同創新與産業協作持續發力,做強優勢産業、做大新興産業,使京津冀産業協同向産業鏈供應鏈區域聯動擴展,讓“新動能”成為“主動力”。天津應立足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的功能定位,主動承接和吸納北京科創資源,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科技成果區域內轉化效率和比重,推動優勢産業成龍配套、成鏈成群,讓越來越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快速走向“生産線”。(韓雯)

  全國人大代表、滄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梁英華:

  持續強化三地協同創新和産業協作

  “十年來,京津冀三地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從過去的單打獨斗轉變為協同發展,科技創新和産業協作成果豐碩,區域競爭力大幅提升。”全國人大代表、滄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梁英華説,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全方位、高品質深入推進的階段,三地要持續強化協同創新和産業協作,激發京津冀産業主體發展活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和産業融合發展水準,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

  産業協同,要發揮比較優勢深化協同效應。在梁英華代表看來,要進一步明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産業分工定位,優化産業結構和空間佈局,理順産業鏈條,完善産業生態,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京津冀要加強重點領域産業協作,強化區域聯動和政策協同,建立集群跨區域協同培育機制,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梁英華代表建議,三地要深化産業鏈區域協作,協同培育氫能、生物醫藥、網路安全和工業網際網路、高端工業母機、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機器人六條重點産業鏈,增強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

  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梁英華代表認為,對於河北來説,要加快構建與京津上下游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産業鏈體系。推動更多在京央企總部及二三級子公司和創新業務板塊落戶河北,服務支援已落地央企擴大投資規模、形成裂變效應。

  “堅持全域對接、全面承接,滄州市2023年簽約京津項目56個,引進落地央企二三級子公司23家,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54%。”梁英華代表説,作為京津冀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滄州瞄準京津央企國企,發揮渤海新區、滄州開發區、河間國家再製造産業示範基地等省級對接平臺作用,聚焦延鏈補鏈強鏈,深化産業合作,助推産業升級。

  全力承接京津産業轉移,平臺建設是關鍵。梁英華代表建議,以區域産業合作平臺為落腳點,提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配套水準,吸引更多央企京企轉移落地,切實把京津科技和産業溢出效應承接好。

  “持續推動京津冀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深度融合,推動産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打造産業競爭新優勢。”梁英華代表建議,三地要瞄準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生命科學、空天科技等前沿領域,強化京津冀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攻克一批産業鏈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增強區域産業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米彥澤)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