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人民為中心 增強治理效能
京平
“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準,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轉變政府職能、增進民生福祉,提出明確要求、錨定價值指向。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中,全市各級職能部門深入基層一線,在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生態、營商環境等方面聚焦急難愁盼,求解破題方案。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扮演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管理社會事務、服務人民群眾的關鍵角色。北京作為首都,各方面工作都具有代表性、指向性。更好履行首都職責和使命,使北京的建設發展更加符合黨和人民需要,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重任在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將其中的戰略部署轉化為工作思路、具體對策和實際行動,更好為人民服務。“創新合夥人”“養老服務圈”“企業小管家”……這些好經驗、好做法,來自治理實踐、呼應群眾期待,彰顯了首善標準、首都意識,值得點讚。
以人民為中心,是擲地有聲的發展理念,更是念茲在茲的治理行動。北京是一座擁有2100多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各類市場主體超過200萬戶,公共服務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特點。對接方方面面訴求,回饋家家戶戶心聲,必須拿出更多智慧,不斷創新突破。這些年,北京持續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模式,致力提升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現代化水準,特別是推進“接訴即辦”工作機制,走出了一條具有首都特色的超大城市基層治理新路徑。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從各自服務的領域出發,精準把握戰略目標要求與治理實踐課題的結合點,創新思路、探索辦法、總結經驗,就能持續轉職能、提效能。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新時代首都發展,本質是首都功能的發展,根本要求是高品質發展,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要讓人民生活幸福。這是全市各項工作的立足點,也是各級職能部門的發力點。當下,面對“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更要堅定站穩人民立場,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大力提升首都城市現代化治理能力。圍繞“七有”“五性”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水準,用好“接訴即辦”主抓手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把利企惠民的大事小情捋順辦好,以城市治理體系的高效運轉,進一步釋放新時代首都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上下同欲者勝,眾志成城者興。新時代是充滿光榮與夢想的征途,每個人都重任在肩。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持續激發幹事創業的精氣神,以黨心凝聚民心,以實幹贏得實績,托舉的是千家萬戶穩穩的幸福,書寫的是“國之大者”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