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千頭萬緒的事就是千家萬戶的事——四論學習宣傳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北京日報評論員
新時代首都發展,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要讓人民生活幸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抓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的落實,就要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更高水準上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出發,對社會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部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價值指向、擦亮了民生底色。總書記深入北京老城衚同,對群眾噓寒問暖,一起貼福字、包餃子、拉家常,囑咐我們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肯定接訴即辦做法,要求繼續沿着這條路走下去,歲月不改、枝葉關情的人民情懷,讓我們深受教育。沿着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我們持續改善民生福祉,緊扣“七有”要求和市民“五性”需求,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提升,廣大黨員幹部公僕意識、為民情懷、擔當精神顯著增強。
大城之治,機杼萬端。千頭萬緒的事説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美好生活,不僅意味着更高的生活品質,也意味着必須在更深層次增進民生福祉。我們要牢記總書記關於首都工作“突出政治中心、突出人民群眾”的囑託,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的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社保、環境、交通等問題,堅持落細落小、多辦實事,堅持提升硬體和優化服務相結合,着力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供給水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接訴即辦是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實踐,是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服務群眾的有效機制。過去五年,我們創新開展吹哨報到、接訴即辦,興起了一場以市民訴求驅動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變革,一大批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得到解決。新起點上再出發,我們要繼續深化接訴即辦改革,深入實施接訴即辦工作條例,牢牢站穩人民立場,堅持“有一辦一”,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同時深化主動治理、未訴先辦,集中破解高頻共性難題。要強化條塊結合、部門協同、共建共治,更好發揮吹哨報到作用,提升基層自主治理能力。要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探索形成以接訴即辦為牽引的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樣板”。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國內疫情還未見底,溢入是首都疫情防控面臨的最大風險。要堅持不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採取快速靈活、科學精準的綜合防控措施,打好疫情防控主動仗。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把穩增長工作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來抓,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加強經濟運作調度,落實國家和本市穩經濟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穩增長實績體現抗疫實效。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牢記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始終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紮實辦好民生實事,朝着共同富裕目標堅定邁進,新時代首都發展就有了最深厚基礎和最大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