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項目密集落子 北京瞄準新質生産力佈局未來産業

日期:2024-03-18 08:2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入春後,伴著萬物萌生,開工、投産的號令從北京城四面八方傳來。

  在一年中最重要的開局時刻,北京佈局和啟動一批瞄準新質生産力的重點産業項目。機器人在“黑燈”工廠上崗、年産千萬台手機,創新藥研發生産基地即將孕育中國的創新藥,人形機器人實驗室朝著共性難題攻關,無人駕駛汽車駛入高速公路“趕飛機”……一個個澎湃的場面,拼構出北京厚植新質生産力基礎,塑造首都發展新動能的新圖景。

  “拿地即開工”

  倒排工期政府“跑”在企業前面

  新年伊始,昌平區經信局裏就挂起一張機器人産業園倒排工期圖,向著3月28日開工的目標衝刺。

  2023年北京在“一南一北”佈局機器人産業園,北邊的昌平機器人産業園緊挨著中關村科學城,將吸引實驗室裏的成果到此轉化,未來産值將達百億元。

  “目標是企業‘拿地即開工’,所以一切審批手續都前置辦理。我們提前一天,企業就能提前一天入駐、提前一天釋放産能。”昌平區經信局副局長張宏鴿早已開啟了“挂圖作戰”模式,按著倒排工期“推”著各部門一起“跑”起來,一旦出現新問題,立刻調度解決。從目前情況看,“拿地即開工”比常規辦理手續能省三四十天時間。

  産業園雖然2025年才投用,但吸引各方企業的政策已提前出爐。“昌平既有國家機器人檢驗檢測平臺和北航等高校,又有製造業企業。”張宏鴿細數著自家的優勢,更有為落地企業開出優厚的配套政策——連續三年補貼一半租金,按總投資額的2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補助一億元……

  這次“拿地即開工”沿用的是“小米模式”。2021年,小米昌平智慧工廠就在距此幾公里的位置開工。當時,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時間從過去的240天壓減至84天。

  就在二月份,這座“黑燈”智慧工廠投産。“黑燈”工廠內,大量機器人上崗,承擔起小米14系列手機的生産任務。未來全部達産後,年産能預計可達到1000萬台手機。

  小米集團公共事務部副總裁王海華介紹,這座國內智慧化和數字化程度最高的手機工廠,解決了傳統産線柔性差、裝備調試複雜、換線混線難度大的問題,把生産效率提高到了全新高度。

  佈局數字設施

  專網護航無人駕駛汽車

  京津塘高速公路上,自動駕駛重卡在國內首次實現跨省高速自動駕駛貨運;去往大興機場的路上,乘客搭乘無人駕駛計程車以120公里的最高時速“趕飛機”;午夜時分,無人駕駛環衛車“孤獨”地清掃街道……

  走進南四環外交控大廈,這些自動駕駛汽車的蹤跡均被這裡的“雙智專網”網管平臺掌握。作為大後方,平臺既要實時掌握車輛狀態,又要為其提供“小道消息”、幫忙“看清”前面的路。這張網是本市利用自主可控技術,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領域的各個場景提前佈局的超高速網路。

  “我們正在‘織’的這張專網,隨著自動駕駛示範區擴區而逐漸擴大覆蓋範圍。”北京市無線專網指定運營商京智網公司業務拓展部高級主管黃凱莉展示出一份規劃圖:目前核心區60平方公里已經運營,其餘100平方公里已建成正在調試,2024年上半年還將佈局通州、順義,未來達到600平方公里。

  數字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數字經濟自然愈發澎湃。如今,自動駕駛示範區累計自動駕駛測試里程超過2000萬公里,超過800輛車開展測試驗證與商業化試點探索,累計提供常態化出行與生活服務超1160萬人次。

  播下創新“種子”

  未來新興産業搶灘佔先

  3月12日,植樹節。這一天,佔據北京醫藥健康産值半壁江山的亦莊,又“播”下了一粒“種子”。當天,佔地十萬平方米的恒瑞醫藥北方運營總部和産業化基地正式開工,預計2028年達産後實現60億元的年産值。

  附近一座寫字樓裏,恒瑞醫藥戰略投資部助理總監王成已為此籌備了3年。3年間,研發團隊已經在亦莊連續申報了3款一類生物創新藥臨床,均有望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創新成果經歷産業轉化,才能催生更大的價值。“投資北京就是為了在此研發和轉化心腦血管領域最尖端的生物醫藥成果。”王成説。

  不遠處的藍箭航太大樓裏展示著一款名為“天鵲”的液氧甲烷發動機。從2024年開始,該公司創始人張昌武就一直籌備著搭載這款發動機的“朱雀三號”商業火箭進行10公里級的驗證飛行。

  他已在地面對“天鵲”系列發動機進行了單臺次30多次的驗證,為“朱雀三號”實現20次以上的重復使用能力打下基礎。伴隨著可重復使用火箭的攻關突破,未來運載價格也有望從現在的每公斤五六萬元降低到兩萬元以下。

  更宏大的一張藍圖正在展開。在亦莊新城瀛海鎮,曾經的雪蓮羊絨北京生産基地即將轉型,隨著一份“全國示範性星箭園區”規劃出爐,這裡正在做開工前的最後準備,將打造成服務研發、設計、製造、應用全産業鏈條的“北京火箭大街”。

  佈局像商業航太這樣的未來産業更需要政策端的助力。“我們將加強政策精準投放,實施通用人工智慧、6G、元宇宙、類人機器人等産業專項政策,探索‘邊研發、邊轉化’的未來産業創新成果快速産業化機制。”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説。

  放眼全市,未來産業集群錯位互補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中關村人工智慧大模型産業聚集區、網際網路3.0産業基地等未來産業示範區即將崛起。創新的沃土上,新質生産力的“種子”正在加速成長。(曹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