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站交通樞紐龍年開新局

日期:2024-02-29 09:5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龍年開新局,奮進正當時。春節剛過,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建設現場就逐漸熱鬧起來。元宵節過後,已有近千名建設者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工作中。春節前,站房核心區站臺層主體結構已經完工,2024年,建設者們將為樞紐工程年底完成主體結構施工而努力衝刺。

  地下建設緊鑼密鼓、熱火朝天,地上區域附近的行人卻似乎很少察覺到“動靜”。只有足夠靠近這座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地下的“超級工程”,人們才能聽見機器轟鳴,看見項目向下生長,體會建設者們開年奮鬥的“熱辣滾燙”。

  之所以很難從項目工地外面聽到“叮叮咣咣”的施工聲音,還要歸功於項目建設的一個技術創新。“我們採用了同類工程中罕見的蓋挖逆作法施工工藝,在完成樁基、地連墻、樁柱一體化施工後,先進行頂板施工,逐層向下開挖。隨著逆作法施工區域的全面完工,工程將正式轉入設備安裝和裝飾裝修施工階段。”中鐵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項目黨支部書記胡鋒鋒介紹,通俗地説,一般的建築是從下往上建,而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則是從上往下建。

  據介紹,副中心站樞紐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地下三層,分別為進站層、候車層、站臺層,規模約128萬平方米,站臺規模8台14線,樞紐工程東西長2.1公里,南北最大寬度650米,基坑最大深度47米,超大、超寬、超深是這座地下工程的顯著特點,基坑最深處土方開挖量預計達到1400多萬立方米。

  “基坑西側鄰近北運河,北側緊鄰京哈鐵路,東側和南側周邊有居民區,採用逆作法施工,盡可能減少了對周邊的影響,保證了施工安全。”胡鋒鋒説。

  項目地下工程部分開挖量巨大,自項目上場以來,出土難、時間緊成了擺在建設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如果放在一個足球場上,我們挖出來的土可以壘135米高。”中鐵十六局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項目副經理劉甲振介紹,建設者利用晚上時間,連續8個小時,不間斷出土,才得以實現工程順利推進。

  劉甲振表示,逆作法施工的先決條件是先完成豎向承重構件的施工,這對逆作樁柱的精度要求非常高。比如,設計要求定位軸線允許偏差不大於1毫米,柱定標高偏差不大於2毫米,角度偏差不大於1毫米。“施工精度要從源頭抓起,為此我們團隊進駐逆作樁柱生産廠家,親自監督,保證了施工精度的‘嚴絲合縫’。”

  據了解,副中心站樞紐整合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接駁場站、公共服務空間、市政配套設施等功能于一體。目前,樞紐主體工程土方完成至90%、結構完成至85%,多處結構實現封頂,首片“京帆”屋蓋鋼結構亮相,各施工標段陸續轉入二次結構、設備安裝等階段。

  副中心站樞紐投入運營後,將在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完善北京市客運樞紐格局、形成“站城融合”的城市綜合體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實現15分鐘直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5分鐘直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30分鐘到達中心城區的交通高效銜接,成為首都北京新門戶,副中心未來的交通中心、活力核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處於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空間結構交會處,是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是“軌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點。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處於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空間結構交會處,是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是“軌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點。

在北京城建負責的項目施工現場,一座巨大的風帆造型鋼結構屋蓋已經亮出骨架,這也是副中心站交通樞紐工程亮相的首片“京帆”結構。

在北京城建負責的項目施工現場,一座巨大的風帆造型鋼結構屋蓋已經亮出骨架,這也是副中心站交通樞紐工程亮相的首片“京帆”結構。

副中心站樞紐未來將形成集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接駁場站、公共服務空間、市政配套設施等功能于一體的“站城融合”城市綜合體。

副中心站樞紐未來將形成集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接駁場站、公共服務空間、市政配套設施等功能于一體的“站城融合”城市綜合體。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