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重大工程用上新型供熱方式 綠色能源溫暖副中心

日期:2023-11-22 08:3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正值供暖季,家家戶戶的暖氣熱了,陣陣暖意背後,離不開能源的保障。當前,城市副中心正著力使用綠色能源技術推動能源轉型,用地源熱泵代替傳統鍋爐,以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目前已有副中心三大建築、北投大廈、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等多個項目使用了可再生能源,通過轉換供能方式實現綠色供暖。

位於三大建築共用空間的能源站內,工作人員正在緊張調試設備,為接下來正式運作做準備。

位於三大建築共用空間的能源站內,工作人員正在緊張調試設備,為接下來正式運作做準備。(白繼開 攝)

  三大建築暖意融融背後

  位於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西北角的圖書館、劇院、博物館三大建築,即將於年底建成投用。正值寒冬,全新的公共文化設施如何供暖?近日來到北京藝術中心提前探訪。當天,室外狂風大作,寒氣逼人,但一走進藝術中心的音樂廳,立刻能感受到融融的暖意。仔細觀察,大廳內並沒有明顯的供暖設備,暖意從何而來?

  “音樂廳採用了全空氣系統供熱,熱水順著管道流入廳外的空調機房,由空調將熱風源源不斷吹進大廳,而出風口就設計在觀眾席的座椅下方,視覺上不易察覺,同時供熱效果良好。”技術人員介紹,這樣的方式可以盡可能降低噪音,減少對音樂廳內聲音的干擾。

  三大建築內,除了全空氣系統供熱,還有地熱、風機盤管供熱等多種方式,均根據實際功能和場地條件靈活佈局。不論何種形式,熱源都來自於地下150米的可再生地熱。隨後來到位於三大建築共用空間地下二層的能源站,這裡就是三大建築綠色能源系統的核心,工作人員正在緊張調試設備,為接下來正式運作做好準備。

  “整套系統規模很大,僅站內的兩座蓄能水池就有3層樓高,能裝9600立方米的水。整套系統運作起來,約有1萬噸水在管道中迴圈,相當於1000多輛灑水車的出水量。”北投生態公司綠色能源事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綠色能源系統採用了地源熱泵+燃氣鍋爐+冷水機組+水蓄能的形式,可以滿足三大建築約60萬平方米空間的冬季熱負荷、冬季冷負荷、生活熱水負荷等需求,其中可再生能源裝機佔設計熱負荷的76%。”

  正式投運後,相較于傳統“市政熱力+分體空調”的形式,三大建築綠色能源系統每年可減少1萬噸二氧化碳、60噸二氧化硫、900千克氮氧化物排放,降低能耗折算標準煤3800噸,能源系統節能率約45%,節能效果顯著。

  新建公共建築採用綠色供暖

  近年來,副中心大力推動綠色低碳能源轉型,新建公共建築大多采用了新型的綠色供暖形式,不少項目已經投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除三大建築片區以外,公園的配套建築地源熱泵系統已于2021年建成投用,能夠為綠心公園配套的活力匯、網球主題酒店、遊客服務中心、民國院子等建築供熱。目前該系統已經平穩運作至第3個年頭,運作效果良好。

  市民辦事常去的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同樣也使用了綠色能源。這套綠色能源系統由地源熱泵+水蓄能組成,冬季可與原廠房留下的燃氣鍋爐一起為園區供熱,夏季也能結合冷水機組實現供冷。“相比傳統供熱方式,地源熱泵系統每輸入1度電,可供應4度電對應的熱量。”北投生態公司綠色能源事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即將建成投用的北投大廈也融入綠色、低碳、可再生的能源設計理念,採用了一套“地源熱泵+市政熱力+冷水機組+冰蓄冷+內區熱回收”的複合式能源系統,可滿足大廈自身以及緊鄰的北規院總部用能需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220噸。另外在張家灣設計小鎮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項目採用了“地源熱泵+燃氣鍋爐+冷水機組”的供能形式,地源熱泵裝機佔熱負荷的60%,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200噸。

  開展中深層地熱供暖試點示範

  推廣應用淺層地熱能源的同時,副中心正在積極嘗試中深層地熱供暖試點示範。近日,位於城市副中心0701街區的中深層水熱型地熱供暖項目正式投用,宋莊鎮和潞城鎮3000多戶保障房居民家庭用上了可再生能源。該項目使用了地下3000米深處的地熱水資源,相比淺層地熱輸出能量更大,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650噸,相當於植樹造林11.4萬畝。

  地熱供暖具有綠色環保、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強等優點。作為北京市中深層地熱供暖的試點示範,該項目創新整合了中國石油在地熱清潔供暖領域的“取熱不耗水,等量同層回灌”系列優勢技術和集約式全地下工藝設計先進理念。項目投運後,將有效助推副中心打造低碳高效、生態優美的綠色之城,對助力北京市創建綠色供熱體系、實現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州區城市管理委能源運作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力發展新能源供熱,是加快副中心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和推動全區供熱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對構建安全可靠的多元供熱系統意義重大。目前,臺湖演藝小鎮國際圖書城提升改造能源中心地源熱泵、碧水再生水廠熱泵供熱示範等一大批新能源供熱項目正在加速建設中,未來還將有序開發通州東南部中深層地熱資源,加快傳統供熱模式的綠色轉型替代。(孫雲柯)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