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訴即辦“每月一題”治理“集中供熱”問題 首次“包區到人”“一區一策” 8個供熱投訴集中小區專項治理

日期:2023-10-23 08:1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接訴即辦“每月一題”治理“集中供熱”問題,首次“包區到人”“一區一策” 8個供熱投訴集中小區專項治理

  李義茹是石景山金頂街四區七號樓的老住戶,這些年,老樓供暖成了最讓她發愁的事。“冬天,暖氣摸上去只是溫乎,屋裏一天到晚都得開著電暖器,早晚全家人披上棉襖都不暖和,老人還得再搭個小褥子。”不過,包括李義茹家所在的8個供熱投訴集中小區,2023年首次創新採用“包區到人”“一區一策”的方式進行專項治理。據了解,2022年和2023年,接訴即辦“每月一題”連續兩年集中治理“集中供熱”問題。

  30年老樓冬天冷風直灌地下室

  李義茹所在的小區屬於典型的老舊小區,大部分樓已有近30年的樓齡,尤其是7棟塔樓存在室溫失調、地下室冷風滲透等諸多問題。“小區幾棟高層塔樓配建有地下室,但地下室露出半截地面的窗戶並未安裝密封玻璃,只有裸露透風的窗欄杆,冬天西北風呼呼一吹,冷風直接灌進地下室。再加上地下室沒有供暖設施,低層居民反映,老感覺腳底下一片冰涼。”北京市熱力集團石景山分公司副總經理董燕京表示,由於熱力站供熱的熱量抵不過散熱的速度,所以就出現了高層住戶家室溫比低層住戶明顯偏高的情況,“高層塔樓問題最突出,樓下比樓上能低5℃左右。”

  每年供暖初期,張書明所工作的北京市熱力集團石景山分公司金頂街服務站總會接到不少居民投訴。“多的時候,一天就能接到10個12345熱線投訴。”接到投訴反映後,熱力站的工作人員總會到府為居民家漏風的門戶加裝密封條或是厚門簾,但畢竟治標不治本,收效甚微。

  改造後體感溫度能升2至3℃

  2023年3月,金頂街四區小區正式啟動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項目。10月20日,改造正在進行最後的收尾。

  “過去我們住的老樓只有內保溫層,墻薄,所以冬天冷。現在不光給樓加裝了外保溫層,換了新的密封窗,連廚房廁所老漏水的暖氣管都換成新的了。”李義茹對改造後的供暖效果充滿期待。

  在小區熱力站旁,一根根銹蝕的暖氣管堆放在墻根。用手在佈滿銹跡的暖氣管上用力一捏,竟然徒手將幾塊銹蝕碎塊從暖氣管上直接掰了下來。“這管子用了20多年,都糟了。”張書明表示,部分居民家中的銹蝕暖氣管已經更換為加厚鍍鋅暖氣管。此外,小區還拆除了老舊靜態平衡閥,調試噴射泵增加塔樓流量;加裝了高層近端用戶戶內連通管,緩解垂直水力失調;完成了部分二次線改造等一系列工程。

  一棟高層塔樓下,改造施工工人正在對裸露透風的地下室窗欄杆加裝“陽光護板”。張書明解釋説,針對冷風滲透問題,特別為地下室窗欄杆加裝了既擋風又隔熱的防阻燃PC耐力板,護板能夠將冬季的冷風擋在樓外,進一步減少供熱的熱量損失。“預計10月底就能將‘陽光護板’全部安裝完畢。”

  這個冬天,家裏能暖和點嗎?面對居民的疑問,董燕京表示,改造後的小區預計這個供暖季居民家中的體感溫度能有2至3℃的提升。“我們的目標是,本供暖季的舉報投訴量比上個供暖季下降20%左右。”

  “一區一策”找準“病因”破解難題

  2022年和2023年,接訴即辦“每月一題”連續兩年治理“集中供熱”問題。市城市管理委供熱辦副處長尹波表示,針對供熱設施老化失修問題,2023年通過“冬病夏治”,各區和各供熱單位完成了1300余項改造項目,完成了1000余公里的管線改造。同時,加大科技賦能,完成3000余萬平方米即有建築供熱系統智慧化改造。並對接訴即辦工作問題突出的供熱單位開展市區兩級約談180余次,開展大排查大整治等各項檢查140余次。

  2023年,以“踐行主題教育 破解供熱難題”為主題,本市對西城、石景山、海淀、門頭溝、昌平、密雲6個區連續兩個採暖季投訴集中的金頂街四區、定慧東裏等8個小區,首次創新採用“包區到人”“一區一策”的方式進行專項治理。“比如,有的小區進行了二次管線改造,有的小區則是對供熱閥門管線進行了更新更換。”每個負責人深入一線進行調研,解剖麻雀、追根溯源、找準病因、因地制宜、系統治理,總結歸納出不同問題的治理舉措。例如,金頂街四區小區就是在詳盡分析“病因”後,有針對性地採取了外加保溫層、更換密封窗和老舊暖氣管等措施,並由市城市管理委供熱辦安排了專人全程緊盯該小區供熱專項治理工作。

  此舉也將為全市集中供熱問題的治理提供可推廣的借鑒模式。尹波稱:“我們要求,對於改造後的小區,本採暖季的供熱效果要比上一個採暖季有所改善,居民供熱獲得感顯著增加。”(張楠)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