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人工智慧高峰論壇率先亮相 國內公開大模型北京約佔一半

日期:2023-07-03 07:5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人工智慧高峰論壇率先亮相 國內公開大模型北京約佔一半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網信辦、商務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已進入開幕倒計時。7月2日,作為大會同期舉辦的六大高峰論壇之一,人工智慧高峰論壇率先亮相。

  隨着ChatGPT掀起大模型的發展熱潮,人工智慧(AI)産業風頭更勁。大模型産品正不斷向政務、金融、文創、醫療等行業拓展,圍繞模型安全、可信、可控的討論與爭鋒也源源不斷,産業鏈上下游創業熱潮不斷高漲。這正是眼下大模型發展日新月異的真實寫照。

  智慧涌現,重塑未來。當日,來自人工智慧領域的頂級嘉賓雲集盛會,聚焦通用大模型發展等熱點問題,熱議通用人工智慧發展的新趨勢、新生態、新探索,推動大模型應用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我們好像爬了很長時間的山,終於見到了新的高峰、見到了新的曙光。”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姜廣智在致辭時,如此形容正在到來的通用人工智慧新時代。

  “現在已有80余個大模型公開發佈,其中北京約佔一半。”他説,北京一貫重視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已是當前國內大模型創新基礎最好、人才團隊最為集中、研發能力最強、産品迭代最活躍的地區。

  對産業發展之迅猛,北京人工智慧産業聯盟秘書長陳尚義同樣深有感觸。他説,聯盟積極促進人工智慧與傳統産業的融通創新,産業協同與生態建設取得良好效果,成員單位規模由發起時的36家,發展到現在近200家。這些成員單位的核心能力各具特色,涵蓋人工智慧産業的各個領域。

  大模型未來發展,將往何處去?清華大學電腦係長聘教授、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朱軍認為,以大腦為參照,人是多模態感知的系統,天然希望能夠處理多模態數據。很多複雜工程問題中,我們也會遇到圖像、文本、語音,甚至是觸覺等各種模態的數據。因此在他看來,從應用和理論上都需要關注多模態模型的發展,可能這些是未來更強的技術基座形態。

  “大模型不是風口和泡沫,將引領新工業革命。”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表示,大模型只有走進千家萬戶、賦能百行千業,才能真正推動人工智慧帶來的這場革命。

  國家當前的重要戰略之一是産業數字化。也就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幫助傳統産業,特別是製造業賦能轉型。在他看來,要在中國發展大模型,就應該順勢而為,為産業數字化賦能。在城市、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到智慧化的過程中,大模型大有可為。“進化迭代剛剛開始,相信未來會成為數字化系統的標配。”周鴻祎表示。

  大模型在消費行業的應用實踐、大模型的商業化探索、大模型訓練數據使用的法律分析……圍繞這些與應用場景密切相關的話題,嘉賓們暢論大模型的發展之道。當日,論壇還發佈北京市通用人工智慧大模型行業應用典型場景案例、應用場景需求榜單等,這些都是北京加快推動大模型行業應用落地的最新成果。

  從論壇還了解到,面對通用人工智慧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北京將不斷加快優質資源要素配置,加強政策創新和標準引領,籌劃出臺算力支援政策,支援基於落地應用場景的中小企業獲取多元化、低成本優質算力。同時,積極推動本市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積極採購和使用安全可靠的大模型相關産品和服務,在政務服務、智慧城市等領域率先落地應用。(孫傑)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