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征程 首都各界 優秀婦女風采展示
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在各行各業書寫着不平凡的成就。2022年以來,首都廣大婦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北京冬奧會重大服務保障任務中勇擔職責使命,在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中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在追夢圓夢中展現新時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風貌,綻放出奪目光彩。
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征程。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北京市婦聯專題展示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和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的優秀女性風采,希望全市廣大婦女姐妹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典型學習,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為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北京篇章而團結奮鬥。
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
錢素雲
牢記初心使命
為危重患兒點亮生命之光
錢素雲,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及內科教研室名譽主任。從事兒童危重症臨床和科研工作30餘年來,她始終堅持“不懈怠、不放棄、不負重托”的理念,以高超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挽救了無數生命垂危的孩子,被譽為“與死神較量的兒童守護者”。作為臨床醫者,她踐行“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醫者誓言,長達26年守護在重症監護病房,2萬餘名危重症患兒在她的救護下重獲新生。作為學科帶頭人,她牽頭建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腦損傷質控評價中心兒童分中心,開展兒童危重症經顱多普勒檢查,填補國內兒科危重症領域空白。她首次提出了兒童腦死亡的TCD診斷標準並被納入《中國兒童腦死亡判定標準與操作規範》。目前,該技術已在國內70多家醫院的PICU推廣應用。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兒科重症醫學專家,她先後10余次臨危受命,第一時間奔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救治現場,積極參與新冠病毒感染診療方案的修訂及武漢等多地新冠危重症患兒線上會診。近年來,為培養後繼兒科人才隊伍,她還擔任首都醫科大學兒科系本科階段兒內科的開篇講者,鼓勵大家投身兒科事業,用責任和擔當扛起生命的重托。
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北京民族樂團
打造精品力作
傳遞中國聲音
北京民族樂團隸屬北京演藝集團,成立以來,樂團堅持探索傳統文化的音樂表達,先後創排了展現中軸線非遺文化獨特魅力的大型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展現運河文化民族氣韻,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大型民族交響詩《大運河》等作品。2022年傾心打造“國樂最現場”,三場音樂會總觀看量27.2萬人次,總點讚量63.3萬人次,為觀眾呈現了時尚現代的傳統藝術與網際網路的親民化交相輝映的視聽盛宴,熱烈的市場反饋為行業內網際網路化直播演出確立了標桿。樂團的女性文藝工作者堅持身體力行,組成北京民族樂團玖樂室內樂組合,演出入駐三里屯,文化賦能城市商圈,為“大戲看北京”添磚加瓦。堅持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北京民族樂團積極傳承發展中國民族音樂,在北京奧運會、北京APEC會議、中非合作論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多項重大外事活動中承擔演出任務,多次隨中央及市屬文化團組前往多國開展文化交流活動,通過打造音樂藝術精品,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精神。
全國三八紅旗手
黃會林
身體力行
讓中華文化立起來走出去
黃會林,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上世紀50年代,16歲的黃會林參加抗美援朝,在戰後部隊的總結評功會上,黃會林被評為“人民功臣”,也是這份榮譽名單裏唯一的女兵。戰爭結束後,黃會林到北京師範大學繼續學業,畢業後留校任教。從立於三尺講臺教書育人,到振興戲劇、傳播電影,到為中國文化立言,她開創了很多“第一個”。從教六十餘年,她行為世范,培養了一大批中國現代文學、戲劇影視及文化傳播專業人才,領軍開創北京師範大學“雙一流”“A+級”學科——戲劇與影視學;她筆耕不輟,發表影視、戲劇等領域著作、文章或主編出版書籍共約2480萬字;她投身科研,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以及各種橫向科研項目十余項;她身體力行,創建“北國劇社”“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會林文化獎”等系列文化品牌,其中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至今已30屆,成長為具有獨特品牌和國際水準的國家級電影節。“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通過外國青年講述中國故事,對於中國的多元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重要演講時專門講到“看中國”活動,充分肯定了此項目用鏡頭記錄現代中國、傳遞中華文化的紐帶作用。
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
聚焦培根鑄魂
構建思政教育共用平臺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充分發揮北京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上的人才優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通過搭建“6+1”思政課資源平臺,建成6大數據庫,匯聚300多萬條教學資源,為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服務,被譽為“航母級思政課發展平臺”。打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一體化教學資源,推出黨史學習教育系列可視化教材,邀請名師大家、思政課優秀教師、青年學生代表,闡釋黨的理論,講解黨史事件,再現黨史故事,研製VR精品課件、XR項目,打造“喜迎二十大·看點面對面”系列微課,邀請部分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領學黨的二十大報告,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時間融入思政課教學。舉辦百餘期周末理論大講堂,創辦青椒論壇,依託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百萬師生同上一堂課,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線上問診,讓思政課教師凝聚起最大合力。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肯定了中心建設成效。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觀摩了思政課智慧教室現場教學,希望中心為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提供更多“金課”。
全國三八紅旗手
王銳
科教報國
時尚賦能高品質發展
王銳,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北京學者。她長期致力於功能性聚合物纖維材料及産業化技術開發,針對國家重大需求,瞄準紡織材料領域的“卡脖子”難題,實現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取得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創新成果,推動我國紡織事業實現“跟跑者”到“領跑者”的角色轉化。她帶領團隊攻克作為彈性布料的主要原料(PTT)及其多功能纖維製造産業化關鍵技術,實現複合功能聚酯纖維從聚合物源頭到終端産品的國産化,技術投産以來新增産值400余億元。作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她承擔“高品質阻燃纖維及製品關鍵技術”項目,與相關龍頭企業産學研聯合攻關,實現長效環保阻燃聚酯纖維的産業化生産。在疫情防控及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中,她勇擔重任,組建口罩研發團隊,參與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可重復使用防護口罩關鍵技術及産業化”應急攻關項目,歷經40多天的奮戰,建成了北京市首條口罩成套試製線。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制服裝備專家委員會專家,她參加制服裝備視覺外觀設計評審全過程以及布料功能的優化與設計,在輕量保暖、安全舒適等方面為研發團隊提出更高指標,圓滿完成制服材料研發任務。
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北京市氣象臺
精準預報
為冬奧氣象服務保駕護航
北京市氣象臺承擔着首都城市安全運作和重大活動氣象保障任務,紮實築牢首都地區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氣象臺建設冬奧氣象服務團隊,為冬奧主運作中心MOC、首鋼滑雪大跳臺、市內冰上場館、冬奧開閉幕式及火炬傳遞提供氣象服務保障,實現了“三維、秒級、多要素”氣象綜合監測系統建設和“分鐘級、百米級”的精準預報,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火炬傳遞、開閉幕式、賽事期間涉及氣象原因的28次競賽日程調整提供高品質預報。為冬奧會開閉幕式服務保障中,團隊提前10天準確判斷天氣情況,24小時的逐小時溫度和風精細預報與實況高度吻合。火炬接力傳遞氣象服務保障中,針對2月2日至4日六個點位的天空狀況、溫度、風力等預報與實況高度吻合,特別是精準預報的風力為火炬傳遞指揮部果斷調整大運河森林公園水上火炬傳遞方案,提供了科學決策依據。市內冰上場館服務保障中,冬奧賽時共發佈369期預報産品,精準的溫、濕度預報為場館的制冰、維護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精準的天氣預報為實現“全項目參賽”“參賽精彩”提供了有力保障,被國際奧會、北京冬奧組委讚為“一流的氣象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