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破産法庭成立四週年 審結多起全國疑難複雜“首案”

日期:2023-02-01 09:12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北京破産法庭成立四週年 審結多起全國疑難複雜“首案”

  1月30日,北京破産法庭成立四週年。四年來,破産法庭辦理了一批疑難複雜的“首案”,構建契合大型企業集團特點的司法新模式。法庭審結全國首例千億級的北大方正實質合併重整案、我國內地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計劃得到外國法院承認的首例案例華晨電力重整案、北京市首例上市公司華誼行銷顧問重整案、上交所正式發佈上市公司破産重整等事項自律監管指引後第一批適用指引的兩起重整案……打造出破産審判的“北京名片”。

  該庭審理的紫光集團等七家公司實質合併重整案最新入選“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紫光集團等七家公司實質合併重整案,成為了法院在新時代新征程中,高效能動司法、服務發展大局的新起點。”“年度十大案件”揭曉時刻,最高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劉貴祥評價。2022年7月13日,北京一中院裁定書宣告重整計劃執行完畢、重整程式終結,預示着紫光集團在歷時近一年的司法救治之後,1500多億元債務化解工作圓滿收官,企業引入600億元投資,集團體系內298家企業持續運營,5萬多個職工崗位得以保留,企業實現脫困復興。這是司法重整制度挽救特大型企業,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的典型案例。

  針對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不足等特點,法庭出臺全國首個專門規定中小微企業重整的規範《中小微企業快速重整工作辦法》,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四年來,法庭通過破産重整、破産和解挽救中小微企業40家,為企業引入投資74億元,清理企業債務546億元,盤活資産617億元,清償職工債權4億元,安置職工1632人。法庭構建起確立司法救治一個核心理念、優化時間和成本兩項程式要素、協調三類主體關係的“1+2+3”司法挽救制度體系,助力中小微企業減負紓困創新發展,並獲評北京法院2022年度司法改革“微創新”最佳示範案例。

  四年間,法庭出臺12部審判規範指引,包括全國首個專門規範推薦指定債權人的規則《接受債權人推薦指定管理人的工作辦法》、全國首個系統規定關聯企業實質合併重整的規範《關聯企業實質合併重整工作辦法》等,明確市場主體預期,涵蓋破産程式痛點堵點,實現從“全覆蓋”向“全效能”轉變。同時,法庭與證監會、全國工商聯、市發展改革委等交流座談逾百次,實現府院協調多頭髮力,不斷推助企業發展。(林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