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村賽後首次向公眾開放 160名建設者及家屬回“村”參觀

日期:2022-04-18 08:2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北京冬奧村賽後首次向公眾開放 160名建設者及家屬回“村”參觀

  4月17日,北京冬奧村在賽後首次向公眾開放,第一批參訪者是冬奧村的建設者及家屬,共計約160人。據了解,北京冬奧村居住區賽後將改造為人才公租房,運作區及廣場區計劃改造為購物公園。

  北京冬奧村是本屆冬奧會、冬殘奧會最大的非競賽場館,也是提供服務保障時間最長的場館之一,總建築面積約33萬平方米,包括居住區、運作區、廣場區三大功能區域。賽時它作為運動員之家,為來自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提供每天24小時連續不斷的住宿、餐飲、商業等全方位服務。

  時光拉回4年前,彼時,施工方北京城建集團北京冬奧村人才公租房項目團隊剛剛入駐。

  “2018年1月,我們初次來到這裡,現在的居住區那時還是一片荒地,運作區則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破敗的老廠房。”北京城建集團北京冬奧村人才公租房項目經理張學生説。他對冬奧村的亮點如數家珍:這裡的住宅採用了目前國內應用很少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築體系,能大大減少從冬奧會到冬殘奧會、從賽時到賽後兩次功能轉化的拆改工作;在室內,冬奧村裝上了全套智慧系統,燈光、空氣、濕度、溫度均能實現個性化調節,能夠“變形”的智慧床一度成為冬奧會期間的“頂流網紅”,令各國運動員讚不絕口。

  跟隨張學生的步伐,來到了北京冬奧村住宅樓的頂層,向下俯瞰,住宅樓的形態展現在眼前。“北京冬奧村居住區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北京傳統四合院的形制。”張學生説,正是通過這樣圍合與開放的空間組合,為運動員們提供了既共用又私密的居住體驗。

  不僅是居住區的樓體分佈別具匠心,就連樓下中心花園的設計也暗藏中國傳統文化。據介紹,中心花園的造型靈感來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冰嬉圖》,花園整體形狀宛如數字“8”,豐富的流線設計,就像冰刀鞋在冰面上滑出的痕跡一般。

  北京冬奧村不僅有建設者們熟悉的建築,還有冬奧會、冬殘奧會留下的珍貴“遺産”。中國隊隊員們曾居住的房間被保留了下來,佈滿各國運動員簽名的“休戰墻”佇立在廣場上,印有“北京2022”字樣的條幅和北京冬奧村的門牌還在講述著冬奧往事。

  據了解,北京冬奧村暫時還只接受特定人群的集體參觀。未來,北京冬奧村居住區將改造為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戰略定位的人才配租。運作區、廣場區的改造已經啟動,將打造成集餐飲美食、娛樂零售、活力體驗于一體的購物公園,預計2022年9月底開業。(鹿楊)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