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優質醫療資源流向渴求的土壤
前不久,在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的手術間裏,北京和保定的胸外科專家聯手,為出生僅1天的先天性肺部發育畸形的新生兒牛牛進行了肺葉切除手術。
手術順利,孩子平穩脫離生命危險。牛牛的媽媽放下心,潸然淚下。她説:“以前,這麼高難度的手術沒辦法在家門口做。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優質醫療資源。作為患者和家屬,更方便了,更省心了!”
在家門口不僅“好看病”,還能“看好病”。患兒牛牛不是京津冀“共用名醫”過程中獲益的個案,在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北京優質醫療資源如源頭活水,流向需要的土壤。
家門口的“專家號”
門診樓前的廣場上,花壇旁擺放着可供休憩的座椅。春日的陽光透過玻璃天花板,灑在門診樓大廳的室內“醫療街”上。走進2021年底剛開診的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舒心的就醫環境令人不由自主地放鬆下來。
這裡建築面積達11.9萬平方米,日門診量可達4000人次,編制床位800張。為保證各院區就診患者能夠享受同質化醫療服務,北大人民醫院專家在各院區同步出診。患者到通州院區就診,可以享受全部專家資源。
如今,各優質學科陸續入駐通州院區,精準滿足患者所需。等候就診的患者張先生高興地説:“不用進城,也能看上人民醫院的專家了,路上就能節約大半天時間。”
城市副中心,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大醫院向通州區延展,在大幅提升副中心醫療水準之外,也必將深入推動三地的協同發展。
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西南側有一個直徑30米的地面停機坪。北大人民醫院院長王俊介紹,這是按照直升機緊急救援的最高承重標準建設的,已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醫療保障過程中發揮了大作用。未來,它將為京津冀地區服務,搭起“空中生命線”。
包括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安貞醫院、首兒所、友誼醫院……5年內,通州區三級醫療機構將達8家以上。“基於‘一小時交通圈’,我們將為京津冀更多患者提供‘國家級’醫療服務。”王俊充滿自信地説,“我們一定會帶動三地健康事業長足穩定發展。”
不設圍墻的“健康紅利”
剛過去的冬天,來自東北地區的患兒程程一家在北京和河北保定享受到了春風般溫暖的就醫服務。
幾個月前,不滿一歲的程程因發熱到當地醫院就診,一系列檢查後疑似神經源性腫瘤,當地醫生建議到上級醫院就診。“到北京兒童醫院去,找全國最好的專家!”家長帶着患兒直奔北京。
“必須儘快手術!”領域內頂尖專家、北京兒童醫院胸外科主任曾騏對患兒的病情做出判斷。但由於手術時間一時不能確定,程程一家在北京的住宿和患兒病情的護理,成了棘手的問題。曾騏提議:“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受託管6年多了,診療水準基本同質化。我每週四都到保定出診,要不要考慮到保定去治療?”
患兒家屬接受了建議,並立即與保定醫院胸外科主任范林林取得聯繫。保定醫院為患兒開通了綠色通道,很快手術排期也確定了,而且手術由曾騏與范林林共同主刀。
手術過程很順利,病灶被完整取出,病理提示為惡性神經母細胞腫瘤。保定醫院腫瘤外科副主任孟德光説:“程程屬於中危組。手術及時,經過4到6個療程的化療,基本可以痊癒。預後良好,復發率低。”
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首家推行公立醫療機構跨省託管的醫院。6年多來,350多位北京兒童醫院專家到保定出診、教學、手術,有13位成為保定醫院的科室主任,全面負責管理工作。北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血液腫瘤中心和腎病二科先後在保定設置分病區。
“健康紅利”覆蓋面越來越廣,不再受到地域的局限。范林林介紹,京保病區同一主任、診療規範一致、救治水準同質化。保定病區接診的患兒,來自保定以外、全國各地的佔比超過80%。
留下“帶不走”的優質醫護
截至目前,本市已累計開展京冀醫療衛生重點合作項目40個,京津醫療衛生合作項目16個。派駐專家、遠端會診、雙向轉診、專業技術培訓……更多當地患者就近就醫,緩解了北京的就診壓力。
2015年8月1日,“北京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正式掛牌,入駐張家口市第一醫院。運作6年有餘,該中心接診20.6萬餘人次,每年減少進京就診3萬多人次。“限於技術水準,一些疑難雜症當地的醫院解決不了。”天壇醫院醫務處處長王曉岩介紹,中心開診前,當地醫院神經系統疾病疑難大型手術(三四級手術)佔比僅為4%,合作後迅速上升到78%;疑難重症搶救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成功率由合作前的43.3%,增長到80.3%。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天壇醫院還幫助當地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優秀醫護團隊。王曉岩説,通過“造血式”“組團式”幫扶,幫助當地醫院真正提升了醫療水準和管理水準。“我們的幫扶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需要,絕不是花架子,絕不做表面功夫。”
王曉岩介紹,張家口第一醫院先後有12個科室、上百人次到天壇醫院免費進修學習。“經過幾年的培養,當地團隊人才梯隊清晰,水準顯著提高,已能獨立完成手術。”
像天壇醫院一樣,北京優質醫療資源正有計劃地向周邊輸出、輻射。2023年,北京援建“交鑰匙”工程雄安宣武醫院,將交付雄安新區;北京婦産醫院、朝陽醫院、胸科醫院等將與北三縣醫療機構開展支援合作;京津冀485家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239家醫療機構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用……優質的醫療資源協同發展,將更多人納入健康同心圓中。(孫樂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