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大戰”“大考” 助力“六穩”“六保”北京財政“七個依法”凸顯應變破局之效

日期:2020-08-05 16:34    來源:北京市財政局

分享:
字號:        

  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復工復産加速推進;旅遊景點漸次開放,消費場所重現繁榮……人們在北京成功阻擊突發新冠肺炎疫情之後所目睹的歲月靜好,背後有很多該市財政部門不為人知的負重前行。據北京市財政局法制處負責人介紹:“北京財政能夠成功應對‘大戰’和‘大考’、強力助推‘六穩’和‘六保’,‘七個依法’、‘七個起來’是定海神針和重要法寶!”

  2020年以來,面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嚴峻複雜考驗和挑戰,北京市財政局把握財政是國家治理基礎和重要支柱的定位,聚焦應對“大戰”和“大考”、助力“六穩”和“六保”的工作要求,注重發揮法治聚共識、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支撐性、保障性作用,堅持在法治框架內統籌處理涉及財政政策及資金保障的各種需求、各項任務和各類矛盾,以“七個依法”和“七個起來”充分彰顯了法治財政築底穩盤、賦能添力、應變破局的效能。

  一是依法“統”,把聚財聚力的“池子”建起來。北京市財政局在支援防疫抗災等工作上,堅持樹立“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和“備為防、備為戰、備為民”的思想,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預演算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在依法留出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額的1%-3%設置預備費、加大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公共衛生健康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等方面,連年保持了穩中有升、領先全國的水準。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財政局通過及時啟動財政應急資金、調整優化部門預算資金、加強庫款資金調劑調度、明確政府間應急成本分擔機制等多種手段,統籌建立了疫情防控專項資金池,以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調度機制和集中財力辦大事的財政政策優勢,有力支援了“京十九條”、“京十六條”、“京十條”、“京九條”、“京八條”等一系列抗疫保發展政策措施密集落地。北京市財政局還針對亞投行貸款具有本息低、週期長、使用方式靈活、可追溯已發生應急支出等優點,組織外事、法律團隊成功申請獲批亞投行緊急貸款約14億元人民幣,為本市疫情防控急需的物資及設備購置,以及提升市級醫院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能力建設,提供了雪中送炭、持續跟進式的支援和保障。

  二是依法“撥”,把直供直達的“輪子”轉起來。北京市財政局在依法依規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運作的前提下,一方面,果斷調整資金撥付時序,將一些因受疫情影響可以延後安排的項目資金,調整用於疫情防控和支援企業復工復産政策的落實;另一方面,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簡化資金撥付程式,開通資金撥付“綠色通道”,協調財政代理銀行主動溝通掌握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工作進展及資訊,優先調度安排疫情防控需要動用的庫款資金,尤其是對個別庫款保障水準偏低的區級財政,由市財政及時調度資金予以保障。北京市財政局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的部署要求,依法依規研究制定了抗疫特別國債和特殊轉移支付資金兩項管理辦法,及時完成了直達資金監控系統改造和對接,實現了全部直達資金均以“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直達基層,落到了疫情防控和“六穩”、“六保”的刀刃上。

  三是依法“採”,把快購快買的“步子”跑起來。北京市財政局按照突發事件應對法、政府採購法的相關規定,及時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界定為“其他不可抗力事件”,在緊急轉發財政部《關於疫情防控採購便利化的通知》的同時,立即啟動本市應急採購機制,明確與疫情防控相關的貨物、工程、服務採購,可以打破政府採購法規定的方式和程式,尤其是採購進口物資無需進行審批,以最大限度的政策鬆綁推動了防疫物資緊急採購到位。針對防疫産品採購需求量急劇擴大之後,生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凸顯的問題,北京市財政局及時協調11家商業銀行在本局“疫情防控企業採購合同融資資訊平臺”上推出了“疫採貸”貸款服務産品,以貸款利率更低、授信額度更高、資信要求更加寬鬆、申請流程更加簡化的“性價比”,成功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加快實現全面復工達産。按照中央關於嚴防因疫致貧、因疫返貧的脫貧攻堅戰略部署,北京市財政局及時在北京市政府採購管理服務平臺上推出了“電商扶貧板塊”,明確各相關單位農副産品等採購資金預留比例不低於30%,並積極推介專門面向預算單位工會、食堂的10余種扶貧産品優惠套餐和扶貧産品團購模式,以線上線下採購相結合的舉措,組織和引導2200多家單位完成29800多筆交易訂單,交易總額達1.28億元。

  四是依法“保”,把解危解難的“底子”兜起來。北京市財政局在依照疾控、醫保等現行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支援防疫抗疫的過程中,自覺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情懷,積極採取財政兜底保底的措施。一方面,明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及疑似患者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各級財政共同負擔,同時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所覆蓋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臨時納入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範圍。另一方面,對直接接觸待排查病例或確診病例,診斷、治療、護理、醫院感染控制、病例標本採集和病源檢測等工作相關人員,給予每人每天300元補助;對參與疫情防控的其他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給予每人每天200元補助;對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按規定認定為工傷,從而為本市投入防疫抗疫的醫護人員增添了“白衣執甲、最美逆行”的力量。

  五是依法“扶”,把助企穩企的“擔子”挑起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市場主體的嚴重衝擊,北京市財政局依法依規處理好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與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係,按照“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的要求,把“有形之手”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一方面,市財政局會同相關部門印發了《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技攻關促進醫藥健康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支援醫療機構積極開展針對新冠肺炎預防、診斷與治療創新品種的臨床研究,推動創新醫療器械、創新藥等儘快進入臨床應用,支援醫藥類企業加快抗病毒藥物、檢測試劑研發和排産。另一方面,市財政局以稅費減免、財政補貼、融資擔保等多種政策工具“組合拳”,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在對國外防疫物資免征進口關稅、對國內防疫物資供應企業免征增值稅並加大企業所得稅優惠力度的同時,對階段性減免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採取了延長政策實施期限的措施,該項減免延期措施預計將為企業減輕負擔1100多億元。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旅遊、住宿、餐飲、會展、商貿流通、交通運輸、教育培訓、文藝演出、影視劇院、冰雪體育等行業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採取了貼息、貼租等措施進行幫扶,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內的科技型小微企業每戶可獲得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研發費用補助,36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已獲得貼息貸款21億元,對保障市民基本生活營業網點給予房租等補貼比例的上限由50%提高至70%。積極協調首創擔保、中關村擔保等10家政府性擔保機構為相關企業提供優化融資擔保服務,向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物資生産、銷售、服務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最高50%比例的再擔保支援,將疫情期間提供生活服務保障的相關企業的擔保費率降至1.5%,從而以財政依法“援企”、“暖企”的實際舉措,推動了穩産、穩供、穩崗、穩就業、穩人心。

  六是依法“擠”,把寬打寬用的“日子”緊起來。北京市財政局著眼于有效應對財政收支“緊平衡”、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推進”的挑戰,高舉起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尚方寶劍”,依法斬斷過去數十年本市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所滋生的“家大業大不差錢”、“寬打寬用好辦事”等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以政府過“緊日子”換取百姓過“好日子”。一方面,市財政局改變以往“基數加增長”的預算編制和保障方式,按照“零基預算”管理理念規範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嚴格控制市級各預算部門新增支出,除疫情防控需求外,原則上不再追加當年預算,對確需新增的支出,一般通過部門內部項目之間調劑解決;另一方面,在年初按3%壓減一般性支出、按10%壓減非剛性和非重點支出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界定重點支出和剛性支出邊界,最大限度地壓減非急需、非重點支出,取消不必要支出,對於受疫情影響不再執行的會議、培訓、差旅等公用經費,減免的行政事業單位社保繳費,預計無法執行或可暫緩實施的項目經費,全部收回財政,並將騰挪出來的資金優先用於支援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産。

  七是依法“管”,把問效問果的“籠子”紮起來。北京市財政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提出的“要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的要求,把依法充分發揮財會監督的職能作用,作為推動戰疫情、穩增長各項財稅政策和資金落實到位的“利器”。市財政局注重發揮財政監管執法隊伍到一線進行督查、督戰的功能,及時組織開展了疫情防控、復工復産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全面自查和專項檢查工作,持續跟蹤研判減稅降費、財政補貼、融資擔保等財稅政策實施的具體效果,積極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注重發揮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系統進行預警、糾偏的功能,對資金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後進行全流程監管,並及時完善疫情防控資産調撥、流轉、消耗、處置的管控機制,防止出現“重資金、輕資産”、“重使用、輕管理”的問題。注重發揮預算績效管理機制控成本、提效益的功能,結合加強疫情防控、推動經濟復蘇和壓減行政成本的需要,及時將預算績效管理重心轉移到行政運作、政府投資、公用事業、政府投資基金、市對區轉移支付、財務統管等六個領域,積極構建分行業、分領域、分層次的績效指標體系,加快實現事前評估、績效目標管理、績效跟蹤管理、績效評價管理和預算績效管理考核、績效成果運用和責任追究等有章可循、生威發力。注重發揮政府債務管理機制控節奏、防風險的功能,在上半年成功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123.5億元的情況下,把政府債券儲備、發行、使用三級項目庫進一步做細做實,把加強政府債務中長期償債能力研判分析與積極穩妥化解存量債務有機結合起來,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財政金融風險的底線,使政府債務在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中發揮了“及時雨、風向標、定心丸”的重要作用。(陳以勇)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