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 大愛為民 北京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兩年幫助近千個家庭實現團圓

日期:2020-08-12 08:4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初心不改 大愛為民 北京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兩年幫助近千個家庭實現團圓

  離家17年的聾啞、智障老人,見到兒子時流下幸福的熱淚。救助站裏生活了10年的小姑娘,再次投入媽媽的懷抱後泣不成聲……這一幕幕感人的骨肉團圓畫面,近兩年在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的尋親工作中不斷涌現。在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領導下,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靠前指揮,其他委局領導按分工協調落實相關工作,形成了強有力的領導協調機制。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黨委成立尋親工作專班,不斷拓展新思路、開闢新渠道、探索新模式,大力踐行“五個堅持”的救助尋親理念,從過去注重保障受助對象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到如今更加注重人性尊重與關愛,致力於幫助他們尋親找家、回歸家庭,通過持續開展長期滯留人員尋親找家行動,實現了近千個家庭的團圓夢想。救助工作千萬條,尋親回家第一條,無論你來自哪,我都要幫你找到家。抒寫出首都北京無疆大愛的溫暖篇章。

  為學習、發揚和傳承“尋親專班精神”,持續做好首都接濟救助工作,日前,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黨委舉行“大愛尋親,溫暖回家”主題宣講表彰活動,對尋親工作專班以及在尋親工作中表現突出的16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尋親專班的先進事跡,充分體現了首都救助一線工作人員的愛民情懷和責任擔當,牢記宗旨、踐行初心,為愛尋親、鍥而不捨,甘於奉獻、勇於創新的“尋親專班精神”,是首都民政人全心投入為民愛民實踐的最好詮釋。

  幫助走丟17年聾啞人回家

  “爸爸,這麼多年,你去哪兒了?”孩子雙膝跪地,抱著失散17年的父親號啕大哭。發生在2019年冬天的這一幕深深印在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張正中的腦海裏。他打心眼兒裏為這一家人高興,也更加深刻體會到尋親工作的重要意義。

  2018年初,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黨委成立了尋親工作專班,聯合公安部門開展“為流浪乞討人員找家”專項行動。為長期滯留北京的流浪乞討人員核查身份、尋親找家、護送返鄉,幫助他們實現家庭團圓夢。張正中作為尋親專班負責人,與同事們一起,為暢通流浪乞討人員尋親回家之路,積極行動起來。

  在中心的托養機構裏,有一位60歲左右的聾啞人,有些智障,已經接受了17年救助。為了幫他找到家人,張正中特意聯繫了一位手語老師做翻譯。當老人在紙上歪歪斜斜寫出自己的名字“賀汝朋”時,張正中一陣激動。根據經驗,他認定能幫助老人找到家人。

  經過手語交流,張正中了解到,賀汝朋有老婆、孩子,辦過身份證,還推測他是從北京周邊來的。手語老師在紙上寫了“河南”、“河北”、“天津”三個地名,讓他指認。手指“河南”他搖頭,當指到“天津”的時候他點頭,指到“河北”的時候他還點頭,還用手在“河北”和“天津”來回劃線。大家據此推測,賀汝朋家可能住在河北、天津交界處。張正中把“賀汝朋”,“天津”、“河北”等資訊發送給警方,很快得到回復,賀汝朋與河北廊坊市固安縣的一位村民高度相似。

  隨後,通過聯繫,當地的村委會確認,接受救助17年的聾啞人賀汝朋正是該村村民。2019年12月,賀汝朋緊緊抱著來接他的兒子,抽動著嘴角,流下了幸福的眼淚。在認親團聚的一刻,張正中的眼淚也止不住流了下來。在尋親專班的細緻工作下,經過持續挖掘、追根溯源,終於結束救助安置、尋親回家,完結了一場17年的離散之苦。

  張正中表示,像賀汝朋這樣聾啞、智障的長期滯留受助人員,在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托養機構還有近200人。茫茫人海,給流浪乞討人員特別是有嚴重精神、智力障礙無法正常交流的受助人員找家,難度很大。尋親專班集思廣益,逐步探索形成了尋親“四步”工作法,即利用DNA比對、科技尋親、人像比對、重點問詢的方式由易到難開展尋親。一路走來,有心酸,有無奈,有感動,更有收穫。在尋親專班工作人員心裏,每一次救助、每一次尋親,都是一次“民政為民、民政愛民”

  工作理念的體現,也是每一名黨員,踐行初心使命的具體行動。

  比對4萬張照片尋找線索

  2018年,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尋親工作專班成立之初,全市有兩千名長期滯留的流浪乞討人員。他們有的是孩子,因身體殘疾不能站立,常年臥床;有的是青年,患有唐氏綜合徵,見到人只會微笑;他們有的是老人,語無倫次,不知道在説著什麼;有的是聾啞人,只會用自創的手語比比劃劃。因為沒有確切的身份資訊,加之自身無法有效表達,為他們尋親找家困難重重。

  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救助事務科負責人劉昊表示,面對這樣一個交流起來都很困難的群體,尋親工作沒有太多可借鑒的經驗,只能從零開始,抽絲剝繭,摸索著進行。經過實踐,尋親專班發現,對於不能正常交流的受助人員,運用高科技手段,利用人像比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尋親方法。於是,開始著手對所有滯留人員進行一輪大規模人像比對。可這些人員的照片,都是在最初被救助時拍攝的,有的還是十幾年前的老照片,圖像很模糊,什麼特徵都看不出來。

  為了提升比對成功率,劉昊和同事們不辭辛苦到各個救助和托養機構進行照片補拍工作。給受助人員拍照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有的因為智力障礙,溝通困難,坐在椅子上不停地動,為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只能不斷地用水果、零食安撫,一張照片往往要拍攝十幾、二十次。有的受助人員身體患有殘疾,常年臥床,只能在他們身體上方,變換著角度拍攝。有的受助人員患有肺結核、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為了拉近與他們的距離,不讓他們有心理障礙,拍照時也只是戴個口罩就進入了傳染病區。三伏天裏,一上午拍攝下來,大家全身衣服都濕透了。終於,劉昊和同事們在一週內完成了1443名受助人員的照片補拍工作,為後期比對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據劉昊介紹,為了不漏掉一個疑似對象,每名救助對象都要選用20張相似度最高的照片進行逐一比對。先看整體輪廓,再看單雙眼皮、耳垂大小,臉上有沒有疤痕、痦子等細微特徵。就這樣,2千多名受助人員,一批次就要比對4萬張照片。為了讓受助人員早點與家人團聚,每次開展人像比對,尋親專班工作人員24小時加班比對,幾個小時候下來,眼睛又腫又酸,但大家心裏總想著:再看一張,下一張,説不定就能收到意外驚喜。

  尋親三年來,劉昊見證了幾百個離散家庭的幸福團聚,依稀記得,第一批人像比對完成後,一個月的時間,100多名受助人員的家屬,陸續從全國的四面八方來到北京,接他們的親人回家,一幅幅家人團聚的畫面、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都成為不可磨滅的記憶,激勵著他,繼續堅守一名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繼續幫助更多流浪乞討人員尋親回家、實現親人團聚。

  用真情溫暖受助人的心

  李樂是一個白白凈凈的大男孩,21歲。他在救助機構裏從來不説話,也不笑,眼睛總是呆呆地望著窗外。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督導檢查科科長琚敏一直關注著這個孩子。她和工作人員主動陪李樂聊天、做遊戲,教他做手語操,時間長了,李樂臉上有了笑容,話也多起來了,但他從來不提及自己的父母。

  和工作人員熟悉後,有一天,李樂突然自言自語地説:“我是被家裏人丟的。”這讓工作人員立刻繃緊了神經,可李樂又低下頭不説話了。為了儘快找到李樂的家人,琚敏和同事們把他所有的特徵,包括手臂、背部的疤痕都在尋親網上標注了出來,並從“等著我”官網上下載所有在京丟失的人員資訊,一一進行比對。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尋親專班的不懈努力下,一天,李樂所在救助機構來了兩個人,自稱是李樂的爸爸和姑姑。他們在尋親網上看到了尋親專班發佈的資訊,便一路找了過來。李樂看到爸爸卻有些拘謹,他又想起了當年的那一幕:爸爸帶著他來北京看病,醫院裏人那麼多,就那麼一會兒爸爸就不見了,他那麼害怕,發瘋似的在人群裏找著……多年來,他的心中一直在痛,一直在恨著爸爸。

  終於找到了孩子,姑姑跑過去抱住李樂哇哇大哭。爸爸眼裏也全是淚水,顫巍巍地從包裏拿出厚厚的一沓車票説:“爸爸當年沒有不要你,你看,這都是幾年來我們找你的車票,爸爸沒有不要你呀!”李樂看著擺在面前的一張張車票,眼淚瞬間噴涌而出,一家人再次抱頭痛哭。

  親人團聚的情景讓琚敏百感交集,她知道,只有用愛心、用真誠,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當親人、當朋友,幫他們找到缺失的愛,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才是真正踐行“救助人”的責任。十多年的救助工作讓她深深地認識到,這特殊的一群人也是社會的一分子,也是特別需要關愛的人。她一直在心裏默默許願:盡己所能,幫助他們回家。每核出一個受助人員的資訊,她都興奮無比,見一人説一遍,恨不能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每收到一個家庭團圓的視頻,她都要看好多遍,淚水流了一次又一次。她從心裏為他們高興,也為自己能從事這樣的工作感到光榮。

  為流浪人員鑄造“希望方舟”

  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北京市民政局與河北省民政廳積極推進民政事業協同發展,依託河北省衡水市民政局所屬衡水市精神病醫院(現衡水市第七人民醫院),自2016年起建立了救助托養合作機制,為本市安置了大量長期滯留的精神障礙和智力障礙受助人員。作為救助尋親工作的最前沿,北京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與醫院同心協力、緊密配合,形成了高效聯動的異地尋親聯合體。為了指導尋親工作,兩年來,中心的工作人員起早貪黑,從北京到衡水,跑了無數次。同時,通過尋親專班微信群,實現和醫院同步工作,在院問詢、中心聯絡,中心比對、醫院落實。

  在京冀民政攜手同行的尋親路上,“北京市接濟救助中心駐衡水尋親辦公室”開始進入媒體視線,開通24小時尋親熱線,向全國各地投放尋親資訊。2019年11月,中央電視臺《等著我》欄目緣夢公益尋人節目也走進衡水,北京市民政局、衡水市民政局在衡水市精神病醫院成功舉辦了全國首次民政救助公開認親會。

  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失散家庭的團圓,衡水市精神病醫院救助尋親負責人張士巧非常感慨,她表示,每送一位受助人員尋親離院,都會充滿儀式感地在住院總數上減掉一個“數”,在尋親榜上加上一個“名”,那一刻,她由衷地為自己從事的工作感到自豪。尋親回去一個人,就團圓了一個家!

  在多年尋親工作中,衡水市精神病醫院京養二區主任李晶不會忘記過往那些激動人心的團聚時刻:全家老少四代人來接失蹤了近30年的老人,見面就是抱頭痛哭;有哥哥來接丟了五年的妹妹,見了面就蹲下背起了妹妹……每次的相見都是泣不成聲,太多的話語都抵不過緊緊相擁。救助尋親這份事業帶給了李晶不一樣的青春,讓她覺得無限榮耀。

  昌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主治醫師于濱也是一名救助尋親工作的直接參與者,他表示,醫院作為流浪精神病人定點救治機構,每年都要救助大量精神病患者回歸社會、重返家庭,這個群體大多浪跡在社會的最底層,被社會邊緣化,特別是在2020年疫情期間,不會正確防護的他們更是給防控工作帶來了挑戰,但他們也無一不是時刻被病痛折磨著的人。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和同事們願盡己所能,同所有尋親工作者一道,為流浪的精神病人,鑄造一艘希望的方舟!

  推動落實救助管理長效機制

  據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3年累積到2017年底,因無法查明身份而長期滯留在京受助人員高達2100人。兩年多來,尋親專班一共為945名長期滯留人員找到了家,其中滯留2至5年的500多人,滯留5至10年的222人,10年以上的184人,最長的18年。通過持續開展為長期滯留人員尋親找家行動,實現了家庭團聚,保障了受助人員權益,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完善了救助管理長效機制,彰顯了人間大愛,收到顯著的社會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領導下,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黨委大力踐行“五個堅持”的救助尋親理念: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救助工作是兜底民生工作,更是民心工程,以救助尋親為突破口,著力維護受助人員的根本權益,探索構建起高效順暢的尋親工作長效機制;堅持高位統籌,堅持黨建引領,中心黨委著力推進黨建與業務融合,充分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基層支部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用黨建引領長期滯留流浪乞討人員尋親找家行動;堅持多元協同,救助尋親環節多、盲點多,中心黨委密切協同公安部門、托養機構和定點醫院,特別是依託京冀民政異地托養合作機制,秉持“北京有愛、衡湖情深”的合作理念,與衡水市精神病醫院攜手打造尋親前沿陣地;堅持創新驅動,開展深度人工問詢尋親、高科技尋親、“網際網路+”尋親。

  在“五個堅持”的救助尋親理念引導下,市接濟救助管理事務中心通過持續開展長期滯留人員尋親找家行動,幫助近千個家庭實現了團圓,有力維護了受助人員的根本權益,同時促進了救助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多部門協同聯動機制進一步健全,救助工作的社會認知度和參與度進一步提升,源頭治理和回歸穩固工作進一步改進,在整體推動首都救助管理工作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新格局上發揮了顯著促進作用。(王歧豐)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