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治理PM2.5 一微克一微克往下摳

日期:2020-01-15 09:2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多措並舉治理PM2.5 一微克一微克往下摳

  “市民藍天幸福感進一步增強”,正在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讓許多人大代表深有感觸。《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將進入收官之年,PM2.5濃度還能再降下去嗎?如何應對減排難度持續增大的挑戰?代表們圍繞大氣治理問題建言獻策。

  2020年污染防治攻堅戰行動計劃很快發佈,北京市將繼續以PM2.5治理為重點,聚焦重型柴油車、揚塵、揮發性有機物等重點領域、重點污染物,緊盯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通過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深入實施“一微克”行動。

  跑進“4字頭” PM2.5還得一微克一微克往下摳

  “人努力、天幫忙,藍天越來越多。”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運營三分公司鼓樓大街站務中心主任楊華感慨道。“以前上會,代表們都在為大氣污染治理貢獻點子,現在大家開始點讚。”市人大代表、首鋼礦山街道居委會黨委書記、主任安麗娟説。在2020年的市人代會上,不少代表爭相討論、點讚現在的“好天兒”。

  市生態環境局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比2018年下降了足足9微克,不僅首次跑進“4字頭”,而且創下2013年監測以來的最低值,全年沒有出現嚴重污染日,重污染日僅4天。

  這樣的成績讓市人大代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很是欣喜。王金南算是“老環保”了,他坦言,大氣治理北京任務艱巨。“前些年我們常説,全球的大氣治理看中國,中國的大氣治理看北京。PM2.5的國家標準是35微克/立方米,按照當時北京的狀況來説,很多專家都認為2030年也未必能達標。如今,首都的藍天保衛戰已持續幾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效,這樣的成效讓我們對早日達到國標充滿了信心。”

  久久為功,保衛藍天。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北京大氣治理的難度越來越大。“隨著大規模工程治理任務完成,減排空間大幅壓減,減排速度減緩,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精細化管理和社會共治的攻堅階段。”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李翔坦言。

  大氣治理,還需要一微克一微克地摳。

  降幅空間變小 管理減排仍有潛力可挖

  如何繼續促進減排,推動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李翔表示,將深入推進“一微克”行動,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市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建議,要在機動車污染治理、揚塵污染治理等領域持續發力。王金南也持同樣觀點,他表示,隨著現在北京實行“減煤換煤”政策,燃煤對空氣污染的“貢獻”已經大大降低了,與之相對的,揚塵污染、移動源污染的問題更加突出,要進一步運用監測網路、遙感技術等科技手段,加強監管能力,同時通過大尺度植樹造林,抑制揚塵污染。

  市人大代表、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國華,此前曾連續兩年提出建議,希望加強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監管。王國華説:“非道路移動機械零散分佈在全市工地裏,隱蔽性強、流動性大,給監管造成了不小的難度。立法加強這類機械的監管,有助於排放量的降低。”2020年,王國華的建議開始變為現實,《北京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已于1月14日交市人大代表審議。

  小切口精治 緊盯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

  精治共治法治,北京在大氣污染治理中落點越來越細越來越深入。

  根據2018年北京發佈的PM2.5源解析結果顯示,本地污染物排放中,45%來自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等移動源。此次人代會上,推進公交等重點行業車輛電動化、落實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也成為代表們熱議話題。

  市人大代表劉美蓮每次上會都在提議綠色出行,這次她還帶來一組數據,從2013年至今,她所在的北京公交集團電車客運分公司目前新能源車達到2122輛,其中雙源無軌電車1276輛,運營線路31條。她算了筆賬,“一輛小型私家車最多坐5人,而我們早高峰時段一輛公交車能拉100名乘客,但污染排放量遠遠小于20輛小客車。”劉美蓮介紹,與高污染高能耗的燃油型公交車相比,雙源無軌電車無污染、零排放,既可架線充電,又可脫線行駛,線路靈活。“倡導綠色出行,優化公交線路,建設慢行道路,優化機動車結構,都對移動源治污非常有幫助。”李翔表示。

  《北京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草案)》正在本次人代會上審議,對此王國華非常高興,“條例一旦通過,將填補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監管空白。”

  王金南認為,《北京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一旦通過,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等工程車輛的污染排放管理就會更加科學合理。賀克斌也表示,這部條例意義重大,“未來緊盯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這種小切口的管理方式,將細化污染排放的管控,強化部門間協同執法,有效完善京津冀區域協同治理。”(任珊 張航 朱松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