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PM10和NO2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日期:2020-01-03 15:15    來源:北京市生態環境局

分享:
字號:        

  2019年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一、2019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及特徵

  2019年,北京市PM10、PM2.5、NO2和SO2年均濃度分別為68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和4微克/立方米。其中,PM10、NO2首次達到國家標準(7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SO2穩定達到國家標準(60微克/立方米);PM2.5仍是北京市大氣主要污染物,超過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20%。

2019年四項污染物年均濃度及達標情況

圖1 2019年四項污染物年均濃度及達標情況

  2019年,北京市優良天數為240天,佔比65.8%,其中一級優天數為85天,二級良天數為155天;2019年重污染日4天,首要污染物均為PM2.5,全年無嚴重污染日。

2019年空氣品質各級別分佈情況

圖2 2019年空氣品質各級別分佈情況

  從月度變化上看,2019年四項主要污染物仍呈現“秋冬高、春夏低”的特徵。其中,2019年5-9月PM2.5平均濃度基本與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相當,8月月均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是PM2.5開展監測以來的歷史最低值。

2019年四項污染物月均濃度變化情況

圖3 2019年四項污染物月均濃度變化情況

  從空間分佈上看,2019年PM10、PM2.5和NO2仍呈現“南高北低”的梯度分佈特徵,SO2全市均處於較低濃度水準。其中,2019年密雲區、懷柔區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34、35微克/立方米,率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2019年四項污染物空間分佈及變化

圖4 2019年四項污染物空間分佈及變化

  2019年“粗、細顆粒物”改善均有所突破。細顆粒物方面,PM2.5一級優的天數顯著增多,達187天,佔比首次超過50%,是2013年的2.6倍;粗顆粒物方面,截至11月底,北京市累計降塵量為6.0噸/月·平方公里,較2018年同期下降22.1%。

  二、近年來主要污染物變化情況

  2019年與2013年相比,北京市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均顯著下降,SO2、PM2.5、PM10、NO2分別下降85%、53%、37%、34%;其中SO2下降幅度最大,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

2013-2019年各項污染物年均濃度變化

圖5 2013-2019年各項污染物年均濃度變化

  2013-2019年,北京市空氣品質達標天數顯著增加,2019年達標天數為240天,較2013年多了64天。重污染天數逐年減少,從2013年的58天下降到2019年的4天,減少54天。

2013-2019年空氣品質各級別天數分佈

圖6 2013-2019年空氣品質各級別天數分佈

  2013-2019年,北京市PM2.5污染天逐年顯著減少;2019年連續280天未發生PM2.5重污染,遠超2013年的87天。

2013-2019年PM2.5空氣品質級別日曆圖

圖7 2013-2019年PM2.5空氣品質級別日曆圖

  月度特徵變化顯示,北京市PM2.5波動逐年變窄。2013-2019年,PM2.5全年最高月均濃度及最低月均濃度分別下降66.8%、62.2%,最高月均濃度和最低月均濃度差值由2013年的99微克/立方米降低至2019年的30微克/立方米。

北京市PM2.5月均值及差異變化

圖8 北京市PM2.5月均值及差異變化

  雖然本市月度空氣品質改善明顯,但秋冬季污染仍然較重,PM2.5平均濃度較其他時段高出33.3%,2019年的4天重污染全部發生在秋冬季。

2019年PM2.5日濃度變化情況

圖9 2019年PM2.5日濃度變化情況

  空間特徵變化顯示,北京市PM2.5逐步均勻化。南北差異由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降低至2019年的23微克/立方米。

2013-2019年PM2.5空間分佈及變化

圖10 2013-2019年PM2.5空間分佈及變化

  但是,與城市非交通環境相比,交通污染問題仍較突出。從年均值來看,2019年交通環境NO2、PM10、PM2.5分別較全市平均水準高出48.6%、8.8%、9.5%;從日變化來看,2019年交通環境NO2各時段較全市高出約17~21微克/立方米。

2019年交通環境情況分析

圖11 2019年交通環境情況分析

  1998年以來,北京市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主要污染物濃度均呈現持續下降特徵。從各項污染物達標情況來看,2004年SO2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2019年PM10和NO2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目前PM2.5仍超過國家二級標準,北京市空氣品質的改善仍將是長期性的過程。

1998年以來北京市地區生産總值增速、常住人口、能源消耗總量、機動車保有量與各項污染物濃度變化趨勢

圖12 1998年以來北京市地區生産總值增速、常住人口、能源消耗總量、機動車保有量與各項污染物濃度變化趨勢

  三、藍天保衛戰2019年行動計劃整體概況

  2019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北京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以PM2.5治理為重點,以“一微克”行動為主線,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堅持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並重,持續聚焦移動源、揚塵源、生産生活源等重點污染來源,綜合施策、科學施治、精準治理,持續深化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推動區域聯防聯控。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在區域兄弟省市協同共治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實現了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深化“一微克”行動 全面構建齊抓共管格局

  組織保障堅強有力。成立市委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專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小組,強化黨對生態文明建設,有力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深入開展。市領導帶頭當好“施工隊長”。市黨政主要領導深入一線開展大氣污染防治“雙調研”。在區委書記點評會上點評各區和街鄉鎮空氣品質情況。圍繞大氣污染治理重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部署、調度。全市上下全面落實責任。市級各部門分工協作,推進重點任務落實;健全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月通報、季報告”制度,通報情況細化落實到鄉鎮(街道);藍天保衛戰落實情況納入市政府績效考核體系。

  綜合施策 推動大氣污染治理體系不斷完善

  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提前實施國六(B)機動車排放標準,實施國三柴油車淘汰補助、純電動計程車更新鼓勵、新能源貨車優先通行等政策,調整擴大非道路移動機械低排區範圍。印發《北京市揚塵管控工作意見》,細化明確揚塵管控職責和管理要求。完善“煤改電”居民採暖季電價優惠政策,鞏固“無煤化”成果。法規標準更加健全。京津冀協同推動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條例立法,為強化移動源排放管控提供法律保障。發佈實施“加油站油氣排放控制和限值”“電子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地方標準,倒逼生産生活領域深度治理。督察力度持續加大。緊盯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推進第一輪市級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將鄉鎮(街道)履職不力的問題線索移交紀檢監察部門。

  嚴管移動源 實現二氧化氮首次達標

  重型柴油車管控力度持續加大。將20.5萬輛超標車納入“黑名單”閉環管理。實時遠端線上監控2.8萬輛重型柴油車排放情況。全面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對江淮汽車涉嫌污染控制裝置以次充好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形成嚴厲震懾。車型結構加快優化升級。全市域禁止國三柴油貨車行駛,累計淘汰國三柴油貨車4.27萬輛。截至11月底,新增純電動車6.8萬輛,累計推廣新能源車達30.2萬輛。國五及以上排放標準機動車佔比超過50%。運輸結構持續優化調整。以“公轉鐵”方式,提升商品車、砂石料、水泥等大宗生産生活物資鐵路運輸量。依託平谷馬坊站等發送商品車16.8萬輛、同比增長36.2%;開設礦建材料鐵路進京專列,通過鐵路運輸進京砂石料等205萬噸,約為2018年的20倍。

  精治揚塵 助力PM10首次達標

  全市降塵量繼續下降。落實《北京市揚塵管控工作意見》,加大揚塵管控力度,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齊抓共管形成揚塵管控強大合力。1-11月,全市降塵量均值為6.0噸/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22.1%。科技監管水準明顯提升。依託覆蓋全市各鄉鎮(街道)的粗顆粒物監測網路,共用實時監測數據,實現精細管理。初步建成全市統一的揚塵視頻監管平臺,完善非現場執法科技手段。每月對平原地區255個街鄉鎮1700條道路進行道路塵負荷監測。揚塵治理力度不斷加大。修訂《綠色施工管理規程》,推進攪拌站綠色生産和密閉化升級改造,減少生産工序揚塵排放。因揚塵污染問題停止37家企業在京投標資格30-90天。大力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城市道路“衝掃洗收”新工藝作業覆蓋率達到91%以上。

  綠色發展 推進生産生活排放減量化

  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開展。結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不斷優化産業結構,累計退出一般製造業和污染企業399家,累計動態摸排、動態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393家。重點行業實施深度治理。組織對59家企業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産審核,對52家揮發性有機物重點企業實施“一廠一策”深度治理;實施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組織開展汽車製造、食品製造等行業排污許可證申領核發工作,並加強證後監管。生活領域積極推進減排。完成4.1萬農戶“煤改清潔能源”。落實本市《餐飲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完成1.8萬餘家重點餐飲企業改造。加大建築類塗料和膠粘劑中揮發性有機物的監督抽查力度,累計抽檢384組。

  差別管理 空氣重污染天數大幅下降

  重污染應急更加有效。在生態環境部統一組織下,結合北京市實際情況,按照“減排力度不減、標準不降、差別化管理、突出實效”的原則,對本市的重點行業進行重點管控,形成差別化的企業應急減排清單。根據企業治污水準、污染物排放量,對重點行業實施績效分級管理,採取不同的減排措施,杜絕“一刀切”。重污染天數大幅下降。連續兩年無PM2.5嚴重污染日和持續3天以上的重污染過程,污染峰值明顯降低、持續時間明顯縮短、發生頻率明顯減少。

  鐵腕執法 震懾大氣類違法行為

  移動源執法保持高壓態勢。聚焦進京口、市內重要道路開展24小時路檢路查,共檢查290.5萬輛次,是全年任務量的1.9倍,處罰22.9萬輛次。對超標頻繁企業開展精準入戶抽查,累計檢查21.3萬輛次,同比增長67%,處罰1.3萬輛次,同比增長1倍。揚塵違法行為實施聯合懲戒。加大揚塵類違法行為處罰力度,累計立案3.2萬起,罰款1.5億元,各行業部門實施聯合懲戒。揚塵執法量排名通報下沉至鄉鎮(街道),進一步壓實屬地責任。在媒體公開曝光178處存在嚴重揚塵問題的工程。固定源執法持續精準發力。開展重點行業“滾動式”專項執法檢查,立案查處固定源大氣類違法行為2859起,處罰金額5852余萬元,實施查封、移送拘留等五類重大案件885起。聚焦熱點網格高值區、空氣品質落後的鄉鎮(街道),開展七輪次“點穴式”執法,精準發現涉氣類環境問題2083起。

  持續發力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繼續攻堅

  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成效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評價,聯合國環境署發佈《北京二十年大氣污染治理歷程與展望》,認為北京的治理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和城市借鑒。但也須清醒看到,北京市空氣品質距離國家標準仍存在差距,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形勢依然嚴峻。從科學規律和發達國家大城市治理歷程來看,大氣污染治理是一個長期、艱巨、複雜的過程。隨著大規模工程治理任務完成,減排空間大幅壓減,減排速度減緩,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精細化管理和社會共治的攻堅階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十三五”規劃的全面收官之年,北京市將繼續以PM2.5治理為重點,聚焦重型柴油車、揚塵、揮發性有機物等重點領域、重點污染物,深入實施“一微克”行動,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盡最大努力推動全市空氣品質繼續改善。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