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區分區規劃及亦莊新城規劃全文發佈 減量約束共推高品質發展

日期:2019-12-12 08:1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13區分區規劃及亦莊新城規劃全文發佈 減量約束共推高品質發展

  確保總體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分區規劃至關重要。12月11日,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大興、順義、昌平、房山、門頭溝、平谷、懷柔、密雲、延慶13個區的分區規劃及亦莊新城規劃成果集中發佈。各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圍繞功能定位,探索不同的發展方式和實施路徑。市民也可以從分區規劃中,更好地了解“家門口”的未來生活圖景。

  另外,由於本市已組織直接編制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因此,此次組織編制的分區規劃不包括東城區、西城區和通州區。

  瘦身健體

  從增量擴張轉向減量約束

  都與城,舍與得。按照總體規劃要求,北京成為全國第一個提出實施“減量發展”的城市。“這次分區規劃是一個落實減量的自我約束型規劃,希望用減量打破擴張式發展的思維慣性,倒逼發展方式的轉變。”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説。

  城鄉建設用地現狀減量185平方公里、建築規模規劃減量1.5億至2.5億平方米,雙減量目標的擔子落在了各區肩上。以朝陽區為例,到2035年實現城鄉建設用地凈減量約71平方公里。減量的途徑包括有序引導集體建設用地減量騰退,分類施策實現國有建設用地減量,堅決拆除違法建設,實現綠化建設和生態修復等。

朝陽分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年—2035年)

朝陽分區規劃-空間結構規劃圖

朝陽分區規劃-空間結構規劃圖。

  豐台區也在分區規劃中按照增減掛鉤的實施機制,優先保障首都功能、優化全區職住平衡、加大區域生態環境建設、補齊三大設施短板。到2035年實現城鄉建設用地凈減量約19平方公里,全區城鄉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173平方公里以內。

豐臺分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年—2035年)

豐臺分區規劃-空間結構規劃圖

豐臺分區規劃-空間結構規劃圖。

  各區還通過戰略留白,如預留機動指標、劃定戰略留白用地、彈性預留建築規模等方式,為城市未來可持續發展預留了空間。

  減量發展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為北京實現更高品質發展騰出空間。海淀分區規劃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住房供需平衡、結構合理、無明顯職住矛盾、居住環境品質改善、社區治理水準提升的總目標。職住用地比例達到1:2。此外,還探索“職租平衡”的新模式,多元化措施保障就業與居住協調發展,在重點創新功能區實現職租平衡。

  量體裁衣

  各區亮點突出特色鮮明

  此次分區規劃不同於以往總體規劃“自上而下”提出目標要求,是本市第一次由區委、區政府自主編制的區級層面總體規劃。從規劃文本中可以看到,各區的分區規劃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巧妙佈局,合理安排,特色鮮明。

  比如,石景山區提出打造“長安金軸”,充分發揮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區位優勢,承接與吸引現代金融等産業聚集,推進功能性總部及新興金融機構落戶,實現金融創新要素集聚。在重要節點上,要以新首鋼高端産業綜合服務區等工業遺産的可持續改造為基礎,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帶動周邊區域的整體發展。

  順義區提出港城融合的理念,圍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加強臨空地區功能優化提升,促進國際空港與順義新城融合發展,新城規劃範圍約294平方公里。通過完善首都機場周邊的高快速公路建設,形成“一環三放射”的高快速公路網路,預留機場向北的交通通道,強化新城與機場的互聯互通。

  門頭溝區作為生態涵養區,重點突出生態治理和綠色發展,特別提出推動廢棄礦山的生態修復和産業綠色轉型。

  總體來看,中心城區強化“四個中心”功能,塑造提升城市特色品質;多點地區加強與中心城區聯動發展,合理安排承載空間;生態涵養區守護綠水青山,保障首都生態安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多規合一

  從注重建設轉向全域管控

  此次分區規劃統籌建設空間和“山水林田湖草”非建設空間,首次在分區規劃層面劃定了覆蓋全域的11類國土空間用途分區。全域管控的方式將更好地協調不同類型用地管理空間矛盾,以及不同部門規劃佈局衝突。

  平谷區屬於生態涵養區,是首都東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在分區規劃中,平谷區提出將運營北京首個森林城市,到2035年森林覆蓋率保持在67%左右。建設集休閒、健身、旅遊、尋古、生態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綠色網路。到2035年健康綠道長度達到254公里,建成區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建成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8.5%。

  同時,各區分區規劃進一步銜接了三城一區、三條文化帶、南中軸、首鋼、麗澤、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冬奧會等重點功能區規劃,在未來實施過程中將不斷推進實現“多規合一”。

  大興分區規劃提出,近期著力推進保障機場建設運營的規劃建設;探索回遷安置空間的多元高效利用模式;與河北省共同推動綜合保稅區、自貿區等規劃建設;有序開展啟動區、起步區的規劃建設;強化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輻射帶動作用等。到2035年,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規劃常住人口約27萬人,規劃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約50平方公里。

  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延慶區實現綠色轉型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延慶區將統籌考慮冬奧場館和設施的會後利用,成為大眾體驗冰雪和戶外運動的重要場所,還將建立冬奧森林公園,豐富冬季特色活動。

  保障民生

  統籌生産生活生態空間

  生産、生活、生態空間,統稱“三生”空間。如何把“三生”空間的關係統籌好、安排好,與居民生活品質息息相關。

  亦莊新城規劃對職住人口空間分佈進行合理預測,以此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優化居住空間佈局。面向技術工人,提供以單身藍領公寓、專業園區配套租賃住房等形式為主的租賃類住房,減少通勤;面向企業中層骨幹等技術人才,提供單身白領公寓、人才租房等租賃類住房,以及定向銷售商品房、共有産權房、普通商品房等産權類住房。針對高端人才的居住需求,也將通過市場方式進行統籌。

  昌平區突出以“回天”地區為代表的城鄉綜合治理。將挖潛“回天”地區空間資源,增加就業機會;改善局部交通出行環境,打通現狀路網堵點,優化區域通勤條件,與新城、未來科學城等區域形成良好的職住關係。

  懷柔區探索小街區、密路網的建設模式,因地制宜彈性加密道路,打造疏密有致的道路網格局。到2035年,集中建設區規劃道路網密度不低於8公里/平方公里。

  作為首都“後花園”的密雲區,近期重點建設潮白河城市森林公園等四大精品城市公園,到2035年建成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5%。

  房山區以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大石河等生態空間為間隔,建設良鄉、燕房、竇店三大新城組團。到2035年,三個新城組團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121.9平方公里以內,佔全區城鄉建設用地43.2%。

  專家解讀

  北京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邱躍:“這是北京第一次編制國土空間規劃”

  邱躍表示,此次分區規劃的編制有兩個突出特點,首先就是第一次由區級政府負責組織編制本區的規劃,充分發揮區委區政府的主體作用。

  例如,朝陽區成立了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編制領導小組,為將城市總體規劃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層層傳導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時,區委區政府在規劃實施中處於前沿一線位置,其主體作用的發揮為進一步打通規劃編制和規劃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

  其次,這也是北京第一次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

  這次分區規劃則是多規合一和全域覆蓋的規劃。“分區規劃將為本市構建完善起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奠定紮實基礎,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統一為國土空間規劃。”邱躍介紹。

  在這樣一份分區規劃中,各區在全域範圍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僅綜合考慮人口分佈、經濟佈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因素,還要科學佈局生産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山水林田湖草”各類非建設用地也要統籌考慮。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石曉冬:“市民將對區域發展更有感受”

  對於普通市民而言,有必要了解分區規劃嗎?

  針對這個問題,石曉冬解釋,總體規劃讓大家看到北京城市的發展藍圖,分區規劃就是將大的藍圖分解、細化,落實到每個區。從分區規劃中可以了解某個區在全市是什麼定位、有哪些發展目標,將重點培養什麼産業、打造怎樣的公共服務設施,諸多家門口的未來生活圖景都在分區規劃中有所呈現,市民也將對所在區域的發展有更切實的體感,更好地參與到城市的建設、更新與治理當中。

  同時,石曉冬表示,本次分區規劃在廣泛聽取居民意見之外,組織開展了廣泛的專家參與。在編制中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領銜研究編制或開展諮詢,將過去不同種類規劃各自的特定目標、內容和成果表達方式做到內在銜接融合、統一到一張國土空間規劃藍圖上。

  “分區規劃是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重要階段性成果,但不是終點,很多規劃工作還在繼續深化細化。”下一步,各區還將依據分區規劃,推動控制性詳細規劃、特定地區規劃、村莊規劃等各級各類規劃編制,將生態管控、規模管控、城市設計、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及交通基礎設施等要求隨著發展需要和實際逐一落實到每一塊土地上。(陳雪檸)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