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發佈林業碳匯試點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力爭2025年成為全國林業碳匯先行示範標桿

日期:2024-01-12 10:33    來源:通州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林業碳匯試點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印發實施,擴碳、增碳、保碳、用碳多管齊下,分解13類任務,並確定主責單位,力爭2025年通州區平原森林增匯減排經營技術模式成熟、林業碳匯效益補償機制基本健全,成為全國林業碳匯先行示範標桿。

  2022年11月,通州區入選全國首批18個林業碳匯試點市(縣)名單,成為北京市唯一入選的區域。通州區有生態涵養、生態廊道、景觀遊憩、森林濕地複合4種主導功能類型的平原森林,方案以此為主要對象,提出開展固碳增匯經營關鍵技術及模式研究,整合區域適用的增匯減排技術體系與典型模式,建立上萬畝增匯減排試驗示範展示區,並在示範區內定點觀測生態系統碳儲量變化情況,評估示範區建設的增匯減排效果。同時,研發普惠制城市綠地增匯減排管理項目方法學和相應的行動指南,宣傳推廣可複製可驗證的平原森林增匯減排典型案例,提升區域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和儲碳潛力。

  方案明確“頂層設計”,提出要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鄉村振興、高品質發展、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生態産品多元化價值實現及氣候投融資等相關政策銜接和協同,建立政府與區域碳排放履約企業、上市公司、公益機構、科研單位等協同推進的碳匯效益實現機制,加大林業碳匯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

  方案明確,集多方優勢資源探索林業碳匯效益精準補償機制。首先是研究評估區域園林綠化資源的碳匯能力、儲碳潛力以及未來變化情況,摸清區域園林綠化資源碳匯家底。收集整理近15年區域綠化資源數據與國土資源調查數據等資料,採用全市通用一致的生物量模型方法,核算區域綠化資源碳匯能力;利用主要樹種異速生長模型、空間代替時間、氣候情景模型等方法,估算區域綠化資源儲碳潛力,預估未來變化趨勢。其次是聯合民間企業和公益機構等促進中國核證自願減排機制(CCR)下的林業碳匯項目開發,構建林業碳票開發管理機制和配套的技術體系,探索不同途徑的碳匯效益補償模式。

  在碳交易方面,方案提出利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機制發展政策與産業專項基金、政金企合作對接新機制、碳普惠平臺等,構建多方合作實踐模式,推動履約企業、重點排放單位、大型活動組織者等購買區域內各種碳匯項目産生的碳信用,實現履約抵銷、碳中和、碳補償或生態補償目標。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