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平谷區鎮羅營鎮桃園村的鄉里雲坊再次傳來好消息,經過兩次試種成功後,正式投産的頭茬生菜鮮活上市。
走進鎮羅營鎮桃園村鄉里雲坊植物工廠,一幅現代感十足的農業圖景展現在眼前。乾淨整齊的車間內,不見一點泥土,栽培架上擺放着一盤盤長勢喜人的生菜,頭上頂着藍光、紅光等不同光譜的LED光源,根系浸泡在清澈的營養液裏。顆顆生菜油光閃亮,生機勃勃……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迷人。
“這些蔬菜通過礦物質營養液來栽培生長,無土無塵無農藥,長出的蔬菜不僅安全還十分新鮮,摘下來直接吃,口感特嫩生,入口即化。這種蔬菜連根賣,堪稱“活體蔬菜”,拿到家以後,6、7天還會長。”鎮羅營鎮桃園村黨支部書記劉淑環滿心歡喜地説,“這茬生菜有紅珊瑚、小奶油綠等品種,産量大概有1000公斤,按照市場價每公斤80元來算,收益是非常可觀的。”
“燈光和營養液配比都是非常講究的,根據不同植物的需要特別定制。” 桃園村第一書記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副研究員溫海峰介紹説,植物的生物量90%源於光合作用,它們喜歡可見光的藍光和紅光,將紅光和藍光按照一定配比製成光源,就能滿足植物生長需求。除光照和營養液之外,植物工廠還通過對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影響植物生長的各種因素高精度全智慧控制,為植物生長提供了最適宜的環境,大大提升了它們的生長效率。
鄉里雲坊植物工廠由桃園村、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北京市菜香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三家聯手打造,主要面向高端人群進行功能蔬菜種植銷售和聯動開發科創研學、“小博士”課堂、高端居養等。可實現周年立體化生産,年種植功能蔬菜18-20茬,直接産值可達180萬元。8月底試生産以來已出品蔬菜3茬,品種有紅珊瑚、小奶油綠、萵苣紫莎、萵苣紅莎、脆葉綠等。1-2年內計劃發展有功能性蔬菜特殊要求和科創體驗家庭800個,村集體專業合作社年綜合收入將達到200萬元。
三家“聯手”,點亮了植物工廠的未來。如今,村子一舉實現了脫薄,摘下了薄弱村的帽子,打造了山區産業科技壯大村集體經濟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