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過天更藍,風景通幽處。近兩年,海淀區空氣品質再創佳績。近日,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通報了2021年各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結果,繼2019和2020年度後,海淀區第三次連續獲評優秀等次。2021年,我區空氣品質取得歷史性突破,六項主要污染物全面達標;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4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100%;土壤環境品質總體良好;生態環境品質指數(EI)為65.2,居城六區首位。
從環節到細節拼出“海淀藍”
“我們通過宣傳教育和現場幫扶的方式,從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原輔料的推廣使用到密閉空間的作業等方面,對企業進行了具體的指導,切實提高企業在環保方面自查自糾的能力。從環節到細節,一微克一微克地拼出更多的‘海淀藍’。”區生態環境局綜合執法大隊一級科員於新坤介紹道。
百旺綠谷汽修園位於馬連洼街道,園內共有15家一類汽修單位,行業的高密度聚集,曾導致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疊加效應明顯。對此,區生態環境局多措並舉出實招,精準幫扶解難題,力求當好政府和企業“環保管家”。
寰宇恒通售後服務總監李旭指着危廢間外墻上的一個類似空調外挂機的設備介紹道,“以前這裡的味道特別嗆鼻,在區生態環境局的指導下,我們安裝了廢氣凈化設施,受益很大。”根據幫扶指導,除了危廢間,店內針對漆房、打磨房等都進行了升級改造,實現了廢氣持續減排,成了行業典範。
據了解,為了提升企業環保意識,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區生態環境局定期組織企業開展集中培訓,全面宣貫法律法規和行業規範標準,結合汽修行業特點,從污染物種類、危害到企業治理現狀,從高頻易發問題到具體個案個例,通過詳實數據、典型案例、具體危害解讀。
“區生態環境局針對行業容易出現和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相關的專業知識專門組織了環保培訓。為了進一步降低廢氣排放,結合培訓內容,我們特意對店裏的運作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李旭介紹。
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抓手,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高標準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海淀按期完成市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其中空氣品質、降塵量等任務目標超額完成,綠色發展能級加速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生態文明思想在海淀落地生根
成績亮眼,來之不易。2021年,我區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經濟增長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全區相關部門、各街鎮的不懈奮鬥下,全區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海淀揮毫潑“綠”繪就了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生態畫卷。
全面落實“月總結、季調度、年報告”工作機制,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存在的重難點問題,開展現場調研和督導檢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落地見效。各相關部門、各街鎮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推動污染防治各項措施取得紮實成效。
2021年,海淀區在中心城區率先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印發《北京市海淀區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21-2035年)》及工作實施方案,建成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社區、單位共20個。北下關街道五塔寺路被評為2021十大“北京最美街巷”。
“藍天白雲越來越常見,空氣越來越清新,我出去跑步的次數、里程都多了,也經常在朋友圈發藍天和漫畫雲的照片。”市民寧宇航的手機APP裏,記錄着他的運動軌跡,社交平臺上,海淀的生態美景也成了寧先生朋友圈裏的“常客”。
立足海淀區情和地域特點,我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勇於實踐、大膽創新,全區示範創建取得纍纍碩果。下一步,我區將繼續以更強的決心、更實的舉措,統籌産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作出“海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