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屆冬季運動會”新聞發佈會
文章來源:首都之窗 發佈時間:2018-11-28 10:31
時間:2018年11月28日
簡介:為向社會介紹北京市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總體情況和特色亮點,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北京市第一屆冬季運動會”新聞發佈會。市體育局主要領導出席發佈會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田偉):各位記者朋友,家上午好!歡迎各位參加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北京市第一屆冬季運動會即將舉行,作為全市首次舉辦的最高級別冬季項目綜合性體育盛會,本屆冬運會旨在進一步普及推廣冰雪運動,促進冰雪運動發展,為北京冬奧會籌辦營造良好的氛圍。為了幫助大家全面了解北京首屆冬季運動會的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市體育局的有關領導向大家介紹情況,並回答各位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首先我向大家介紹出席新聞發佈會的各位領導:北京市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組委會執行主任,北京市體育局局長趙文先生;北京市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組委會執行副主任,北京市體育局副巡視員、新聞發言人盧宏澤先生。
下面我們有請趙文局長介紹北京市第一屆冬運會的總體情況,有請趙局長。
趙文: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謹代表組委會感謝大家對本屆運動會的關注和支援!
北京市第一屆冬季運動會將於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舉行。作為全市最高級別冬季項目綜合性體育盛會,本屆市冬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體育強國思想,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旨在普及推廣冰雪運動、磨礪鍛造冰雪隊伍,促進冰雪運動發展。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關各方的大力支援下,賽事各項籌備工作基本就緒。下面,我就有關情況作簡要彙報。主要介紹六個方面情況:
一、助力冬奧籌辦,首屆市冬會意義重大
一是舉辦首屆市冬會是實現“辦賽精彩、參賽也要出彩”目標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莊嚴承諾,要把北京冬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要求“全力做好各項籌辦工作,特別是要做好備戰工作”。習近平總書記還多次強調“辦賽精彩、參賽也要出彩”。北京作為冬奧會舉辦城市,實現“參賽也要出彩”的目標是我市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動員各方力量,紮實推進備戰工作,以首屆市冬會為契機,發現、培養、輸送更多更好的優秀競技冰雪運動人才,努力為國家隊備戰參賽做出北京貢獻。
二是舉辦首屆市冬會是實現“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有力抓手。“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開展群眾性冰雪運動的諄諄囑託,是我國冰雪運動發展的重要目標。近年來,我市緊緊抓住籌辦冬奧會這一重大機遇,大力推動群眾冰雪運動特別是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普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我們在首屆市冬會上專門設置了群眾組比賽,目的就是讓更多人走出家門,走上冰場,走進雪場,充分享受冰雪運動帶來的健康和快樂,加快達到我市“參與冰雪運動人口達到800萬”目標。
三是舉辦首屆市冬會是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重點工作任務的具體行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首屆市冬會籌辦工作。蔡奇書記在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講話中指出,要深入實施“共用冬奧”行動計劃,辦好北京市首屆冬季運動會。今年9月,市委常委會聽取了冰雪“1+7”文件落實情況,蔡奇書記再次強調冬奧籌辦已進入“北京周期”,要把加快冰雪運動發展擺上冬奧籌辦工作重要位置抓緊抓好抓出成效,並特別強調了要高規格辦好首屆北京市冬季運動會。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領導要求,本着為冬奧會練兵的目的,切實做好各項籌辦工作,以舉辦首屆市冬會為抓手,增強冬奧知識在廣大市民中的普及度,擴大冰雪運動覆蓋面,大力開展群眾冰雪運動,大幅提升競技冰雪水準,着力解決冰雪運動基礎薄弱環節,補齊發展短板,促使北京冰雪運動落地生根見效、深入群眾人心、融入城市生活、實現跨越發展,助力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
二、領導高度重視,組織工作堅強有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為賽事籌辦工作提供了堅強領導。本屆市冬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冬奧組委作為支援單位,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北京市總工會聯合承辦。10月27日,經報市政府批准、蔡奇書記親自批示,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組委會,組委會主任由張建東副市長擔任。賽事籌備期間,市領導多次聽取籌備工作彙報,對重點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為統籌推進市冬會各項籌備工作提供了堅強領導。
組委會下設三個分支機構,即運動員資格審查認定委員會、反興奮劑委員會、賽風賽紀監察委員會;八個辦事機構,即辦公室、競賽部、群體部、新聞宣傳部、市場開發部、安保交管部、開閉幕式部和財務部。
各區、各承辦單位的全力支援和密切配合,為備戰、參賽、辦賽工作凝聚了強大合力。
三、加強統籌協調,有序推進賽事籌辦
與今年8月落幕的北京市第十五屆運動會相似,本屆市冬會也設置競技組和群眾組兩大組別。預計總參與人數將達到6.24萬餘人,決賽階段參賽人數將達到5716人。其中競技組為1232人,參賽者為8歲至17歲的青少年選手;群眾組為4484人,參賽者為6歲至60歲的普通冰雪運動愛好者。
競技組包括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滑雪(雙板滑雪、單板滑雪)、冰球、冰壺共4個大項、6個分項、71個小項,由16個區組隊。
今年9月下旬,針對競技組的報名工作已經完成。經過資格審查,全市共有1556名適齡註冊運動員報名參賽(其中,短道速滑297人、花樣滑冰204人、滑雪449人、冰球516人、冰壺91人)。按照規程,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和滑雪3個項目要舉行預選賽,參賽運動員共計688人。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項目的預選賽於11月10日至18日率先打響,12月15日至16日還將舉行滑雪項目的預選賽。
為保證賽事公平、公正,組委會成立了5個競技組單項競委會,負責各項目的組織管理工作,併為各項目比賽選派了共計158名裁判員。同時,印發了《體育道德風尚獎評選辦法》、《優秀承辦單位評選辦法》和《優秀裁判員評選辦法》。
作為本屆市冬會首個決賽項目,冰壺比賽已於11月16日至18日在首鋼園運動中心冰壺館順利收官,共有來自7個代表團的19支隊伍、91名運動員參加。23日至25日,市冬會短道速滑決賽階段在首鋼園運動中心短道速滑館開賽,吸引了近200名運動員參賽。接下來,花樣滑冰、冰球、滑雪等項目比賽將陸續展開。
群眾組方面,突出廣泛性和趣味性,各項目以家庭為單位參賽,小手牽大手,讓更多群眾享受參與冰雪運動帶來的健康、快樂。比賽包括冰壺(陸地冰壺男團、陸地冰壺女團)、冰車(冰車競速男團、冰車競速女團)、滑雪(高山滑雪雙板團體、單板滑雪團體)、冰蹴球(冰蹴球團體條形場地、冰蹴球團體方形場地)、大眾冰雪(大眾冰雪趣味項目團體、大眾冰雪趣味項目體驗)共計5個大項、10個分項、19個小項,由16個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燕山地區以及市總工會、衛計委、殘聯、志願者聯合會的工作人員組隊參賽。
四、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冬運氛圍
為擴大本屆運動會的影響力,組委會將邀請中央和市屬主流媒體對市冬會開幕式、預選賽、競技組和群眾組比賽進行重點宣傳報道。此外,北京電視台將對開幕式進行轉播,並選取花樣滑冰、冰球兩場有影響力的比賽進行錄播;北京電視台新聞頻道、體育頻道持續播出市冬會重要新聞,北京體育廣播開設專欄集中報道各項工作和賽事消息。
8月初,組委會向社會公開徵集本屆市冬會的會徽、會歌及宣傳口號。經過行業專家和宣傳部門的初選,評選出會徽入圍作品3件、會歌入圍作品3首、宣傳口號入圍作品20條。10月22日至28日,共有約7000人參與了網路投票活動。綜合網路投票結果和專家評審意見,經組委會最終審定,確定本屆市冬會會徽為作品“魅力北京、冬運承載”,會歌為歌曲《讓冰雪照亮夢想》,主宣傳口號為“綻放冰雪激情、傳遞冬奧夢想”,同時確定了其餘9條宣傳口號。
五、嚴明各級責任,確保良好賽風賽紀
組委會堅持把做好賽風賽紀工作,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作為展示首都體育精神風貌的基本要求。為加強賽風賽紀的監督管理,印發了本屆市冬會《工作人員紀律規定》和《賽風賽紀規定》。要求全體參賽人員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體育總局的有關規定,自覺遵守賽事紀律,堅決維護體育競賽的公平公正。
同時,為保護運動員的身心健康,維護公平競爭的體育道德,印發了《關於做好北京市第一屆冬季運動會反興奮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參賽單位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成立市冬會反興奮劑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一把手為第一負責人,分管領導具體負責,落實好反興奮劑教育准入工作,加強運動員食品、藥品和營養品管理,並積極配合興奮劑檢查工作。
11月13日,召開了市冬會賽風賽紀工作會議,就運動員資格審查、賽風賽紀、反興奮劑等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組委會與各代表團簽訂了《賽風賽紀責任書》。比賽期間,組委會將派出監察人員對所有比賽項目進行現場監督檢查,並接受社會各界群眾的監督,構建起橫向到區、縱向到賽場的全面高效的賽風賽紀監察體系。
六、精心籌備開幕式,廣泛吸引各方關注
作為本屆市冬會的重要內容,開幕式擬於12月5日上午在五棵松體育館舉行。屆時,預計將有約4000人參加開幕式。
開幕式將以“暢享冰雪、揮灑激情、共圓冬夢、相約北京”為主題,由開幕儀式、體育展演、冰球表演賽三部分構成,總時長75分鐘。其中,體育展演將展示本市冰雪運動的發展歷史,以及申冬奧成功後在冰雪運動推廣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達市民對冰雪運動的熱愛和對冬奧會的美好期盼;來自海淀區和西城區的兩支男子U15冰球隊將聯袂上演一場冰球表演賽。
以上就是本屆市冬會的總體情況。在此,我衷心希望各位媒體朋友能夠發揮各自優勢,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關注和報道市冬會,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通過廣泛、全面、科學、深入的宣傳報道,彰顯市冬會作為本市最高級別冬季項目綜合性運動會的示範作用,帶動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為北京冬奧會的籌辦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為“3億人上冰雪”目標的實現貢獻“北京力量”。
謝謝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謝趙文局長的權威發佈,通過趙局長髮布可以看出首屆冬季運動會各項賽事籌備工作已經有序開展,內容亮點紛呈。下面把時間交給媒體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之前請大家先通報所代表的媒體名稱。
《北京日報》記者:我想問一下趙局,除了市冬會之外,北京未來幾年還將舉辦哪些重要的冰雪賽事?
趙文:可能各位媒體朋友都知道,過去北京的冰雪賽事是北京在賽事産品供給方面的短板,也是為了助力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籌辦,也是豐富北京市群眾觀賞冰雪比賽的需求,我們想在今後佈局更多的冰雪賽事。三方面考慮:一是通過冰雪賽事能給大家提供更豐富的冰雪冬季項目的賽事的産品;二是有助於借助舉辦冰雪賽事,助力北京體育産業發展;三是做好北京在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與冬奧會、冬殘奧會舉辦後的賽事場館利用的銜接。所以我們希望在賽事方面做更多的佈局。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剛剛在周六結束了一場飛雪(音)大跳臺的賽事,在鳥巢。有以下的賽事提醒大家關注,一個是承辦冰壺世界巡迴賽和北京總決賽,男女都有。時間大致是在2019年5月,地點初步想放在首鋼。第二是國際雪聯城市越野賽,從2019年3月展開,分別在鳥巢、首鋼和延慶,還有輪滑的世界盃,也是國際雪聯主辦的,這個比賽安排在2019年7月在水立方的周邊道路開展輪滑世界盃的比賽。還要積極籌辦女子冰球世錦賽,這個是在2019年4月,初步舉辦地點是安排在首鋼的四塊冰,是很精彩的比賽,也是中國冰球協會申辦才獲取的主辦權,是女子冰球甲級比賽。還有北京的系列測試賽,主要是作為承辦單位來參與相約北京的系列冰雪賽事,同時也是冬奧組委的測試賽。距離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冬季開始舉辦,舉辦大致是在2020年1月的高山滑雪世界盃,也是相約北京的獨立賽事,也是冬奧組委的測試賽。還要培育商業性賽事,着眼於冰雪場館的賽後利用,北美的NHL,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2018年在五棵松開展了一場,2019年還要繼續開展,也就是北美的職業冰球聯賽。還有開展KHL,還有SHL等賽事,主要是滿足群眾欣賞高品質賽事的需求。努力打造本土品牌賽事,舉辦北京國際青少年冰球邀請賽以及青少年冰球聯賽等賽事,加快形成華北、東北地區的一個冰球賽事的冰球圈來助力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籌辦。總體情況是這樣。
國際廣播電台記者:我想問一下趙文局長,目前北京市冰雪場地的建設情況如何?謝謝。
趙文:好的,大家可能都清楚,實際上北京市的冰雪場館過去是北京在場館建設方面的一塊短板,所以説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冬殘奧會主辦權以後,北京市也是在全方面發力,力求補齊冰雪場館的短板。所以現在冰雪建設的情況來講,大致是這樣。北京市共有室內冰場40座,室外的冰場53片,為加快建設,還將充分利用公園、廣場、社區、學校以及疏解騰退用地建設冰上或者是雪上的場館設施。2016年1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出臺了一個《北京市人民政府加快冰雪運動發展的意見》,我們俗稱叫“1+7”配套文件,專門對北京冰雪場館建設進行了統籌的建設和佈局。在冰雪“1+7”文件中提出自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申辦成功以後,每個區要新增一座面積為1800平方米以上的冰場,作為提供更多冰雪場地設施的一個重要舉措。據我們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有5個區,朝陽、海淀、石景山、順義、昌平已經提前完成新建一座不小於1800平方米的室內冰場任務。還有11個區也在積極推動在場地選址,場館建設方面來積極的推動。今年冬季,北京市水務局和北京市體育局聯合嘗試在公共的水面、湖面應用一些自然水體,包括湖泊開闢更多的天然冰場,為百姓參與冰雪運動,特別是冰上運動提供更多的場地設施。現在我們兩個單位正在進行積極謀劃。
雪場的情況是這樣,一共運營20座,自然的雪場12座,主要是在延慶、密雲、平谷這些區縣,還有8座是等於人工堆砌的,也是能給大眾參與冰上運動提供很好的體檢。我們也是在做進一步的提質的工作,能給百姓更多的優質服務和更多的滿足百姓冰雪體驗的服務項目,來助力群眾冰雪項目的推廣普及。今年還要有32片細雪場,不用穿滑雪板的,這樣開放運營,努力提升軟硬體水準。還要修訂雪場的安全運營管理規範,努力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優質服務,我介紹的情況就是這樣。
北京體育廣播記者:我想問一下盧宏澤副巡視員,我們本次設置群眾組,這周末要開賽了,這次對群眾組的項目有什麼樣的賽事特點?謝謝。
盧宏澤:在運動員當中設置群眾組比賽,可以説從去年全運會開始,已經成為一種傳統的做法,包括剛剛結束的15屆北京市的運動會也是,讓廣大群眾參與到競技體育運動效果非常好,通過賽事對全民健身工作的拉動效果非常好。雖然北京這是第一屆的冬季運動會,我們也是克服困難,專門設置了群眾組的比賽,目的主要是讓北京市民走出家門,走上冰場,走上雪場,通過對冰雪運動的體驗提高對冰雪運動的興趣,使冰雪運動成為北京市民將來的一種生活習慣,變成一種生活的時尚。
大家都知道,在北方冬季運動項目非常少,傳統有“貓冬”的習慣,為什麼?就是因為運動項目少,我們通過設置群眾比賽也是起到一個拉動作用。在設置比賽的項目當中,我們注重一個廣泛性和參與性,有一些小手拉大手的活動,家庭式的比賽,在總體難度上可以説是低於競技比賽的,年齡跨度也比較大,6歲-60歲,參與的人群比較多。
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也是為了完成北京市800萬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的,為2022年的冬奧會奠定雄厚的群眾基礎。基本就這些。
《中國體育報》記者:我想問趙局,眾所周知,市冬會是對北京市青少年冰雪運動的一個後備人才的檢驗,請您再介紹一下北京市青少年冰雪運動的開展情況。謝謝。
趙文:好的,青少年冰雪運動這個概念實際由兩個單位來負責,一個單位是北京市教委,更多的是從青少年冰雪運動的推廣普及角度來抓,實際上主要是在校生,就是青少年冰雪運動的推廣普及。體育局也抓青少年冰雪運動的推廣普及,但主要是從後備高水準的競技人才的角度來抓的。兩個單位分工不分家,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既保證青少年冰雪運動的推廣普及,同時又為北京市青少年競技水準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斷的高水準的後備人才,提供可持續發展。這裡我要強調,推廣青少年冰雪運動的過程中,北京市教委功不可沒,我們兩家單位配合密切,合作非常好。
就推廣普及情況來講有這麼幾個情況提供給各位記者朋友,一個是兩家在鑄牢基礎,加快青少年冰雪運動的普及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北京市教委發佈了關於實施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北京市中小學生奧林匹克計劃的意見,將冬季奧林匹克教育納入全市中小學的教育,每月不小於3課時,研究制訂了校外活動中心的創建標準和校園輔導員任職條件和培訓大綱,主要是運動冰雪,冬季的奧運知識,冰雪項目的推廣普及進課堂的活動,在全市中小學中做到全覆蓋,把冰雪運動包括冬奧知識覆蓋到所有的青少年。我們與北京市教委命名了52個市級的冰雪運動特色學校,近14萬名中小學生掌握了技能。
第二是點燃熱情,廣泛開展青少年冰雪運動賽事活動。為了更好普及青少年的冰雪運動,我們搭建了很多很好的賽事平臺。比較突出的是青少年喜愛和歡迎的,關注度很高的是五項,一個是北京市中小學生的校際的冰球聯賽,2017年共有95所中小學學校100支球隊,1500名運動員參賽,350場比賽,比2015年翻一番。二是北京青少年的冰球俱樂部聯賽,2017年共有29傢俱樂部162家隊伍,2554人參賽,比賽場次達到801場,目前北京青少年俱樂部聯賽據我們統計已經成為亞洲地區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青少年的冰雪賽事。這裡説一個插曲,中國的冰球最強的隊員在哪兒?在12歲-14歲的年齡段,就是説北京青少年的冰球的水準,可以和任何一個冰球運動的強國或強隊抗衡,和俄羅斯、美國、加拿大、芬蘭、奧地利的校際中小學包括城市都交過手,絲毫不落下風,這個領域很強,也可以説我們有了一個很好的冰球青少年人才儲備。但是年齡段再往上,我們分析也是隨着青少年學業負擔加重,成績來講反而不如一些冰球的強隊。所以我們也希望能夠在推廣普及青少年,特別是冰球的項目賽事上,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措施來突破瓶頸,努力提升中國包括北京青少年冰球的競技水準。
第三是青少年滑雪比賽。這個賽事已經舉辦兩年,2017年賽事規模進一步擴大,來自北京、天津、河北的600名選手參賽。這是京津冀一起來參加的。
第四是北京市青少年花樣滑冰暨隊列滑比賽,一共是9個區的81名選手和7支隊列滑隊伍參賽。
第五是北京市中小學的冬季運動會。這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是構築多層平臺,完善後備人才培養。按照城六區以冰上項目為主,因為場地設置條件,城區是冰上,遠郊區是雪上項目為主的原則,項目全覆蓋、佈局全覆蓋等,開展訓練,成立市級的青少年4支冰球隊、1支滑雪隊,2016年我市青少年的冰雪註冊運動員79人,2017年達到2757人,2018年到4531人,這個是什麼概念?北京市青少年的註冊運動員,你上小學取得學籍就可以註冊,就可以作為冰雪運動員來註冊,一直到17歲。其中冰球規模最大,註冊1665人,成立區級的業餘訓練冰雪運動的運動隊,全市16個區全部建立冬季項目運動隊共計107支,看得出來,在北京取得冬奧會、冬殘奧會申辦成功之後,北京市在發力青少年的冰雪運動,包括發力提升北京冰雪體育産業方面還是取得的明顯的實效。
主持人:提問環節到此結束,非常感謝趙文局長、盧宏澤副巡視員出席發佈會為我們發佈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各項情況,同時回答了記者朋友們關於北京市冬季體育運動方面的問題,正如趙局長介紹所説,再過幾天冬季運動會即將開幕,市體育局對記者的採訪還有採訪服務都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到時候希望記者朋友對我們的賽事進行採訪報道,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再見。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