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北京市文化中心建設展望”新聞發佈會答記者問
文章來源:首都之窗 發佈時間:2016-08-02 18:23
時間:2016年8月2日
簡介:今年6月份,北京市正式發佈實施《“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規劃》,為未來五年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描繪了清晰的發展藍圖。為了及時向社會公佈規劃的內容,解讀相關的政策,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出席此次發佈會做詳細介紹,並回答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下面歡迎各位媒體記者提問。
現場記者:余副部長,《規劃》在建設思想高地上有沒有什麼具體部署?
余俊生:這個問題也是這次《規劃》的亮點,也是新的提法。從《規劃》上有三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建設思想高地。首先要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來凝聚共識。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十八大之後大家都在學,是21世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集中體現。我們應該按照首善的標準,學習貫徹好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用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教育人民,深入開展理論宣傳和社科普及,實現社科的名刊名網工程,建設網上輿論宣傳陣地,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理論宣傳品牌,形成理論傳播的強勢。同時,今年5月份,中央召開哲學社會科學的座談會,總書記又有重要講話,他着眼時代和實踐發展提出新的課題,新的要求,回答了事關我國哲學社科科學長遠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也回答了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北京作為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鎮,不管是大學還是科研機構,都集中在北京。按照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充分發揮這方面的優勢,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創新,包括一些標誌性的概念和創新要作為重點進行突破。我覺得北京有這方面的優勢。第二,大家都知道,也是這些年來北京市堅持做而且效果很好,就是關於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普及和踐行。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時效。應該説核心價值觀在老百姓心目中越來越落地生根,我覺得對規範大家的思想行為也發揮得潛移默化的作用。城市文明是一個國家的窗口,北京作為全國的四個中心,北京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代表中國,代表北京,在提升文明素質這方面,我們也有很多工作要做。一個要抓示範引領,這些年包括我們搞的北京榜樣評選,方方面面先進典型,從各區縣,甚至有的系統也有這方面的評選,確實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讓普通人能夠從身邊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二要抓群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包括這幾年與首都精神文明辦牽頭開展的很多活動,跟環保相關的,跟城市管理、城市建設相關的,有清潔空氣藍天行動,文明有禮好乘客,排隊方方面面活動,在社會上都産生了很好的反響,也發揮很好的引領作用。我們建設思想高地,市民精神文明素質提升作為重要的內容。
第三,着力提高整個市民文明素質。
記者:在“十三五”期間,市政府會舉辦哪些活動豐富北京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關宇:為了更好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我們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時期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總體方案,統籌指導各區和相關單位提前籌劃各年度的文化活動。
目前,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已經成為影響越來越廣泛的市級綜合文化品牌活動。
這個方案既是本市落實“1+3”公共文化政策的重要內容,也是市政府重要的市實和摺子工程重要的任務。
未來幾年,每年的系列文化活動將達到兩萬餘場,吸引三千萬人參加,這些活動基本上利用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鄉鎮的綜合文化中心、行政村的綜合文化室還有社區的服務中心、文化場館、公園活動場地、體育設施、科技場館、學校、廠礦企業還有部隊、商業文化中心等這些設施組織開展的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
這些文化活動主要有三個特點。
第一,建立起了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的文化活動聯動機制,引導基層文化活動蓬勃開展。
第二,貫穿全年,覆蓋全市,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從年初開始至年底結束,全市16個區近7000家文化機構參與活動,覆蓋基層各社區村。
第三,主題突出,內容豐富。
有歌唱北京,主要是在全市範圍組織開展的北京之聲首都市民合唱周,還有我愛唱歌,北京市百姓歌手大賽等歌唱類的文化活動。普及唱歌藝術,提高群眾唱歌文藝水準,發現和培育一批新的音樂人才和優秀的音樂作品。
還有舞動北京,組織開展各類舞蹈大賽等舞蹈類的文化活動,讓群眾舞蹈團隊有機會在全市規模的大舞臺上展示他們的風采,突出群眾性、原創性、參與性,提高群眾的舞蹈表演水準,繁榮群眾舞蹈藝術。
還有意韻北京,組織開展京韻大鼓、相聲、評書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詩歌朗誦、文學創作等比賽和活動,宣傳普及和推廣具有北京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群眾文化創作。
戲劇北京,主要通過舉辦小品比賽,組織開展話劇、戲曲、歌劇、音樂劇等形式創作和表演活動,吸引更多的戲劇、戲曲愛好者走進戲迷隊伍中,壯大基層的群眾文化隊伍。
此外還有影像北京,發動廣大市民參與,組織開展美術、書法、攝影展覽和比賽,帶動群眾進行影像方面的藝術創作,鼓勵群眾用自己手中的鏡頭記錄北京,記錄時代的變化。
還有閱讀北京,搭建閱讀北京的平臺,在全市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閱讀活動,將閱讀融入市民生活,培育閱讀習慣,提高市民閱讀水準,讓閱讀引領時尚,讓閱讀提升生活品質。
六大板塊應該説各有特色,期待和歡迎廣大市民的踴躍參與。
記者:我們在建設長城文化帶還有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下一步有什麼重要的舉措嗎?
於平:在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規劃裏,提到發揮京津冀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地緣優勢,統籌推動長城文化帶、運河文化帶和西山文化帶的建設。
第一,長城文化帶,長城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和文化表示,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北京點段長城年代始於北齊,大規模修建在明代,東起平谷,西至門頭溝,途經北京地區的六個區,全長達到573公里。
北京長城已經有開放段點段17處,其中八達嶺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五A景區,還有四處是國家4A級的景區。北京市建設長城文化帶,利用五到十年的時間,使歷史上軍事設施成為北京北部歷史文化體驗帶和生態環境保護帶。
長城文化帶的提出,也是北京市落實京津冀協調發展戰略,以及中央領導關於加強長城保護工作的講話精神,也是貫徹全國長城保護工作會議要求等等這一系列的重要舉措之一。當然同時也是這次我們作為北京全國文化建設中心的一個重要內容。
大運河文化帶,大運河應該是由京杭大運河和隋唐大運河和浙東運河三部分共同組成,大運河也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流,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漕運通道和經濟命脈。
北京段大運河是由昌平到通州,也途經六個區,包括南新倉、什剎海重要的點段和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北京市也主要確認了北京段將近40處大運河的遺産,我們通過未來,主要是十三五期間,通過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使大運河的遺産管理與展示系列初步建立起來,完成大運河保護的規劃具體內容,同時和水務部門加強污水治理,使河湖水品質明顯提高。
還有西山文化帶。北京從西南太行山脈到東北的燕山山脈,三面環山,歷史上西山是泛指京西南太行山的余脈和京西八大處香山及部分小西山帶,西山文化帶主要涉及昌平區、海淀區、石景山區和門頭溝區,以及西城區的一部分區域。在這個區域涵蓋各類文物達到430余處。
這裡既包括有皇家與私人的園林、遺址、民居、近現代學校、水利設施、交通道路等多種類型,也還包括三處地下文物埋藏區,還有一處世界文化遺産和33處非物質文化遺産,涵蓋從史前到當代漫長歷史時期內的文化遺産。
所以説概括西山文化帶集中有五個非常顯著的特徵。一個就是以清代三山五園為代表的鮮明的皇家文化,還有一個就是歷史悠久的宗教文化特徵。三是傳統民俗文化特徵。
四是林區文化。五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場所,和傳統與科技聯繫的舞臺。
説西山文化帶的特徵,還包括圓明園遺址考古還有展示工程,還有世界文化遺産頤和園著名的重要文物保護單位,大西山文化帶的保護建設,有豐富獨特的文化內涵,我們將來要進行深入、統籌整體規劃,文物保護和利用與區域的生態保護、旅游發展、環境整治、改善民生等工作有機整合起來。這是主要的三個文化帶基本的內容。
未來,重點三個文化帶的建設,加快制訂和完善長城保護規劃,進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使長城文化帶的文物點段保護,特別是開放利用結合起來。
大運河文化帶,更多的是結合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設來開展大運河保護工作,將充分利用運河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了使歷史文化與行政副中心交相呼應,我們將歷史元素充分融入到行政副中心建設中,一線三城四區多點的規劃格局。
同時加強運河沿線的建設,將在十三五期間,實現京杭大運河段的通州河、香河和武清段,京津冀地段的河域的正式通航。同時還要依託考古做好運河沿線。在這個基礎上,東城區文物部門已經完成了該區域穀雨河道保護報批工作,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完成相關的保護和景觀恢復工作。
西山文化帶的建設,主要是通過對中國區域的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建設初具規模,像文明圓遺址保護和考古工作,依託考古成果,來實現圓明園內重要景觀的恢復。
另外,在西山文化帶的中西部地區,以妙峰山為主,形成民俗文化旅游區。在加強文物保護利用的基礎上,更多來實現文化遺址保護,生態建設和文化産業振興良性發展思路,完成文物大部分的修繕,並且增配文化表示系統,使整個區域,特別是東部地域宛如一座大型的歷史博物館和游覽的景區,提升北京的歷史文化形象。
十三五期間,還要實現大西山歷史文化區域一體化文物保護利用。在區域的內部,全部文物完成修繕和環境整治,並且要適合地開放,不可移動文物做到全部實現對社會開放,或者是用作文化或者公益設施。
區域內所有的景點、景區都要完成統一表示,並有便利於交通道路的連接,區域內的旅游服務設施和內容要做到齊全,既包括文物古跡、博物館、公園和古村落,還有農業和林業的生態,農家樂和各個檔次的賓館服務,實現區域內的吃住游玩娛樂會議為一體的大西山文化帶的綜合文化服務社區。
總之,三個文化帶的實施,會有利於疏通古都北京的歷史文脈,為構建歷史文化名城點線相連的歷史文化景觀相結合的古都風貌全面保護的基本格局奠定基礎,及依託北京豐富的自然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促進北京成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從而帶動包括京津冀三地三個文化帶周邊區域的社會文化以及區域經濟更好發展來奠定基礎。
現場記者:北京市在2014年發佈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功能區建設發展規劃2014—2020年,能否談一談北京文創産業功能區建設目前取得成就,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董殿毅:在2014年5月份,北京市政府正式發佈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功能區建設發展規劃(2014—2020),這是咱們國家第一個升級文創産業規劃,北京走到第一位。
規劃按照土地集約、産業集聚、功能集中的原則,建設産業功能發展格局,以産業功能集聚,着力打造兩條主線,帶動七大板塊支撐的産業支撐體系。
兩條主線就是文化科技融合主線和文化金融融合主線。20個功能區的主導産業各有側重,各具特色,實現對全市文創産業差異化、特色化、集群化發展的統籌佈局。比如像CBD定福莊國際傳媒産業功能區,年産值超過億元的傳媒類産業功能區。我們按照突出重點,兼顧基礎,抓好示範的建設思路,經市區兩級的共同努力,功能區建設初見成效。剛才俊生副部長已經給各位朋友介紹到,文化産業2015年佔北京市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已經達到13.4%,2015年在功能區裏,規模以上文化創意單位的營業收入又創一個新高,達到9000多億元,佔全市文化創意産業總收入的79.9%,已經基本接近了我們規劃目標。
規劃目標是在功能區裏規模的文化創意産業創收要佔全市文化創意産業創收總收入的80%。這個數字已經非常接近了。也就是説文化創意産業現在已經成為北京市重要的支柱産業。
還有,功能區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各個功能區正在着力推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科技含量高,帶動力強的重大文化産業項目,以項目帶動功能區的發展。比如環球影城等。
還有金融服務體系趨於完善,要有金融做保障,服務文創企業。目前功能區內,已經建立起投資、擔保、貸款、孵化器、融資、租賃等等多支點全方位的服務構架,比如説,以北京文投集團為平臺,以文化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基金管理公司為支撐,以文化投資資金平臺為抓手的首都文化投融資服務體系,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下一步,我們功能區建設將緊緊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要求,以適應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新形式,進一步優化佈局,完善舉措,力爭取得更好的成效,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的建設。
現場記者:擴大對外文化貿易規模和堅強對外文化傳播是此次規劃兩大重要內容,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新聞出版廣電領域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
王野霏:“十三五”期間,我市將積極實施國家“一帶一路”等戰略,加強文化中心建設,規劃提出,要多措並舉,提升首都的新聞出版廣電業國際的廣播力和影響力,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積極開展對外專項出版權的試點,推動國有出版單位和民營出版機構合作,形成對外出版的新格局。“十三五”期間,要認真總結和推廣華語聯合出版公司專有出版全的改革試點,通過有效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同時也在“十三五”期間重點建設北京版權輸出基地。
第二,設立專項資金,支援新聞出版企業走出去。我市在全國第一個地方政府設立了提升出版業傳播力的獎勵扶持專項資金,今年1月份,我們向社會公佈了資金的管理辦法,今年7月,我們又公佈了資金的評審辦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北京市出版業版權輸出、境外投資等走出去環節的獎勵和補貼,以及對各種走出去平臺建設的支援。應該説這個政策實施剛開始就受到了廣大出版業的歡迎。
第三,以骨幹企業為依託,搭建影視劇對外推介平臺。我們將認真總結“十二五”經驗,“十三五”期間加快平臺建設,正在規劃籌建中國影視劇的譯製基地,為影視劇走出去提高高水準的專業化服務。謝謝。
主持人:今天上午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