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北京 > 趣説北京 > 趣説北京:建成百年後天壇被嘉靖帝重修,“花哨房頂”別有深意

趣説北京:建成百年後天壇被嘉靖帝重修,“花哨房頂”別有深意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 發佈時間:2020-04-10 17:48 
分享:
  天壇在永樂朝初建成的時候叫天地壇,當時不僅祭祀天,還祭祀地。經過歷代的修復和改建,如今世人所見的天壇建築群,相較于“蒯魯班”建造的天地壇,已經有了天壤之別。現在的天壇面貌是清代乾隆時期形成的。在此之前,天地壇還經歷過一次重大變革,這次重建出自嘉靖皇帝之手。那麼他到底修改重建了哪呢?今天,就讓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建築歷史研究室研究館員李衛偉揭曉謎底。
  天地壇在建造完成時只有一重壇墻,壇內的主體建築被稱為大祀殿,就在祈年殿所在的位置。據古籍記載描述,大祀殿是一座黃瓦玉陛重檐垂脊的方形殿宇,大祀殿不像是祭祀天神的祭壇,更像是一座供凡人居住的宮殿。
  斗轉星移,“蒯魯班”建成天地壇時隔100年後,西元1521年,突然駕崩的明武宗皇帝沒有子嗣,也沒有設立儲君,內閣與皇太后商議決定,將當時年僅15歲的興獻王之子朱厚熜,從湖北安陸十萬火急接到京城,立為新皇,他就是明代歷史上當政時間最長的嘉靖皇帝。
  舉行完登基大典後,嘉靖皇帝按“入職流程”來到天地壇祭祀。當他看到天地壇後,心中的不滿油然而生,嘉靖皇帝心想:這個祭壇也太小了。方形的大祀殿也讓他很不舒服。嘉靖認為天地合祭不符合古制,方形的大殿也不適合祭天。因此,在嘉靖九年,也就是西元1530年,他對祭祀場所進行了重新規劃,並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四郊分祀”,在都城的北郊建地壇祭祀地神,在都城的東郊和西郊分別建造日壇和月壇,分別祭日神和月神,而天地壇只用來祭天,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天壇。
  同時,嘉靖皇帝還“順手”擴建了天壇外壇墻,將祭天的儀式從大祀殿中移了出來,而在大祀殿的南側建立了圓形的圜丘壇。現在看來,是嘉靖皇帝奠定了北京壇廟“天圓地方”的理論。
  “偏執的”嘉靖皇帝也沒有放過方形的大祀殿。1540年,嘉靖皇帝下令拆除大祀殿,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三重檐圓攢尖頂的建築,取名為大享殿,用以祈谷,這便是現在祈年殿的原型了。
  但是,大享殿與祈年殿還是存在很大的不同,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屋頂的顏色。祈年殿三重屋頂的琉璃瓦都是象徵天的藍色。而大享殿的屋頂卻非常“花哨”,用了三種顏色的琉璃瓦,上層是青色,中層是黃色,下層是綠色。後人研究認為,這三種顏色各有寓意,上層的青色象徵天,中層的黃色象徵地,下層的綠色象徵世間萬物,也有象徵人的説法。
  下一期,我們將會為大家介紹藝術造詣頗深的乾隆皇帝,是如何將天壇改造成現在的樣子,不要錯過哦!
閱讀全部

我來説兩句

昵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