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視頻北京 > 訪談 > “市民對話一把手”: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談“完善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市民對話一把手”: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談“完善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文章來源:首都之窗 發佈時間:2019-01-17 20:01

分享:
訪談時間:2019年1月17日
  訪談嘉賓:徐賤雲 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主任 
  簡介:本期嘉賓將在節目中為大家詳細介紹北京共有産權房居住環境改善的情況以及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等方面內容。
  主持人(黃彥):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好!您現在正在收聽收看的是“市民對話一把手”系列直播訪談節目,我是北京廣播電視台城市廣播主持人黃彥。這次我們搭建的是全媒體的傳播平臺,您可以通過北京城市廣播、BTV新聞頻道、首都之窗、北京時間、千龍網、北京發佈、北京電台官方客戶端“聽聽FM”實時收聽收看我們的節目,並且和一把手進行互動和交流。今天的“市民對話一把手”我們和大家一起聚焦“大城市病的治理”,現在來到演播室的是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主任徐賤雲。徐主任,您好。 
  徐賤雲: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説到“住房城鄉建設委”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房子”,我們也來通過一段短片回顧一下在過去一年當中,“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都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現場VCR)
  主持人:從剛才的短片中看到去年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中做了很多的工作,具體採取了什麼措施?
  徐賤雲:2018年堅決貫徹執行“房住不炒”的定位,在2017年工作基礎上,繼續從需求端管控、保持房地産市場監管高壓態勢的同時從供給端發力,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做好項目開工建設和上市服務協調工作,全年新建商品住房上市供用了8.5萬套,比2017年翻一番。其中,共有産權住房項目啟動了網上申購2.9萬套,限房價商品住房1.8萬套,新增住房在中心城區和發展新區均有供應,中小戶型佔60%以上,滿足普通居民家庭需求的房源大幅度增加。受到新房市場供求關係改善等多方面因素影響,2018年全年北京的商品住房市場運作平穩,2018年12月份,北京市的二手房實際成交均價58900元/平方米,同比2017年下降0.3%。
  主持人:還有一部分朋友是租房的,特別關注租賃市場。 
  徐賤雲:2018年我市大力發展租賃市場,第一,大力推進集體土地上的租賃住房項目建設。從提升規劃設計水準、嚴格工程品質監管、規範運營管理等多個方面完善了相關的政策和措施,創新項目審批方式,鼓勵專業化運營。截至目前,已經有12個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實現開工,可以提供房源近1.2萬套。第二,分配了公租房32300套,其中實物房源26600套。第三,加快推進閒置商場辦公樓、酒店轉化和改建為租賃性公寓和集體宿舍,共有轉化、改建的項目15個,面積約18萬平方米。
  主持人:北京的住房市場形式多樣,共有産權住房也是大家關注的,接下來請城市廣播的記者劉晶帶我們走進一家共有産權住房的家庭,看看他們的情況。 (播放現場VCR)
  主持人:也請您回答一下剛才記者在片尾提出的問題,2019年可供網申的共有産權住房有多少套? 
  徐賤雲:已出讓土地的共有産權住房開工、啟動網上申購的1.8萬套以上,我們會全力以赴儘快推出,讓居民進行網申。今年上半年將要出讓土地的共有産權住房項目也要力爭年底前開工建設,並啟動網上申購。 
  主持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全會提出今年要繼續全力以赴“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怎麼穩法?北京市的房地産調控還有什麼政策? 
  徐賤雲:第一,繼續加大商品住房供應,包括共有産權住房的供應和上市、啟動網上申購,也包括加快推進限房價項目的商品住房的推進和上市工作。
  第二,下大力氣加快發展和規範住房的租賃市場。一是要繼續推動集體土地租賃住房的開工建設,增加租賃住房有效供應,利用閒置的商場、辦公樓等,轉化改建一批租賃型公寓和職工集體宿舍,切實解決居民的租賃需求。二是要完善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為承租人辦理居住證、積分落戶、子女入學、公積金提取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服務。三是進一步加大房地産中介機構和住房租賃企業的監管力度,在規範租賃市場上下功夫,讓老百姓租得放心,住得安心。 
  主持人:我們國家在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不單單有房子住,還得住得好,住得舒適、方便,我知道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也在推進老樓加裝電梯工作,現在推進怎麼樣?
  徐賤雲:2018年老樓加裝電梯工作被市政府列為重要的民生實事項目,去年全年全市開工建設了990部電梯,已經完工交用378部,均超額完成了年度目標。老樓加裝電梯工作能順利推進,一是因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蔡書記和陳市長多次現場調研指導,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對這個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二是各區和相關單位積極推進老樓加裝電梯工作,將加裝電梯任務落實到小區和樓棟。
  三是市區兩級政府對老樓加裝電梯大力支援,簡化辦理手續,明確了老樓加裝電梯補助政策,對電梯購置和安裝費每台補助24萬元,對因為安裝電梯産生的地下管線的改移,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補助,最多不超過每部40萬元。政府財政的補助,給老樓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四是北京也積極探索多種加裝電梯的模式,給居民更多的選擇,便於居民協商。 
  主持人:我知道很多城市都在推進老樓加裝電梯的工作,咱們北京有什麼樣的特色?
  徐賤雲:北京市經過幾年探索,形成了三種加裝電梯的模式。
  第一種是“代建租用”模式,由房屋業主委託第三方企業作為實施主體,負責出資加裝電梯和後續運作維護,業主按期繳納使用費。 第二種是由産權單位或者是集體出資加裝電梯模式。 第三種是業主自籌自建的模式,由業主自籌資金,委託第三方企業實施安裝和後續維護,費用由業主按約定分攤。 
  主持人:您説的“代建租用”是新的模式,對老百姓來説有什麼好處? 
  徐賤雲:代建租用模式對老百姓來説有兩個好處。
  一是居民不用負擔前期的建設費用,電梯建成後按年或按月付費使用,居民的一次性資金支付壓力比較小。
  二是各類企業作為實施主體,參與加裝電梯期間的居民協調工作,技術方案講解到位,收費方法靈活,後期運作維護由企業來負責,居民接受程度比較高。 
  主持人:坐一次電梯交一次費,負擔也比較小。 
  徐賤雲:對,或者是坐一個月交一個月、坐一年電梯交一年的費用,都可以。
  主持人:2018年是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第一年,從去年開始,這項工作有新的變化嗎? 
  徐賤雲:主要是兩個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由過去的“任務制”改為“申報制”,新一輪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堅持“基層組織、居民申請、社會參與、政府支援”的實施方式,由小區居民自己決定是否進行綜合整治,居民意願強的小區優先納入計劃。
  第二個變化是整治的內容分為基礎類和自選類。基礎類包括房屋的抗震加固和節能改造、拆除違章建築等,以政府出資為主,是應改必改的項目。自選類包括加裝電梯、增建公共服務設施、補建停車位或者是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等,居民可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功能表式”選擇,建立受益者付費機制,由居民決定是否進行改造,並且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實施,政府給予財政補貼和支援。
  主持人:新一輪老舊小區的綜合整治當中,“老舊小區引入市場化物業”成為了前置條件,有一些小區不願意引入市場化物業就不能進行“綜合整治”了嗎?
  徐賤雲:新一輪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將規範物業管理作為重要內容,目的是鞏固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成果,防止改後失管現象。
  2019年,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將按本市有關規定,將完善小區物業服務列為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前置條件,擬申報改造的老舊小區業主需要同意建立物業管理長效機制,選定物業管理企業,簽訂物業服務合同,才能進行改造申報。政府可針對物業管理費進行適當的補貼。從目前的情況看,各個區申報的項目均有超過50%以上的居民同意建立物業管理的長效機制。因為這個機制建立以後,對小區長遠發展來説是一個利好。 
  主持人:所以大家也願意建立這項長效管理機制。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在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當中採取了很多簡政放權的措施,老百姓也會擔心,把權力下放之後,工程品質有保障嗎?
  徐賤雲:一是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發佈了相關的政策,明確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涉及的工程建設手續均由各區辦理,並簡化了建設工程招標條件,小區改造進展會加快。
  二是在加快前期手續的同時,我們也採取了相關措施,確保工程品質。工程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上且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整治工程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都要辦理施工許可手續,進行工程品質、安全監督,把綜合整治工程打造成為安全工程、放心工程。同時要求工程竣工驗收做到隨竣隨驗,保證居民的正常生活。
  三是物業企業也要參與綜合整治工程驗收工作,實施主體辦理完驗收備案後,應將綜合整治的相關資料移交給物業企業,為物業企業今後服務小區居民提供方便。 
  主持人:今天您説了買房市場、公租房、限房價項目商品住房和共有産權住房,還聊了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值得大家期待。安居才能樂業,最後用一個詞給百姓安居環境來點個題,您選擇什麼? 
  徐賤雲:我選擇“改善”。 
  主持人:怎麼講? 
  徐賤雲: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居民朋友希望改善居住環境,我們的目的就是改善居住環境。 
  主持人:希望更多的居民朋友的居住環境能得到改善,感謝徐主任作客演播室。 
  徐賤雲:謝謝您,謝謝大家。 
  主持人:好的朋友們,一會兒繼續和大家溝通的是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主任李先忠,他要和大家交流的話題是加強交通綜合治理,一會兒見。
閱讀全部
立即發佈

圖片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