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葉昶: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北京市地震預警管理辦法》已於2023年3月1日開始施行,為做好相關宣傳工作,今天我們邀請到有關負責同志和專家,對《北京市地震預警管理辦法》進行詳細解讀,並回答記者朋友的提問。
首先,介紹今天發佈會的發佈人,他們是:
北京市地震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劉桂萍女士
北京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 劉斌先生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黨委委員、副總隊長、一級指揮長 趙洋先生
北京地震臺副臺長 馬士振先生
下面,有請北京市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桂萍介紹《北京市地震預警管理辦法》的總體情況。
-
嘉賓
劉桂萍: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非常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市防震減災工作的支援和關注!下面就《北京市地震預警管理辦法》制定的有關情況做一個簡要介紹。
一、《辦法》制定的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工作,習近平同志多次發表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和自然災害防治的重要論述,作出許多重要的指示批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準,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
北京是首都,又是超大城市,承擔着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功能,人口和財富高度聚集,生命線工程錯綜複雜,加強地震風險預防預警十分重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強調要強化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提高全市地震預測預警能力和災害風險防治能力。
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後,利用不同種類地震波、電磁波之間傳播速度存在的差異,提前幾秒至幾十秒對破壞性強的地震波尚未到達的地方發出警報,為一些特殊行業、公眾爭取緊急處置、避難逃生時間。有效發揮地震預警作用,對於保護公眾生命財産安全、減輕地震災害損失具有重要意義。按照中國地震局統一部署,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即將竣工驗收、投入運作。由於地震預警涉及地震監測數據收集和處理、預警資訊接收和播發、應急處置等多個環節,為了加強地震預警管理,促使地震預警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提升我市防震減災能力,市政府推動了地震預警管理立法工作。
二、立法思路和主要特點
《辦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加強新興領域立法”的新要求,按照“小切口”立法模式,將地震預警工作納入已有的防震減災工作體系,及時、精準地為地震預警提供法律支撐,助力地震預警作用有效發揮,提升我市防震減災能力。《辦法》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立足我市人口密度高、生命線工程錯綜複雜的實際情況,加強韌性城市建設,着力提升人員密集場所、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工程的應急處置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二是突出北京特色,堅持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立足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着力提升“四個服務”水準,科學編制地震預警系統建設規劃,注重提升重點保障區域、重點保護建築的地震災害防禦能力,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以首善標準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
三是聚焦關鍵環節,堅持問題導向。地震預警系統建設管理具有技術性和社會性雙重屬性,立法堅持問題導向,側重規範與社會密切相關的地震監測、資訊發佈、接收播發等環節。
四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推動地震預警一體化發展。京津冀地域相通、構造相連,需要通過三地地震監測臺網的互聯互通、數據共用,才能夠有效發揮地震預警作用。因此,通過三地協同立法,建立三地協同工作機制,加強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非常重要。
三、《辦法》的主要內容
《辦法》一共六章22條,包括:總則、地震預警系統的規劃與建設、地震預警資訊發佈與應急處置、區域協同、法律責任和附則。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一)界定了地震預警的內涵
《辦法》所稱地震預警,是指地震發生後,通過地震預警系統自動快速生成預警資訊,利用不同種類的地震波以及與電磁波之間的傳播速度的差異,向可能受到地震破壞和影響的區域提前發出警報的行為。
(二)健全地震預警的工作體系
地震預警事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和社會化工程,做好地震預警工作既需要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擔起責任,又需要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辦法》一是明確地震預警工作原則與機制。遵循政府主導、區域協同、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原則,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發佈的工作機制。二是明確政府管理職責。市、區人民政府加強對地震預警工作的管理與保障。市地震部門統籌全市地震預警工作,負責地震預警系統的規劃、建設以及地震預警監督管理工作。區地震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地震預警監督管理工作,協助市地震部門推進地震預警系統建設工作。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相關工作。
(三)加強地震預警系統的規劃與建設
一是強化規劃管理。市地震部門組織編制地震預警系統建設規劃,納入市防震減災規劃,並結合本市特點,明確了地震預警系統建設規劃的編制要求。二是加強系統建設。市地震部門按照規劃組織建設全市統一的地震預警系統,區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協助做好相關工作。三是推動社會參與。重大建設工程和其他可能引發嚴重次生災害的工程根據需要建設專用地震預警監測系統,符合相關技術要求的,可以納入全市統一的地震預警系統,實現資訊共用。人員密集場所和可能引發嚴重次生災害的工程,其經營單位或者管理單位應當安裝專用地震預警資訊接收和播發裝置,並制定應急處置預案。四是明確運作維護責任。各有關單位遵循誰建設、誰負責的原則,加強地震預警系統的運作維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損毀或者擅自拆除、移動地震預警系統設施。
(四)規範地震預警資訊發佈與應急處置
一是統一資訊發佈。市地震部門統一發佈地震預警資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發佈預警資訊,不得編造和傳播虛假地震預警資訊。二是規範資訊內容。地震預警資訊包括地震發生時間、地震震中、震級、地震波到達時間、預估地震烈度等。三是暢通播發渠道。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媒體和通信運營企業應當建立自動播發機制,在接收到預警資訊後自動、無償向社會公眾播發地震預警資訊。四是強化應急處置。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接收到地震預警資訊後,應當按照地震應急預案做好地震應急處置工作。人員密集場所和可能引發嚴重次生災害的工程,其經營單位或者管理單位接收到地震預警資訊後,應當按照制定的地震預警應急處置預案,立即採取相應的避險措施。五是加強宣傳演練。各有關單位應當結合實際開展地震預警知識宣傳教育和必要的應急演練;各類媒體應當開展公益宣傳活動;市地震部門和區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向社會公眾宣傳普及地震預警知識,指導、協助、督促有關單位做好地震預警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演練。
(五)加強地震預警的區域協同
明確我市和天津市、河北省建立地震預警協同工作機制,統一資訊發佈要求,加強資訊互聯互通,協同推進科技創新。
此外,《辦法》還對侵佔、損毀或者擅自拆除、移動地震預警系統設施,編造、傳播虛假地震預警資訊或者擅自向社會發佈地震預警資訊等違法行為明確了法律職責。
四、下一步工作
《辦法》的發佈實施將有力促進我市地震預警能力建設和管理。我們將以《辦法》的發佈實施為契機,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強化協同配合,紮實推進地震預警工作,切實提升首都防災減災能力。同時,加強宣傳引導,做好地震預警技術普及和管理辦法宣傳解讀工作,為規章實施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為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提供高品質的地震預警服務,為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産安全,保障我市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做出貢獻。
我就簡要作這些情況介紹,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們願意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謝謝大家!
-
主持人
葉昶:好,謝謝北京市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桂萍的介紹,我們把時間交給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新聞機構。
-
記者
中國日報:我想請問一下,該《辦法》的實施對北京市民的工作、生活會有什麼影響?謝謝!
-
主持人
葉昶:這個問題我們請應急局的劉局回答。
-
嘉賓
劉斌:謝謝您的提問,我想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先從《辦法》的原文和大家一塊看一看。
咱們這個《辦法》的第八條規定,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電力調控中心、輸油輸氣管線(站)、石油化工、通信、煤礦、大型水庫等重大建設工程和其他可能引發嚴重次生災害的工程,可以根據需要建設專用地震預警監測系統。
《辦法》第九條規定,學校、醫院、車站、機場、體育場館等公共場所,以及其他人員密集場所和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核設施工程、大型水庫、大中型危險品生産存儲設施等可能引發嚴重次生災害的工程,其經營單位或者管理單位應當安裝專用地震預警資訊接收和播發裝置。
《辦法》的第十三條還規定,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媒體和通信運營企業應當建立自動播發機制,在接收到預警資訊後自動、無償向社會公眾播發地震預警資訊。
《辦法》第十五條規定,廣播、電視、報刊、網際網路等媒體應當開展地震預警知識的公益宣傳活動。
我想如果我們按照這個辦法施行,《辦法》的發佈和實施必將有利於我們地震預警資訊更加規範有效地傳達咱們廣大的市民和公眾,以便於我們市民和各有關行業利用我們地震預警系統提供的這寶貴的數秒到數十秒的預警時間,採取緊急避險。特別是我們剛才講到的,像一些重大的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和重要的生活設施、經營和管理單位可以利用有效地預警時間採取緊急處置措施,如咱們能想到的,緊急制動高速列車、及時關閉燃氣管線、及時將電梯緊急停運在最近的樓層,以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同時,我們廣大市民可以利用這寶貴的有限時間,結合我們所處的建築物和建築環境,結合我們日常的演練、培訓選擇合理的避險方式,恰當地避震空間,來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的傷亡風險。
總之,我想《辦法》的發佈實施必將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做好地震應急避險工作,合理防範應對地震及次生災害,我們衷心希望廣大市民朋友,能夠關注地震預警及地應急避險知識的傳播和掌握,積極參與相應的培訓和演練,不斷提升我們城市風險的應對能力。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劉斌先生的回答。
下面請繼續提問。
-
記者
中國新聞社:我這個問題提給劉局,剛才您提到地震預警系統,想問您一下,北京市的地震預警主要是由哪個部門來負責建設?目前整體的建設情況您能否介紹一下?謝謝!
-
主持人
葉昶:有請地震局的劉局來回答。
-
嘉賓
劉桂萍:謝謝您的提問。
按照《辦法》裏面的規定,是由北京市地震部門負責按照規劃組織建設全市統一的地震預警系統,這個系統包括地震監測系統、數據傳輸系統、數據處理系統,還有資訊發佈系統。北京市地震局是負責組織的,還有其他的部門要參加,像區級的地震工作主管部門要協助做好相關工作。北京市地震局是根據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建設的統一部署和頂層設計,牽頭規劃建設我市地震預警系統,為我市乃至京津冀地震預警系統建設提供技術支撐。京津冀的地震預警系統其實也是一體的,我們是按照統一的標準和技術規範在建設。同時,我們也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依法參與地震預警系統的建設、使用,以及與地震預警有關的科技創新、産品研發和成果的應用。
在系統建設方面,北京市目前正在全力推進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北京子項目建設,項目通過建設臺站觀測系統、通信網路系統、數據處理系統、緊急地震資訊服務系統、技術支援和保障系統,我們形成了平均臺站間距約11千米的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臺網,這樣一個臺網密度在全國是處於領先水準的。目前這個項目建設已經基本完成,正在準備進入試運作階段,已經初步形成了地震預警和資訊服務能力,最終實現在地震發生之後6-8秒發佈地震預警資訊。
我的回答就是這些。
-
主持人
葉昶:謝謝劉桂萍女士的回答。
請繼續提問。
-
記者
北京交通廣播:我想問一下地震預警資訊由誰來發佈的?公眾怎麼能夠更快速獲取地震預警資訊?謝謝!
-
主持人
葉昶:這個問題請北京市地震臺馬臺長來回答。
-
嘉賓
馬士振:地震預警涉及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如果個人、企業等通過自建的地震預警系統擅自向社會發佈地震預警資訊,將會造成社會接收的資訊多元和雜亂,其結果不僅起不到減災效果,反而容易對社會秩序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地震預警資訊必須統一發佈。
《辦法》規定:市地震部門通過地震預警資訊發佈系統向預估地震烈度達到發佈條件區域內的各類接收裝置自動統一發佈地震預警資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發佈地震預警資訊,不得編造和傳播虛假地震預警資訊。
另外,我市選擇了部分學校作為示範單位,安裝了地震預警資訊的接收終端,目前安裝了64套。這個專用終端是多功能的,平時可以用來播報防震減災知識,在緊急情況時可以播報地震預警資訊,有資訊發佈快和權威性強的優點。後續,我們將與電視、應急廣播、手機、網際網路和第三方平臺建立聯動機制,通過多種渠道發佈地震預警資訊,屆時公眾可以通過專用終端、智慧手機、電視等渠道獲取到地震預警資訊。《辦法》正式實施後,有關人員密集場所將安裝地震預警資訊接收和播報裝置,有關媒體將建立地震預警資訊自動播發機制,及時、準確、無償地向社會公眾發佈地震預警資訊。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馬士振先生的回答。
請繼續提問。
-
記者
法治日報:各位領導好,我的問題是想提給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趙洋副總隊長,想問一下接到地震預警資訊之後,各級部門和單位是如何響應和應急處置的?謝謝!
-
嘉賓
趙洋:感謝你的提問,應該説及時地發佈地震預警資訊,既可以第一時間讓我們的公眾了解、掌握到底發生什麼樣的災害、規模是多大,如何進行快速有效地避險,也可以第一時間通知我們各方的力量,尤其是政府、單位和各方應急力量第一時間做好我們的應急救援相關工作。因此,從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的災害風險,保障好我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的角度,我們整個《辦法》也明確了我們市、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在接到地震預警資訊後,應當按照地震應急預案,依法及時做好地震應急處置工作,同時也明確了人員密集場所和可能引發嚴重次生災害的工程,其經營單位或者管理單位也應當按照制定的應急預案,根據地震的預警來開展我們相應的避險和處置工作。
應該説,這個《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在發佈和接到地震預警資訊後,從政府部門到各個單位的一些職責和任務,尤其是明確了我們各個局、部門、單位,包括相關力量按照我們的地震預案開展我們的應急響應和救援工作。
北京市根據地震的災害風險評估,也制定了《北京市地震應急預案》,應該説與我們的地震預警資訊進行了有效銜接。根據我們地震預警資訊、對災害事故的研判,從應急響應、指揮調度、專業處置等各個方面又進行了清晰的、明確的劃分。北京市消防救援隊伍作為首都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我們也根據市裏的部署,包括預案的要求,制定了詳細的預案,我們也組建了專門應對地震災害的專業力量,並常態化開展我們的專業訓練和演練,以進一步做好應急處置的準備工作,確保發生地震之後能第一時間開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
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趙洋先生的回答,請繼續提問。
-
記者
鳳凰衛視:謝謝主持人。我想問的是:北京地區多大震級的地震會觸發地震預警?然後在廣大民眾收到地震預警之後,如何在短時間正確地避險?謝謝!
-
主持人
葉昶:這個問題請地震臺的副臺長來回答。
-
嘉賓
馬士振:謝謝您的提問。
北京若發生震級4級或烈度5度及以上的地震會發佈地震預警資訊,收到地震預警資訊以後,廣大市民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靜,通過圖片、燈光報警、聲音報警、語音提示,正確辨識地震預警資訊,結合所處的環境採取相應的避險措施。紅色預警,有破壞性地震發生,預警終端所在地預估烈度達到7度及7度以上,需要採取緊急避險措施。橙色預警,預警終端所在地的預估烈度5度或6度,可能會有強烈震感,需要適當地避震。一般來講,4度及4度以下的烈度可能會有明顯或輕微有感,一般不會造成建築物破壞。因此,為了盡可能降低對社會正常生活的影響,目前預警終端對4度及4度以下的烈度不響應。對於有特殊需要的行業,我們可以提供專門的服務。因此,對於廣大市民來説,在收到橙色或者紅色預警的時候,要結合自己所處的環境採取相應的避險措施,請大家牢記正確的避震姿勢:伏地、掩護、抓牢。一旦發生地震,不要慌張,立即就近避險。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
主持人
葉昶:謝謝馬臺長的回答。
時間關係,今天的提問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到場報道,也感謝各位領導和專家為我們做了一次有益的科普。
發佈會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