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悖論》聚焦過度醫療

日期:2020-09-09 09:25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
字號:        
  • 未標題-3
  • 未標題-3

  原標題:《醫患悖論》聚焦過度醫療:你的看病錢花對了嗎?

ac9e178538f620c0579706.jpg

《醫患悖論》【英】 瑪格麗特·麥卡特尼著 潘驛煒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

  2020年9月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係聯合主辦的“醫與患的迷思——《病患悖論》新書發佈暨座談會”在北京大學靜園一院舉行。會議對書中內容的“過度醫療”和“醫患關係”等問題展開了討論。

  據本書譯者、北京大學科學技術史博士生潘驛煒介紹,《病患悖論》一書源自作者瑪格麗特·麥卡特尼在英國從事全科醫師工作的經驗觀察,她認為健康供給對“人”的關注不足、對“病”的聚焦太多將造成醫療資源供給與需求的倒置。健康人群在宣傳攻勢下,盲目地接受不必要的診療或服藥,承受社會壓力和副作用的困擾;而迫切需要支援與扶助的患者或弱勢群體,卻受到知識背景、認識水準、行動能力、社會經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難以有效獲得必要的幫扶——這樣就形成了“病患悖論”。

  作者認為,健康産品廣告、市場贊助、行政手段甚至公益宣傳等在一定程度上誇大、美化了現代醫學的能量,過度拉高了公眾的預期,這對於醫生執業、醫患關係都有著不利的影響。潘驛煒表示,期望借翻譯本書向讀者傳遞“過猶不及”的道理:健康是每個人的追求,但實現它靠的不是更多的醫藥。這要求個人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求社會經濟狀況和各種資源的可及性更加公正平等。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王一方指出,《病患悖論》一書滲透著三個敘事邏輯:醫學存在系統謬誤;這種謬誤形成了迴圈加速機制,放大了迷思;醫學需要回歸原點。醫學的“新常態”應是帶著問題不斷反思。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柯楊認為,醫學的利益相關方有很多,因此醫學問題是社會化的問題,需要凝聚全社會的共識。大數據的應用為當代醫學提供了循證證據,但篩查等具體策略的應用可能存在瓶頸,這些瓶頸仍然需要通過大數據的循證醫學研究加以證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證據的積累,這些問題的疑團將有望解開。“《病患悖論》一書的作者具有勇氣、反思精神和批判精神,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進一步引起社會各界對相關問題的關注和爭鳴。”柯楊對作者著作此書的勇氣讚賞不已。

  從臨床醫學的角度,北大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安友仲深刻體會到,作者提出的問題有助於醫療從業者和公眾思考整個醫學系統的困境。“治療”只是醫學的一部分,“幫助”和“安慰”也是醫療的重要內容。本書第二部分“運作方式”揭示了醫學“偏航”的具體機制。但缺憾是作者並未在書中提出解決問題的想法,雖意猶未盡,卻也留給讀者更多的討論與反思空間。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總編輯魏長寶在閱讀此書之後指出,醫學是科學的、技術的,也是社會的、人文的。醫學科普要做出溫度,就要尋找科學、歷史、文化的結合點,從而啟發社會對科學精神、醫學觀念及其蘊含的人文價值的深入思考。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大科學技術與醫學史係創系主任韓啟德在總結發言中指出,從防止過度診療的立場出發,《病患悖論》一書話題性鮮明、內容尖銳。過度醫療是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韓啟德認為過度與適度的界限很難區分,而這一問題恰恰是醫學進步和社會發展帶來的。醫生與患者掌握的知識永遠不對等,當網際網路技術廣泛應用,患者越來越多介入醫學決策的情況下,這些問題就往往越是難以厘清。

  韓啟德進一步指出,《病患悖論》的另一個重要價值,是啟發中國醫生同行的思考與討論。合理使用醫療資源,把握醫學技術發展方向,需要由醫者、患者、公眾、政府等各方面形成健康共同體,來協調各方訴求,把正確的健康衛生方針融入各項政策。

  “我們中國醫生在繁忙的醫療工作之外,也要深入思考上面這些重大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寫出像《病患悖論》這樣的好書。”韓啟德最後也向我國醫學界和其他專業領域的後起之秀提出期望,“醫生、學術界、文化出版界、媒體界都應該為為醫學的良性發展貢獻力量。”(張靜)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醫患悖論》聚焦過度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