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特展“大余”在京展出

日期:2021-01-07 09:5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20世紀以來的東方藝壇,閃爍著璀璨奪目的群星。在2020庚子年的末尾,大千當代藝術中心推出新年特展“大余”,聚焦20世紀以來的東方創作,精選30余位藝術大師代表作以饗觀眾。2021年1月6日,大千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展覽出品人高小棋接受記者專訪,細數群星佳作諸多看點。

  黃永玉《梅花長年》(1998年 148cm×295cm設色紙本鏡心)。

  命途多舛

  吳昌碩三聯作從日本回到祖國

  此次展覽精選大千當代藝術中心館藏中包括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張善孖、溥儒、張大千、李可染、吳冠中等在內20世紀極具代表性的水墨大師。從齊白石的《群蝦圖》、張大千的《松山幽居圖》,到李苦禪的《荷花》、吳冠中的《山水》,展覽以每人一幅佳作的形式,呈現他們獨樹一幟的視覺形式與東方氣質。

  有“文人畫最後的高峰”之稱的吳昌碩,集“詩、書、畫、印”四絕於一身,而充分體現其文人氣節與精神的《松風圖》《竹石圖》《梅石圖》就在此次展覽中集結亮相。吳昌碩幼時常在老家村外小溪邊賞梅,後來遷離家鄉後,梅花成為他的重要精神意象。創作于1919年的《梅石圖》,將枝幹的遒勁有力與花朵的清新可愛形成鮮明對比,展示出雄強的筆力。在先生去世後,家人按照吳昌碩遺願,將其葬于梅林之下。

  關於《松風圖》《竹石圖》《梅石圖》,高小棋講述了一段往事沉浮。20世紀七八十年代,吳昌碩大量作品被日本藏家購得,上述三件作品也到了日本。隨著時代更疊,這些日本藏家的子女有不少人因對其中的文化價值不夠了解,將其重新流入市場。而這三件作品,便是高小棋與父親近些年從日本回購而來,其在裝裱風格上仍可覓得日本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傳統印記。

  高小棋的父親1988年在琉璃廠創辦了大千畫廊,作為其事業的繼承者,高小棋自幼耳濡目染,對傳統文化有深刻的情感。“如果我們不能讓年輕人理解傳統文化藝術的價值,可能下一輩的人也一樣會把作品賣掉。”時至今日,吳昌碩的作品已經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原則上不準出境”之文物。

  首度亮相

  黃永玉近3米畫作融合中西藝術

  展覽以黃永玉創作于1998年的巨制《梅花長年》作為尾聲。這幅畫作是黃永玉創作中罕見的題材,乍一看有著濃濃的中國味,但細看其筆墨技法、大膽的藍色與紅色配色,都體現出對於中西藝術的融會貫通。畫家在創作這件長達近3米的畫作時已經70多歲,畫作此次為首次亮相展出。

  畫家黃永玉與大千當代藝術中心有著密切的聯繫,“三千大千世界”巡展便是他于95歲高齡時親自題字贈名。提起“黃老頭”,他的勤奮與充沛的創作力給高小棋留下深刻的印象:“到了96歲時他還堅持一天作畫六個小時,他對我説,要想身體好就得幹活。”

  值得注意的是,展覽在很多方面從增強趣味性、擁抱年輕觀眾的視角去布展。例如展覽開篇以投影“科普”了傳統中國畫卷軸各組成部分的名稱,以實物展示倣古生宣、夾宣、熟宣虎皮等不同種類的宣紙。展廳開端展示了藝術家曹雨西創作于2020年的互動影像裝置《人工智慧山水圖》,展廳所設公教區域,則將藝術家何海霞藝術創作過程的手稿做成了“X光片”,觀眾可在燈箱上仔細觀看。

  此次展覽隸屬絲路·新紐帶“三千大千世界”巡展計劃之一,高小棋透露,在接下來的巡展中,將以更包容的姿態探討傳統藝術,“包括以視頻影像的方式,展示東方哲思下的傳統和當下的關聯。2021年我們也打算做一個中國畫青年扶持計劃雙年展,徵稿已于2020年啟動,希望選拔當代優秀國畫作品,挖掘、扶持中國當代優秀藝術家的藝術創作。”

  據悉,為確保觀眾安全遊覽參觀,大千當代藝術中心已嚴格落實防疫要求,做好館內限流措施。展覽將展出至2021年4月18日。(王廣燕)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賀歲特展“大余”在京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