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説北京:紫禁城裏有座小紫禁城

日期:2021-03-05 16:53    來源:首都之窗

分享:
字號:        
  • 紫禁城裏有座小紫禁城(子)
  • 紫禁城裏有座小紫禁城(子)

紫禁城裏有座小紫禁城,你可知道在哪兒?

提起皇極殿,名氣雖不如太和殿、乾清宮,但來頭卻足夠大。因為這是慈禧慶祝六十大壽的地方。皇極殿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初名寧壽宮,是康熙皇帝為了世祖孝惠章皇后而修建的。她辭世後,這裡便作為了康熙嬪妃的住所。直到乾隆二十二年,太上皇的嬪妃陸續離世,這裡才空閒出來。隔了兩年,乾隆皇帝開始籌建自己"退休"後的居所,在寧壽全宮大興土木,微縮倣照中軸線的模式打造太上皇宮殿。皇極殿可以説是古代漢族宮殿建築的精華。

皇極殿是紫禁城外東宮中軸線上最重要的建築。屬於整個寧壽宮建築群,北起九龍壁,南至景祺閣,建築規模非常宏大。和紫禁城相似,寧壽宮建築群分為前後兩部分,可以劃分為前朝和內廷。“前朝”由皇極門、寧壽門(倣的是乾清門)、皇極殿(外倣的是乾清宮, 內倣的是太和殿)、寧壽宮(倣的是坤寧宮)組成。“內廷”由養性門(倣的是乾清門)、養性殿(倣的是養心殿)、樂壽堂(倣的是圓明園淳化軒)、頤和軒、景祺閣、以及寧壽宮花園組成。

先來探看一下這座皇極殿。在皇極殿的外墻,可以看到黃綠色琉璃瓦龜紋磚,與太和殿外的造型一模一樣。據説,乾隆皇帝希望這裡成為太上皇宮殿的旨意一直被遵守,直到光緒二十年。

當年慈禧六十歲生日,本打算在頤和園萬壽山舉辦,之後回到紫禁城,並於沿途設置了吉慶的街頭點景。但此時中日甲午海戰戰敗的消息傳來,慈禧壽宴改為皇極殿舉行。並將乾隆皇帝御筆匾額改換成有關慈禧太后六旬慶典的內容,如今仍挂在殿裏。

目前皇極殿已重新對外開放。皇極殿開門迎客,遊客可穿殿而過。但皇極殿並非全天候開放,僅在每年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五一”、“十一”和暑期高峰等時間段對外開放。如遇惡劣天氣,則視具體情況隨時調整開放時間。

皇極殿裏的對聯、匾額是最多的,比如,北內檐光緒題匾聯 是“仁德大隆,日之升 月之恒 八表同登仁壽域 ,天所覆 地所載 萬年常鞏海山圖”東次間北內檐光緒題匾聯是“九如凝厘,合萬國以承歡 萬葉仙蓂周大甲 ,衍九疇而錫福 九州賦貢暢由庚”等等。

如果你來參觀,一定要先在殿外停留一分鐘,仔細看一下大殿黃色琉璃瓦屋頂,這處宮殿是整個宮殿群最重要也是最完整的一座。代表著皇權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在故宮只有5座宮殿使用。其餘4處分別是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以及祭祀祖先的奉先殿。由此可見皇極殿的等級之高。

嘉慶元年,乾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乙太上皇的身份使用皇極殿,在此舉行千叟宴。據歷史資料,當時被邀請的老人共3516人,這些人中有皇親國戚,也有的是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乾隆皇帝還親自為90歲以上的壽星一一斟酒。當時推為上座的是一位最長壽的老人,據説已有141歲。乾隆和紀曉嵐還為這位老人作了一個對子,“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根據上聯的意思,兩個甲子年120歲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歲。下聯是古稀雙慶,兩個七十,再加一,正好141歲。堪稱絕對。

整個皇極殿建於青白石須彌座上。禦路與甬道相接,直貫寧壽門,四週通飾漢白玉石欄板。殿兩側為垂花門、看墻,分別與東、西廡房相接,將院落隔為前後兩進。皇極殿前左右分置日晷、嘉量,是體現皇權的重要陳設。另外,乾隆三十八年曾成造並安設銅龜、銅鶴各一對,鼎爐兩對,今已不存。

作為如此重要的宮殿,皇極殿在內部陳設上是倣照太和殿的。內部有數個匾額,多為慈禧御筆。作為地位崇高、有九隻脊獸的皇極殿,殿內原本和太和殿一樣,設有地平床、寶座屏風。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修復太和殿龍椅時,參照過皇極殿殿內的寶座。可惜的是,皇極殿的地平床、寶座、屏風等物都不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文/朱文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