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修表師”:手持“鐵飯碗” 鐘錶修不完

日期:2019-05-27 09:27    來源:廣州日報

分享:
字號:        
  • W020190527344590144249.png.png
  • W020190527344590144249.png.png

  原標題:“故宮修表師”:手持“鐵飯碗” 鐘錶修不完

  image.png

  亓昊楠

  image.png

  亓昊楠

  不單單是單霽翔,故宮的大師們這次組團來到廣州。2019年5月22日晚上,故宮修表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亓昊楠出現在廣州圖書館對面的IFC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和觀眾分享他在故宮修表的故事。

  修表技藝曾傳男不傳女

  亓昊楠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以前,宮廷裏的修表師主要分三類人。第一類人是西洋傳教士,紫禁城裏專門設立了做鐘處,聚集了一批技術精湛的工匠,專門承接皇帝下達的做鐘任務,這些外國來的傳教士是鐘錶的設計人員,也是加工的技術指導;第二類人是匠役,匠役分南匠、北匠,南匠指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省工匠,北匠指北京的工匠,他們都是做鐘處的技術骨幹;第三類人則是做鍾太監,是制鐘處的基本勞動力,從事制鐘的具體活計。隨著時代更疊,會修故宮鐘錶的匠人越來越少,“傳承人主要是工匠家的孩子,傳男不傳女,但因為修表辛苦,做得不好還有可能被推出午門斬首,所以清朝以後,只留下一位徐文磷先生,是我們古鐘錶修複國家級非遺的第一代傳承人”。

  “我的師傅是王津,在故宮修了40多年鐘錶,當時因為人手少,退休後還被返聘回來,繼續修表。”亓昊楠説,修鐘錶一直是一個冷門且辛苦的職業,“我之前師傅也收了兩個徒弟,但都因為辛苦,沒幹多久就走了,我想著做這一行將來餓不死,就堅持了下來。”

  亓昊楠向記者展示了很多修復好的鐘錶,有些鐘錶上是一個塔,每到準點報時,塔就會隨著鐘點升降;還有個鐘錶上有個會抽煙的小人,只要準點報時,這個小人就會抽煙,不但會把煙吸進“肚子”,過一會兒還會把煙吐出來。神奇的鐘錶引得觀眾嘖嘖稱奇。

  故宮鐘錶修不完

  亓昊楠介紹,目前全故宮有1500余件各式各樣的鐘錶,不少鐘錶之前因為儲存條件的原因,他和師傅們加班加點,至今仍然有兩三百件鐘錶有待修復。亓昊楠説:“實際上,故宮的鐘錶是修不完的,因為鐘錶要展覽,還要定期維護,並不是修完這剩下的兩三百件鐘錶,我們就失業了,整個故宮鐘錶的修復是迴圈進行的。我拿的是‘鐵飯碗’,大家不用為我擔心。”

  亓昊楠説,修鐘錶是一件枯燥而辛苦的工作,修復時需要拆裝外殼和機芯,按傳統的先後操作程式,逐步拆卸、精心修理。由於機芯銹蝕嚴重,有的零件銹死無法分離,必須要用煤油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再分離,清洗外殼和機芯,尤其是擺尖、齒輪、孔眼等地方一定要清洗到位,否則再組裝時,就會影響鐘錶的正常使用。“我師父以前都是徒手在煤油裏擰零件,因為戴手套會影響手感,損壞零件,這也讓師父手上的皮膚受到了傷害,他雙手有皮炎,還有黑點。”亓昊楠説,如今故宮已經引進了一些先進的設備,代替人手清洗零件,這種“工傷”也漸漸得以避免。

  求學者絡繹不絕

  自從《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以後,王津和他都出了名,修鐘錶再也不是當初的冷門行當。去年,王津還獲得了美國休斯敦電影節的一個獎項:“單院長當時特地問我師父,‘你演什麼了?’我師父回答説,‘我就是本色出演一下我的工作,就得了一個大獎’。”

  亓昊楠説,紀錄片播出之後,王津收了三個徒弟,其中一個還是在芬蘭留學的女博士,因為看過紀錄片,選擇留在故宮修表。“有一次我特別好奇地問她,為什麼要來修鐘錶啊?她就回答了我兩個字——‘情懷’。”如今,作為古鐘錶修複國家級非遺第四代傳承人的亓昊楠也收了兩個徒弟,他表示,現在想來當“文物醫生”的人絡繹不絕。(武威)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