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開局 依方散藥

日期:2022-04-29 10:3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五城開局 依方散藥
  • 五城開局 依方散藥

太醫院之名始於金代,元、明、清因襲,今天我們在地安門東大街還能看到清代太醫院最後一處衙署的遺址。太醫院的主要職能是召請名醫為皇家服務,其實太醫們也經常為民間服務,尤其是疫情襲來之時,太醫院往往承擔起京城防疫與施藥的重任。

五城開局 依方散藥

五城開局 依方散藥

五城開局 依方散藥

任錫庚著《太醫院志》中關於京城防疫的記載。

任錫庚著《太醫院志》中關於京城防疫的記載。

古代營養學專著《飲膳正要》為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所撰。

古代營養學專著《飲膳正要》為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所撰。

  金代 建太醫院 設惠民局

  早在先秦時期,各諸侯國中,即有了太醫的設置,主要是為統治者提供醫療服務。到了漢代,開始有了太醫署的設置,是皇家的御用醫療機構。到了金代,這個機構才被稱為“太醫院”。

  金代定都中都以後,建立太醫院,同時設禦藥院、尚藥院,歸屬於宣徽院。海陵王貞元二年(1154年)十一月,倣照宋制,“初置惠民局”,後改為惠民司,隸屬於禮部。惠民司的主要職責是為貧民提供診療服務,“掌修合發賣湯藥”。金末時惠民司的官員安排,“乙太醫數人更直”,且“擇年老進士二人為醫藥官”。

  到了元代,太醫院是最高的醫政管理機構,太醫中出現了飲膳太醫。中統元年(1260年)正式設立太醫院時,秩正二品,給銀印。經過屢次革遷,太醫院行政級別有所浮動,到至元二十年(1283年),太醫院改稱尚醫監,官階為正四品,給銅印。太醫院令史的選任和待遇,政府明文規定,“省擬太醫院令史,于各部令史並相應職官內選取”,“太醫院係宣徽院所轄,令史人等,若係省部發去,考滿同諸監令史,擬正八品,自用者降等任用”。

  大都惠民局初置於中統二年(1261年),受太醫院管轄,“掌收官錢,經營出息,市藥修劑,以惠貧民”。其稱謂、職能與宋朝及金朝的機構大致相同。

  元代太醫院掌管一切醫藥事務,領各屬醫職,使它變成了一個純粹的醫藥管理機構。從太醫院官吏的品秩看,普遍高於以往任何朝代。元太醫院的隸屬機構,按照《元史·百官志》的排序,列在首位的是廣惠司。它不僅是太醫院下屬機構中品秩最高的,也是最有特色的部門。廣惠司始置於至元七年(1270年),聚集了一批有才能的少數民族醫藥人才。

  明代 京師大疫 發藥救之

  明代太醫院衙署建於永樂年間,與各部一樣,都建在前門內東南角,即現在的東交民巷西口路北附近。明代北京太醫院的概貌,在明代史書中並無明確記載。不過清任錫庚《太醫院志》有記:“(明太醫院)在闕東欽天監之南,西向路東,門有照壁,朱色,立額黑漆‘太醫院’三字,隨門左右,環以群房,為門役住所。衙內左為土地祠,北向,右為聽差處,南向。聽差處東北隅有井一、元二、門三。左右旁門二,隨門環以群房,北者為肖槽祠,南者為科房,有甬路直接二門。過宜門平臺,臺右置鐵雲牌。大堂五間。”我們可以由此一窺明代太醫院的概貌。

  太醫院的主要職責是受命于皇帝行事。嘉靖二十年(1541年)五月,京師疫癘流行,禮部左侍郎孫承恩上《請九門施藥疏》:“具官某等竊惟聖人憂民無所不用其極……伏望皇上敕下太醫院,差官督同順天府惠民藥局給散藥材。”

  明代太醫院下轄惠民藥局和生藥庫,其中惠民藥局主要是在太醫院的領導下,為京城及周圍的民眾發放藥材和治療疾病。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京城疾疫流行,孫承恩再次上書:“乞命太醫院及順天府惠民藥局,依按方術預備藥餌于都民輻輳之處,招諭散給。庶阽危貧困之人得以有濟,雖有癘氣,不為災矣。”嘉靖皇帝同意,並規定每年“正月十五日施藥于朝天門外以溥濟群生”,成為定例。嘉靖三十三年夏,“京師大疫,命發藥救之”,惠民藥局再次施藥救治。

  萬曆十五年(1587年)五月,京城暴發瘟疫,禮部奉旨“即于五城開局按病依方散藥,復差委祠祭祀署員外郎高桂等五員分城監督,設法給散”,太醫院奉皇帝命選良醫分撥五城診視給藥,“五城共醫過男婦孟景雲等十萬九千五百九十名口,共用過藥料一萬四千六百十八斤八兩”。

  清代 再遇時疫 五城散藥

  清軍入京後接管了明朝遺留下來的官坊衙署,太醫院也原地未動,依然襲用。院署內有大堂五間,為主要建築,大堂後面是先醫廟,供有伏羲、神農和黃帝三神塑像。藥王廟與先醫廟並列,裏面供有針灸銅人像。大堂二堂之後另有三堂五間,是坐東朝西的三進四合院建築。到了清代末期,由於社會動蕩和列強入侵等原因,太醫院幾經變更辦公地點,今天我們在地安門東大街還能看到清代太醫院最後一處衙署的遺址。

  太醫院是怎麼搬到地安門的呢?清太醫院沿襲明代舊址,重加修葺。直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後,院址被劃為俄國使館,太醫院只得借東安門內大街御醫白文壽住房為公所。翌年,又移至東安門北池子街大悲觀音院為公所。太醫院幾經搬遷總不是辦法,後發現地安門外皇城根兵仗局東有內務府抄産一區,右有吉祥寺空地一段,經與住持協商,在此地另建新署。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開工,光緒三十年(1904年)建成。不過新署面積只有舊署的十分之一。

  太醫院除了醫政管理外,還負責皇帝平時及出巡時的保健,諸王公、公主、文武內大臣的派醫視疾,軍隊及監獄醫官差派等項工作。而每逢京城疾疫流行,太醫院往往奉旨承擔京城的醫治和防疫任務。

  清太醫院在五城設有醫藥局。順治十一年(1654年),“于景山東門外築藥房三間,由禮部奏派太醫院官施醫給藥”。康熙十九年(1680年),京師瘟疫流行,四月議定,“其饑民內有患病者,應令太醫院及五城醫生診視,遣員管理”。六月,“復遣太醫院醫生三十員,分治五城抱病饑民,以全活之”。康熙二十年(1681年),“設廠十五處,于五城地方,派僉都御史督同五城御史,發內帑辦理。施藥由太醫院奏派,每廠醫官、醫生各一人”。次年,“改設東、西、南、北四廠,照舊辦理,奉旨以為常例”。

  嘉慶七年,瘟疫蔓延到京城,徐績奏請“飭下太醫院檢查除瘟良方,配合丸藥,交九門提督分發所屬,遇有病人即行給與,以免傳染”。同治六年,京城時疫再度流行,李德源請依舊例,由太醫院擬方,五城散藥,以救濟眾生。

  清朝政府比較重視醫籍的整理及大型類書、叢書的編纂工作。乾隆年間在太醫院成立纂修醫書館,主持編纂醫書。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甲申,“大學士鄂爾泰奏:纂修醫書館應開于太醫院衙門。其總修、纂修、收掌各官,令該院揀派”。乾隆八年(1743年),纂修《醫宗金鑒》書成。該書由太醫院院判吳謙總修而成,全面簡要介紹中醫學的各個方面,水準較高,自乾隆時作為醫學教科書以後,一直到清末沿用了160多年,對醫學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作者:章永俊 單位:北京市社科院歷史所)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五城開局 依方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