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街上兩座門

日期:2022-04-28 09:5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長安街上兩座門
  • 長安街上兩座門

1954年拍攝的復興門。早在1950年,北京以復興門作為大地原點,測量了“北京市及郊區全面圖”。當時復興門券門頂上,還曾設有測繪點,稱為“復興門三角點”,分外顯眼。 (馮文岡 攝)

1954年拍攝的復興門。早在1950年,北京以復興門作為大地原點,測量了“北京市及郊區全面圖”。當時復興門券門頂上,還曾設有測繪點,稱為“復興門三角點”,分外顯眼。 (馮文岡 攝)

1937年7月,北平淪陷,日偽當局在城外規劃建設“東郊工業區”和“西郊新市區”。為了加強與舊城的聯繫,日偽當局決定在城墻上開闢新豁口,以使長安街道路向東西兩方向延伸。圖為正在開闢內城西城墻豁口,也就是後來的復興門。

1937年7月,北平淪陷,日偽當局在城外規劃建設“東郊工業區”和“西郊新市區”。為了加強與舊城的聯繫,日偽當局決定在城墻上開闢新豁口,以使長安街道路向東西兩方向延伸。圖為正在開闢內城西城墻豁口,也就是後來的復興門。

1937年7月,北平淪陷,日偽當局在城外規劃建設“東郊工業區”和“西郊新市區”。為了加強與舊城的聯繫,日偽當局決定在城墻上開闢新豁口,以使長安街道路向東西兩方向延伸。圖為正在開闢內城西城墻豁口,也就是後來的復興門。

1954年,復興門附近的小馬路。當時,西單到復興門道路還沒有擴展,道路兩旁原有建築沒有拆除。 (馮文岡 攝)

1954年,復興門附近的小馬路。當時,西單到復興門道路還沒有擴展,道路兩旁原有建築沒有拆除。 (馮文岡 攝

1956年復興門道路拓寬工程。圖為從西單到復興門施工場景。(李晞 攝)

1956年復興門道路拓寬工程。圖為從西單到復興門施工場景。(李晞 攝

1890年代從古觀象臺上向北拍攝,遠處可見朝陽門城樓和箭樓,左側還可見貢院,建國門豁口就開在這附近。

1890年代從古觀象臺上向北拍攝,遠處可見朝陽門城樓和箭樓,左側還可見貢院,建國門豁口就開在這附近。

新中國剛成立時的建國門附近。圖中可見建國門外護城河橋、護城河內沿的環城鐵道、建國門外大街。

新中國剛成立時的建國門附近。圖中可見建國門外護城河橋、護城河內沿的環城鐵道、建國門外大街。

  提起老北京的城門,眾人皆知“內九外七皇城四”。不過,在長安街上,還有兩座北京人同樣耳熟能詳的“城門”:建國門和復興門。這兩座門,雖然也曾開在內城城墻上,卻與其他城門有著全然不同的來歷。

  建國門和復興門從何而來?這要從長安街的歷史説起。

  明清時期的長安街,是禦道天街,橫亙在天安門前,兩側有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從長安左門至東單牌樓,名為東長安街;從長安右門至西單牌樓,名為西長安街。東西長安街總長約為3.7公里,有“十里長街”之美譽。東西長安街之間都是禁地,並非市井通衢。民國肇始,清帝遜位,東西長安街雖已通行,但僅從東單到西單,並沒有形成貫通東西城的大路。

  1937年北平淪陷。1939年,日偽當局為配合所謂的“新都市計劃”,在東西長安街延長線方向各開闢了一個城墻豁口,安裝了簡易鐵門。西豁口在1939年11月就舉行了落成典禮,但東豁口卻慢半拍,開闢後並未通行,直到1941年9月18日方才開通。

  據《日偽統治時期華北都市建設概況》記述:1939年日偽當局開始在北京西郊籌建用於商業和住宅的“西街市”,並在東郊籌建用於工業區的“東街市”。這分明是長期殖民的計劃,可見日偽時期,建設重心在西郊,故對西側城建更為重視。在開通西側豁口之前,西郊幹線已經修至城墻腳下,稱為“長安大街”。

  豁口開通後,由西長安街至西單,經舊刑部街和臥佛寺街,或經報子街和邱祖衚同,可直通西郊。由東長安街至東單,經觀音寺衚同或裱褙衚同也可達東郊。1941年6月,市政當局為東西兩豁口分別取名“東長安門”和“西長安門”,但這其實是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的別稱,鬧了笑話,故數月後改為“啟明門”和“長安門”。

  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洗刷恥辱的傷痕,有市民建議把日本修建的這兩座城門命名為“勝利東門”和“勝利西門”。當時在社會局做主任科員的沈忍庵認為,現今日本投降,正是復興建設時期,我國長期遭受日本侵略,這兩座門,不如一名“復興”,一名“建國”,比較適當。

  “建國一定成功,民族必定復興,中華康樂無窮。”這是當年的一首流行歌曲,很多市民都把這兩座城門的新名字與歌詞聯繫起來。1945年11月9日,“啟明門”改叫“建國門”,“長安門”改稱“復興門”。

  1947年3月24日,由時任北平市長何思源批准,在復興門原有門洞基礎上,花費“國幣”一億四千萬元,擴修了城臺,並計劃未來在其南側再開一個門洞。復興門券門改用水泥澆築,高九公尺,寬十公尺,城門兩面還加了漢白玉石額,上書“復興門”三個顏體大字,並新做了可推入墻內的鐵門。

  為實現“十里長街”貫穿計劃,1956年,北京市政府著手先將西長安街延長至復興門,並拆除復興門城臺,這是北京市擴展長安街的第一步。復興門建得晚、拆得早,後來這裡還建起了北京第一座四通八達的立交橋。

  而建國門則一直保持著豁口的狀態,從來沒有過城門。1947年春,為加強城防,建國門再次封堵,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後,才于當年9月重新開通。

  1958年,籌備新中國成立十週年慶典之際,北京開始實施東長安街延長計劃。東單以東拆除了東、西觀音寺衚同南側及筆管衚同等,從此有了建國門內大街。建國門和北側的墩臺一併消失于寬闊的路口,“建國門”遂以地名留存於世。

  難能可貴的是,在建國門以南,為老北京留下了一段寶貴的城墻。這段城墻,是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至十七年(1419年)向南拓展元大都南墻時增建的,明弘治年間重修後未再有大的更造,外觀古老而殘破。這段弘治朝重修的城墻有一段保留至今,即從東南角樓直到北京站東街東口,成了今天明城墻遺址公園的一部分。

  建國門和復興門,這兩個昔日的城墻“豁口”早已不復存在,但它們經過歲月洗禮,見證了長安街的發展,也見證了北京的發展。如今,當您路過這兩個路口時,不妨在地標性的彩虹橋下,略微駐足。(文/李哲 圖/李哲 京報集團圖文數據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長安街上兩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