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百年戲單的魚龍變化

日期:2021-05-27 11:07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
字號:        
  • 京城百年戲單的魚龍變化
  • 京城百年戲單的魚龍變化

佚名《慶壽圖》中央美術學院藏

  佚名《慶壽圖》中央美術學院藏

  如今,無論是看戲曲還是欣賞話劇,許多人都習慣在入場前拿一份演齣劇目的説明書,以便全面地了解演出資訊。這些説明書有單頁的,也有多頁成冊的,不但介紹當天演出什麼劇目,而且還有劇情介紹、主創及主演的劇裝或便裝照片,有的戲曲劇團新編劇目還會有唱詞摘要介紹。這些便攜而精緻的説明書,讓觀眾得以充分利用開演前的等待時間,更成為許多戲迷收集的“紀念品”。

  這些説明書,就是百年前的“戲單”或“戲報”,悄然記錄著中國戲曲的生動細節。説起戲單的發展變化,既有歷史也有故事,且聽筆者道來。

“戲報”

  宮中戲與堂會戲

  製作精良“點戲”開鑼

  清朝康熙年間,已經出現“戲單”了。在古典名著《紅樓夢》的第十一回中,就有相關描述。這一天是寧國府賈敬的生日,賈珍等請了戲班在天香樓上演戲,鳳姐因去探望秦可卿的病,剛剛來到,賈珍的妻子尤氏叫拿戲單來,讓鳳姐兒點戲,鳳姐兒説道:“親家太太和太太們在這裡,我如何敢點。”邢夫人王夫人説道:“我們和親家太太都點了好幾齣了,你點兩齣好的我們聽。”於是鳳姐兒就點了《還魂》和《彈詞》兩齣戲。這有點不對頭呀,壽宴怎麼點了兩折悲情摺子戲——《還魂》裏的杜麗娘為情而生、為情而死,而《彈詞》裏的唐玄宗,為了與楊貴妃的愛情,幾乎丟了天下。原來,作者在這裡做此設計,是預示著賈府多人以後為情而傷。

  文中提到的“戲單”,或者説“戲摺子”,可與現在的説明書大有不同。這些戲摺子都是什麼樣呢?一般來説都是紙質的,一頁一頁折疊起來,也有的戲摺子是絹制或布制的,不管絹制、布質、紙質,都是製作精良,裝幀考究,上面用毛筆小楷書寫,恭恭敬敬地把戲目寫在上面。在《中國戲曲志》一書中,描寫了譚鑫培為班主的同慶班的戲摺子:“戲折長23釐米,寬14釐米,厚3釐米,戲折全長280釐米,封面木板上刻‘同慶班’三字,封底木板上刻‘一品當朝’。折頁為布制,刷銅油。所列劇目用紅油書寫。戲折內記四個字的劇目216個,三個字的劇目216個,兩個字的劇目20個,共452個劇目。”

  當時清宮裏演戲有沒有“戲單”呢?有,也用的是戲摺子,清康熙帝特別喜歡昆、弋腔,還特別成立了由大太監負責的南府,宮內要演戲之前,南府以及以後的昇平署都要準備個戲摺子,在這個戲摺子上寫上多少齣戲目或曲目的名稱,以供當時聽戲的皇上或后妃了解今天都準備了哪些戲和曲?南府或昇平署的總管太監,在事前都要和宮裏面的“內學”和“外學”的名伶了解情況,比如他們都會哪些拿手劇目、曲目,然後才能寫在戲摺子上,呈現在諸貴人面前。皇上或后妃想看什麼,就在戲摺子的戲目或曲目上,用硃砂筆點點或打個對鉤,南府、昇平署的負責太監就去準備了。

  宮廷內如此,那貴冑富豪家辦堂會演戲用什麼説明書呢?也用戲摺子,而且場面很有戲劇性。參加演出的戲班的領班人,要戴上紅纓帽,向主辦堂會的主人打千(滿族男子下對上通行的一種禮節。流行于清代。其姿勢為屈左膝,垂右手,上體稍向前俯),打開戲摺子請主人點齣戲,然後才能開鑼,戲才一齣一齣地演下去。堂會戲與宮中演戲不同的地方在於,堂會戲的戲目基本上是根據本次堂會的主題,提前商量好了的,或是紅事、或是白事,基本上都是些必有劇目。比如慶壽,戲折上必有《百壽圖》《長生樂》《長壽星》等,如果是升遷,戲折上必有《天官賜福》《喜榮歸》《滿床笏》等,而如果是白事,那就要點《柴桑關》《臥龍吊孝》《祭長江》不可了。

  民間戲單

  小紙條大海報 張貼派發花樣多

早期民間戲單

早期民間戲單

  相對於貴族階層,老百姓看戲可就沒有這個待遇了。1840年後,皮黃戲興起,老百姓到茶園去聽戲,很想知道今天演的什麼戲、是哪個名伶演的。當時班社很多,也迫切希望能夠吸引觀眾。於是,民間戲單誕生了。

  一開始,民間戲單是很簡單的。一種是文字型的,也有好幾種,一種寬約一寸、長約三四寸,像兩個火柴盒並排大小,上面只是簡單的列齣戲目及其順序,不列演員姓名文字,從右至左豎寫橫排,是用自製的木活子印在黃色紙條上的。另外一種戲單尺寸比前一種大,“高一寸余,寬三四寸之小紅紙條,上寫明本日所演戲名”,是用墨筆寫的。這兩種戲單都是由後臺人製作並出售的。從現存的早期戲單上看,黃色紙條上每種列齣劇目9至10齣,大軸的前面加上錢形標記。後一種用墨筆寫的書法極為拙劣,通篇到處都是錯字別字,已經不是木刻,而是活字,但印製也很粗糙。現存最早的京劇老戲單,為光緒十九年到光緒二十三年(1893至1897年)由汪桂芬領銜的“京都永生名班”在上海天儀茶園演出時,所用紅紙木印的戲單。像這種戲單有木印的,也有手寫和石印的。除了用紅紙外,還用黃紙、綠紙、粉紙等等。

  再有一種屬於海報性質的戲單,是由班社的人寫在大紅梅紙上,一般只寫戲名,不寫演員的名字,如果要寫也是很簡單的。但那些常看戲的老觀眾,看到就知道是由哪位演員來演出。比如三慶班的劇目是《伍子胥》,下面寫“四箴堂”,觀眾們就知道是大老闆程長庚來演。四喜班的演出,只要寫上“景和堂”,下面寫上“盤絲洞”,老觀眾就明白是梅巧玲演了。最初寫這種戲單的人也沒多少文化,就是茶園裏面的茶房或者班社裏面有點文化的職員,或是班社中管事的人,所以寫得相當簡單。

  隨著班社競爭的加劇,有的班社開始注意宣傳手段了,就出現了專門寫戲報的人。他們會把用紅梅紙寫好了的戲報貼在茶園的大墻上,這種專門負責貼戲報的人被稱為“刷報子”的。還有一種人,一般會在戲院周邊的繁華地段,比如前門商業街上、各大會館附近、甚至在八大衚同內守候,一旦看見那些衣著鮮亮整齊的人,直接把戲報遞到人家手裏,這個叫“撒報子”的。這些戲單並非白送,是需要花錢買的,但非常便宜,也就是一個銅子兒或者是兩個銅子兒的事兒。還有一種宣傳的手段,那就是用實物道具。比如説譚鑫培今天要演《碰碑》,那就在茶園門前擺上石碑道具,如果在門外擺上一個亭子,那就是要演《禦碑亭》,擺上一桿大頭槍,再擺上兩個車旗,這是要演《挑華車》了。以此類推,演什麼戲擺什麼戲的專用道具,這有個名兒叫做“擺門”。

  新型戲單

  上報紙出專刊 規範講究還免費

  隨著時間的推移,上海部分茶園或戲院開始將預演的劇目刊登在報紙上。這種新風尚很快就傳到北方,像北京的《京報》《益世報》《順天時報》等各大報紙,都紛紛刊登了茶園或戲院的演出消息。接著上海又出現了一種冊頁的戲單,上海成名的大藝術家,如周信芳、馮子和等,推出了類似一本小畫冊的專刊。在這專刊中有劇目、主要演員和劇目中主要唱段等的介紹,除此之外還會刊登主要演員的劇照和便裝照。後來,一些北京的知名演員,如四大名旦、馬連良等名家去上海演出時,也都會做這種專刊。

  新中國成立後,當時的中國京劇院出版了新型的戲單,這種戲單在印刷和用紙上都非常規範講究,不但每齣戲的內容有所介紹,而且演員也不再分主要演員、次要演員,只要是扮演的角色,在戲單上都要有所表現。中國京劇院還對戲單不再另收費,一般就放在劇場的椅子下面的布兜內。從此以後,各個劇團也都仿傚做出很講究的戲單,並改名為“説明書”。

  老戲單是一種戲曲文化,也是一種資料的收集,不但記錄了戲單的從簡單到複雜的發展過程,從木刻、石刻、鉛字印刷到彩色膠印的技術進步,同時也成為一筆寶貴的文化財産。京劇老戲單經過上百年的積累,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研究戲劇史的重要文獻,一些老演員失傳的劇目,在這些老戲單中都有明確的記載,它們是研究京劇史、戲曲史的重要補充文獻。

  如今,除去圖書館和戲曲研究院等公家單位蒐集出版老戲單之外,私人收集也很多,如杜廣沛、楊蒲生以及九旬高齡的鈕二可諸先生,他們終其一生收集老戲單,為戲劇史的書寫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張永和 張田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京城百年戲單的魚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