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神韻今猶在 通州文脈遠流長

日期:2021-01-11 10:43    來源:​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分享:
字號:        
  • 潞河神韻今猶在 通州文脈遠流長
  • 潞河神韻今猶在 通州文脈遠流長

  “瀲艷春波散碧漪,白蘋初葉麥初歧。潞河三月桃花水,正是乘舟薦鮒時。”潞河,這條自遠古就有的河流,汲取著溫榆河、小中河、壩河、中壩河、涼水河、蕭太后河、通惠河等十幾條河流的營養,哺育著一方水土,孕育出一方文化。漫長歲月後,當年舳艫千里、銀帆爭渡的盛況已經不復存在,但瀲艷春波的靈光、桃花流水的神韻卻深深地融進她曾經流淌過的土地。不僅為通州帶來繁華商業,也興盛了本地文脈。

  通州文廟的建造時間比北京孔廟還早4年,通州貢院曾是27個州縣的生員考試的場所,從這裡走出去的文人舉子數不勝數。在古代通州的運河西畔,還有不少頗具地方特色的代表性教育場所——書院。比如明代巡倉御史阮鶚在通惠河畔創辦的通惠書院,清代通州知州朱英創立的官辦潞河書院。此外,通州還有雙鶴書院、聞道書院、楊行中書院。這些位於大運河西畔的眾多書院汲取著大運河文化的營養,使通州地區的文脈更加旺盛。

通州文廟大成殿前,矗立著孔子塑像。

  元代通州文廟比北京孔廟“大四歲”

  沿新華東街至閘橋(老地名)北行,經北大街就到了通州區大成街1號院——大運河燃燈佛舍利塔核心景區。通州文廟與佑勝教寺、燃燈佛舍利塔,以及紫清宮,一併構成核心景區的古代建築群落。其中,通州文廟與佑勝教寺和紫清宮分列于西塔衚同(修繕中)南北兩側。有“一支塔影認通州”美譽的燃燈佛舍利塔位於佑勝教寺西側。目前,該景區正陸續開放,彰顯通州大運河文化深厚的底蘊。

  通州文廟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元大德二年(1298),通州知州趙居禮在緊鄰通州州署西側創建文廟,用以供奉孔子牌位。值得一提的是,通州文廟比北京孔廟還要早建4年。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當然,兩座廟的地位是不一樣的。

  文廟又稱孔廟,是紀念和祭祀我國偉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建築。其中南京夫子廟、曲阜孔廟、北京孔廟和吉林文廟並稱為中國四大文廟。明清之際,如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都曾舉辦過科舉、創辦過文廟,可見中國孔廟文化對於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影響之廣大。

  據資料統計,歷史上我國的文廟有兩千多所,根據其性質或類別可以分為孔氏家廟、國廟和學廟三種。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屬於國廟,是封建帝王、地方官員祭祀孔子的專用廟宇,這兩座廟和辦學沒關係。學廟則將辦學與祭祀孔子相結合,全國的大多數文廟都屬於學廟,通州文廟也不例外,所以當地人也把通州文廟稱為“學宮”。作為縣學所在地,轄區內的秀才都能在這裡得到進修的機會。從建成至光緒末年科舉制度廢止,有超過2000名官員從這裡步入仕途。

  通州文廟雖是州縣所建,但功能齊備,其規制與體量,在全國州縣級中也是靠前的。一走進通州文廟,映入眼簾的就是“泮橋”。古代的學宮前必定有泮橋,泮橋就像大成殿、欞星門一樣,成為學宮的建築標誌之一。舊時,學子入學稱為“入泮”,象徵著登仕的第一步。在通州文廟中軸線上,自南而北部列著:射圃、影壁、欞星門、泮池泮橋、戟門、大成殿;中路東西兩廂有:名宦祠、鄉賢祠、東西朝、東西廡,以及尊經閣、崇聖殿、聖容殿、聖訓亭以及古水井。文廟中學宮建築群在文廟西側並列兩路,東路為頭門、二門、東西齋房、明倫堂、教官署、訓導署;西路為正殿、文帝祠。

  據史料記載,在明清之際,均對通州文廟進行過修繕。2006年至2021年,文物部門對文廟進行修繕,除影壁和射圃未予恢復外,其餘建築均已依照清光緒年間文廟的規制,予以修繕或修復。

貢院小學的老校址就是古代的通州貢院,後來舊城改造時搬到現址。

  環通州27縣生員到通州貢院考試

  通州區有所貢院小學,校內建築雕梁畫棟,校舍古色古香,每棟建築都按書院的形制來建造,青瓦紅柱,寬綽疏朗,體現出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這所學校的老校址,就是古代的通州貢院。後來舊城改造時才搬到現址。

  貢院是古代開科取士,舉行科舉考試的場所。古時候皇帝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以凡是獻給皇帝的物品都叫貢品,而科舉考試就好像給皇帝貢獻人才,所以科考的場所就叫“貢院”。貢院之設始於唐朝,但在北京地區,貢院的建造時間較晚,位於建國門內大街的北京貢院建於明朝永樂年間,是明、清兩代全國會試的考場,也是順天府(北京)鄉試的地方。

  通州貢院的建造時間晚于北京貢院。據史料記載,通州貢院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此前它位於通州老城北門內東側,與通州文廟在東西向同一條軸線上,但略微偏南。通州貢院佔地達7000余平方米,房屋有70多間,其中考棚多達42間。在考試的時候,考棚中要用許多丁字形木板隔成一個個小間,每個小間有一扇窗戶。通州貢院外一條東西向的衚同就被稱為貢院衚同。

  眾所週知,古代的科舉考試分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所以戲劇中有連中三元之説。當然,現實中確有連中三元者,明代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就是這樣的佼佼者。

  在通州貢院舉行的並不是這三種考試,屬於科考之前的預備考試。古代讀書人在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之前,首先要接受由本縣知縣主持的考試,俗稱縣試。縣試通過後,再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試,府試及格的稱作“童生”。取得童生身份後,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

  通州貢院舉行的考試就屬於這種預備考試。雖然等級不高,但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與發達的教育,影響力還是遠近聞名的。比如清代順天府設立了四路廳署,東路廳包括通州、三河、武清、寶坻、薊州、香河與寧河;西路廳包括大興、宛平、涿州、良鄉與房山;南路廳包括霸州、保定、東安、文安、永清、大成與固安;北路廳包括昌平、順義、密雲、懷柔與平谷等等。四路廳署下轄的24個州縣,再加上現河北的遵化、豐潤、玉田這三縣,共計27個州縣的生源,都要到通州城裏的貢院參加考試。在全國同級別中,無論規模還是影響力,都遠超其他試院。

  每年4月,27個州縣的考生都要到通州貢院應試。每逢此時,附近民房被租賃一空,售賣紙筆墨硯、詩文書籍、生活用品的攤販蜂擁而至,大街小巷人流熙攘,車馬不絕,格外熱鬧。府試和院試各考四棚,每棚四場,每場一天。院試得中稱入泮(秀才),取得功名。

  清康熙十八年(1679),通州發生強烈地震,貢院廳堂號舍盡圮,二十一年(1682),知州于成龍組織復建,後在乾隆、道光、同治、光緒諸朝均曾重修。在華北,通州貢院的規模僅次於北京貢院。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自天津侵犯北京,途中侵佔通州,通州貢院被八國聯軍一把大火燒成平地,受到不可復原的滅頂之災。

  光緒二十九年(1903),原通州貢院的空地被平整為通州官立小學堂的操場用地,這片通州文脈的沃土再次涅槃重生。後來,通州貢院原址成為通州貢院小學校舍用地。2010年,通州老城改造,通州貢院小學搬遷至西南一里現址繼續辦學,老校址另作他用。

“潞河書院”木匾額珍藏于潞河中學校史館的二層。

  通州城內外有過兩座潞河書院

  在通州的歷史上,曾出現過多座書院。其中,先後有兩座創辦于通州老城內外的“潞河書院”。前者是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意義上的書院,後者則是近代西學東漸的産物,相當於教會學校。

  最早的潞河書院是國人開設的官立書院,主持創辦者是通州知州朱英。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朱英奉倉場總督(管理全國糧倉)張儀朝之命,創建潞河書院。朱英先從坐糧廳借了450兩庫銀,把通州城西門內劉姓居民的房屋給買下來,再增建了一些房屋,然後請人來講學。但後來坐糧廳虧損,潞河書院剛創辦沒兩年,房屋就被抵押出去,書院遂廢。

  及至雍正三年(1725),倉場總督下令復辦書院,原房屋被贖回,學生才得以回到書院繼續學業。乾隆二年(1737),通州知州韓亦詩在通州老城東南角的文昌閣上再建潞河書院,但在請名師的時候,經費又沒著落了,只好作罷。乾隆二十三年(1758),通永道王檢、東路廳范延楷捐銀重辦潞河書院。乾隆三十一年(1766),因通州新舊二城合一,通州知州萬廷蘭在城基舊址另建“潞河書院”,過了三年拆去,又返回文昌閣辦學。乾隆四十三年(1778),文昌閣角樓倒塌,通州知州高天鳳把書院遷到學宮內的文昌祠。乾隆四十六年(1781),通永道臺李調元籌銀購北大街中段東側、通州貢院以南天恩衚同(後改名靳家衚同)的瓦灰房等三十余間,改成書院,仍為“潞河書院”,延聘山長(書院講學者)、監生(國子監學生)為負責人和教師。此為潞河書院始建以來的最大規模,每年附近州縣共捐銀580兩,遂為定例。到了道光八年(1828),因學生太多,書院建築不夠用,又在通州南門內之四眼井買了一處房屋作為分院。光緒四年(1878)九月,通州知州高建勳于書院內設“鴻文社”。光緒二十九年(1903)依規制改制為通州官立小學堂。至此,國人開設的官立潞河書院,前後存世長達183年之久。而今,原址位於通州老城北大街東側靳家衚同的靳家小學院內的官立國學堂潞河書院木匾額——“潞河書院”(光緒辛卯年七月梁溪楊宗濂重建)即珍藏于現在潞河中學校史館的二層。

  位於通州新城南門外路西側的潞河中學的前身也曾名為潞河書院。清同治六年(1867),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在通州創辦學校,初名潞河男塾,設小學班與神道班,招收窮苦子弟,給以衣食和教育。開設聖經、哲學、三角、算學、國際公法、自然地理、世界史和中文等課程。清光緒十五年(1889),潞河男塾升格為大學,改為“潞河書院”,同時附設中學一所。1912年,此潞河書院改為華北協和大學。1919年,華北協和大學與北京匯文大學等合併,改為燕京大學,並遷到北京辦學。同年,原“潞河書院”附屬中學改為私立潞河中學。至此,洋人開設的私立潞河書院,前後存世僅23年。

《通州志略》是通州歷史上第一部志書。

  大運河西畔民間書院多由鄉賢創辦

  北京最早的書院始於五代的後梁,當時北京誕生了歷史上首座書院,名為“竇氏書院”。書院的開創者名為竇禹均。其實對於竇禹均,我們並不陌生,他就是《三字經》中常被提及的“竇燕山”。

  明代的通州城,城防已十分完備。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後又向西擴建通州新城並增建新城南門,將西倉包入,從而形成五門漕運倉儲之城,這也成就了通州文脈中必不可少的幾座書院。這些書院或公立或私立,大都與運河有著密切關係,而且也都坐落在大運河北端西畔,它們與通州文廟和通州貢院等,共同成為通州文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惠書院創辦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該書院的創辦,結束了通州沒有書院的歷史,它是通州歷史上最早創建的書院。當時,巡倉御史阮鄂到通州視察漕運倉儲,在拜祭孔子牌位之後,即坐堂講學,於是在文廟右首創建通州官辦書院。因書院位於通州老城北門外通惠河岸邊,所以命名為“通惠書院”。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通州知州張守忠將通惠書院改建為州學明倫堂,書院遂廢止。

  楊行中書院由楊行中個人創辦于明嘉靖末年。書院的地址位於通州老城內水月庵,今屬新華街道辦事處所轄貢院社區。楊行中是當朝左副都御史,積極倡導官學教育,帶頭動員社會力量建設文昌閣。此外,楊行中還主持編纂了通州歷史上第一部志書,名為《通州志略》,開創了紙上通州文脈之先河。楊行中書院辦至明萬曆年間,其孫楊世揚將書院停辦,改作佛院。

  聞道書院是由鄉賢馬經綸在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創辦,該書院早先為馬經綸自己讀書之所,後作講學論道之用。馬經綸曾擔任山東肥城知縣,後升任監察御史,他在山東肥城知縣任上大力興辦教育,擇其址創辦“至道書院”,親自教授,這也直接影響到他後來在家鄉創辦“聞道書院”。聞道書院位於馬經綸自家別墅,即現在的通州老城東南角文昌閣北之十八個半截衚同的蓮花寺地區,今屬通州區中倉街道辦事處所轄蓮花寺社區。馬經綸去世後,其子將書院關閉。

  雙鶴書院由巡撫李三才創辦于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李三才是通州張家灣人,明萬曆二年(1574)考中進士,任戶部主事。後升任戶部侍郎。因打抱不平,連降三級,謫任山東東昌府推官。後因政績突出,升任山東省按察使僉事,再任右僉都御史、漕運總督與鳳陽府巡撫之職,一身三兼。因仕途險惡,志不得張,遂歸鄉辦學,講授經史子集,身後有《雙鶴軒詩集》《無自欺堂稿》及《誠恥錄》等著作存世。雙鶴書院建在李三才家的“雙鶴軒”,所以取名“雙鶴書院”。李三才的“雙鶴軒”位於始建於明嘉靖四十三年搶築的張家灣城內東嶽廟附近,今屬通州區張家灣鎮轄區。

  到了晚清,隨著東西文化的深度碰撞與交流,西學東漸,清廷頒令全國書院一律改制為西式學堂。通州的“潞河書院”也改制為通州官立高等小學堂。不論如何,這些書院都處於歷史上大運河的北端西畔,可以説大運河文化的乳汁,都曾經無私地哺育了這些書香府邸的孩子們。(任德永)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潞河神韻今猶在 通州文脈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