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豁口

日期:2020-08-11 09:2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古都風韻
  • 古都風韻

  原標題:京城豁口

20200811_011_01_21224.jpg

  ▲1901年庚子之變後,崇文門箭樓已毀,城臺被扒成豁口,後砌成券洞,與崇外大街連成一線,鐵道橫貫甕城而過。  選自《從阿穆爾到北京紫禁城》

20200811_011_01_25224.jpg

  ▲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英軍在內城西南角樓北側開鑿出的所謂“大英國門”。門前的石堆,有人認為是中國工匠造的中式照壁,也有人認為是防禦正面攻擊的臨時掩體。

20200811_011_01_26224.jpg

  ▲1900年,外城南垣永定門西側城墻臨時鐵道豁口外側,列車正在開進北京城。  選自《從阿穆爾到北京紫禁城》

20200811_011_01_22224.jpg

▲南池子豁口開鑿初期的樣貌,此時還未被改建成木梳背式頂的三孔券門。

20200811_011_01_46224.jpg

▲民國初年,北禦河橋北側皇城城墻(今南河沿大街南口處)開出的豁口。

20200811_011_01_27224.jpg

▲被英國人改造後的水關門。這裡原是專門為了進出水而開闢的正陽門東水關。西德尼·甘博攝

20200811_011_01_23224.jpg

▲正在開闢的內城西城墻豁口,也就是後來的復興門。

20200811_011_01_47224.jpg

  ▲開闢于1926年的和平門並非北京的傳統城門,該門無城樓、甕城,只是在城墻上開了兩個拱形券洞,用來連通被內城南城墻阻隔的北新華街與南新華街。

20200811_011_01_24224.jpg

▲庚子年間,英軍印裔士兵在北禦河橋皇城豁口附近巡邏。

  在北京生活多年的人,對於“豁口”一詞應不陌生。在許多人的記憶中,“某某豁口”的地名曾有許多。豁口主要指區別於城門的城墻新辟缺口,規模一般不大,目的是便於交通。如今我們印象中的豁口,多開闢于20世紀50年代,而早在清末,北京城墻便已經出現了豁口。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佔北京,並在城內劃分了各國軍隊的轄區。英軍所佔據的區域在內城西南角,北側阜成門和東側宣武門分別由法軍和美軍駐守,若要出城,十分不便。因而英軍在內城西南角樓北側的八瞪眼碉樓下,開鑿出了一個簡易的小門,即所謂的“大英國門”。此處豁口存在的時間很短,卻是數百年來北京城墻第一批被打開的缺口之一。

  同年10月,出於運輸戰備物資及兵員的需要,駐守在外城天壇一帶的英軍將永定門西側的城墻拆出豁口,並在城外護城河上架設了簡易的鐵路橋。同年12月,為使蘆漢鐵路延伸至城內,聯軍將外城西側廣安門與外城西北角樓之間的城墻打出豁口,使得鐵軌直達正陽門甕城以西。1901年《辛醜條約》簽訂後,為便利東交民巷使館區交通,英軍又將天壇東南方向的外城南城墻打開豁口,使鐵軌延伸至正陽門東,並將外城東北角樓以南的城墻也打開豁口,修建了正陽門東至通州的支線。而因著正陽門東火車站的修建,英國人對正陽門東水關加以改造,打出豁口,修葺成一道新的城門,是為水關門。

  進入民國,為便於居民通行往來,在皇城固有的四門基礎上再打通幾處關鍵出口,勢在必行。1913年,市政當局決定在廠橋、翠花衚同西口、灰廠、北箭亭等處開闢豁口。同年,為籌備在中華門內舉行的總統就任典禮,出於便利交通、避免車馬人流擁堵的考慮,警察廳將中華門以北的東西兩側的皇城城墻,亦開闢出兩個豁口,只不過因為行事倉促,兩座新門開闢不久後便出現垮塌現象。

  1917年,在朱啟鈐的主持下,南北池子、南北長街被打通,進一步暢通了原皇城範圍內的交通。其中南池子、南長街兩處早在1912年至1913年間便已經開闢出豁口,因地處長安街,此次施工特意興建起木梳背式頂三孔券門,以壯觀瞻。1920年,京都市政公所又在火藥局漢花園處開闢豁口,以溝通南鑼鼓巷;在東安門以南正對大阮府衚同位置開闢豁口,以疏解王府井大街人流;在地安門內西夾道西壓橋位置開闢豁口,以便利西城行人車馬往來。1923年後,北京城內陸續開通有軌電車線路,其中天安門前的多條線路均需穿越皇城城墻,因而相應地特別開設了專供電車行駛通過的豁口。同時,市政公所于1926年還特意在內城南垣開闢了新城門——和平門(亦曾短暫被稱作興華門)。

  在市政公所最初的設想中,交通問題可以通過多辟豁口予以解決,但在民國的第二個十年中,從取磚改造大明濠開始,僅用了數年時間,皇城城墻便拆除殆盡,這些開鑿的城墻豁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除了和平門,現在貫穿了內城九門的北京地鐵2號線上,還多了兩座門:建國門和復興門。這兩座門原是日寇侵佔北京後,在內城東西城墻扒開的兩處豁口。1937年7月,北平淪陷,日偽政府在城外規劃建設“東郊工業區”和“西郊新市區”。而為了加強與舊城的聯繫,當局決定在城墻開闢新豁口,以使長安街道路向東西兩方向延伸,形成橫貫三個城區的交通主幹道。

  首先開始動工的是位於內城西城墻臥佛寺街附近的豁口,時間是1939年10月初。10月底,東側豁口的拆除工程也在東裱褙衚同東口附近開工。至11月底,兩座豁口拆辟完成。隨著兩塊新區尤其是“西郊新市區”建設的加快,西豁口的交通需求更大,因而于1941年為西豁口修造了城臺、券門,併為兩處豁口予以正式命名。初擬作東、西長安門,後確定為“啟明門”“長安門”。而在此期間,為滿足內城西南角太平湖一帶日軍倉庫倉儲運輸需要,日軍還在附近的南城墻上開鑿了一處鐵路豁口,並在西城墻內側開挖了11個墻洞。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市民們呼籲將這兩座新城門更名。有市民建議以勝利東門、西門作為新名,後決定改為建國門與復興門,寓意祖國建設、民族復興。

  進入20世紀50年代,北京城墻的豁口被大規模開闢,共分6次開闢出27處。而今,當年豁口處多成為二環路上一些主要的路口或立交橋,而“豁口”“豁子”的地名,也與城墻一起,在城市建設中逐漸成為一段記憶。(文/高一丁 圖/高一丁、陶然野佬、杜克大學圖書館等)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京城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