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裏的生態文明夢

日期:2022-05-18 10:1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 一滴水裏的生態文明夢
  • 一滴水裏的生態文明夢

  “堅持節水優先,把節水作為受水區的根本出路,長期深入做好節水工作。”2021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南陽市主持召開的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強調了節水的重要意義。

  水資源作為生命之源、生産之要、生態之基,其承載能力對一個城市的空間佈局、産業結構、人口規模起到決定性作用。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北京市水務局作為節水的管理部門,會同各相關委辦局不斷推進北京節水邁向新的起點。“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率先完成16個節水型區建設,全年用水總量均控制在規劃目標值以內,實現了農業用新水負增長,工業用新水零增長,居民用水控制性增長,環境用水適度增長的用水調控目標。2020年,北京市印發了《北京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對全面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進行了工作部署。

  通過不斷完善節水體制機制,厚培節水意識,強化節水科技,把“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原則,轉化為生動的節水實踐,全社會、全行業節水工作全面開花、結果,賦能首都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擰緊“水龍頭”管好每一滴水

  2022年5月15日至21日是第31個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在生態文明理念引導下,“建設節水型城市,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主題逐漸深入人心。

  其實,北京市的節水管理工作早已開展。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市為破解水資源問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萬里同志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解決城市用水的方針是:既要開源又要節流。”因此北京市厲行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節水管理工作就此展開。歷經40餘年的實踐,不斷完善計劃用水管理體系建設,通過節水管理資訊平臺,實現了用水統計與用水管理的數字化和信息化。

  同時,北京市在保障全市用水安全的情況下也不斷探索著供水端的節水技術提升改造,擰緊北京市每一處的“水龍頭”。自2010年起,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更換安裝智慧水錶累計達256.43萬支,管網漏損率下降到10%以內,研究制定郊區DMA(District Metering Area,即控制城市供水系統水量漏失的方法)建設規劃方案,全市已建成2055處DMA,其可通過夜間最小流量和總表的對比分析,實現管網漏損的快速發現、定位及處置,為北京管好每一滴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今,隨著北京智慧水務1.0的建設,用水管理工作步入了智慧化時代,還將大大提高用水數據匯聚和節水分析效率,助力城市內涵式發展。

  北京市長期注重從根源上減少浪費,厚植節水意識。多年來,針對不同群體,制定個性化節水宣傳策略。例如,面向中小學生,編印發放《中小學節水知識讀本》,開展節水大講堂活動;面向社會大眾,充分考慮常態化疫情防控需求,採用新興的短視頻平臺、社交媒體等進行節水理念傳輸;持續開展節水“七進”宣傳活動(即:進機關、進部隊、進鄉村、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線下長期設立北京節水展館,通過北京市水務局官方微網志及微信公眾號“水潤京華”等平臺,展示節水文化,科普節水常識,宣傳節水理念,倡導節水行動,營造全社會節水氛圍。

  通過持續完善城市節水機制和政策支撐體系,潛移默化的節水宣傳和理念引導,北京市不斷深化節水型城市建設,築牢城市節水工作的社會基礎,全力保障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引導綠色發展和低碳生活成為城市主流理念,激活節水內生動力,凝聚形成全社會節水合力。

  念好“科技經”用技術強效能

  北京正在全力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節水工作自然少不了科技的“大展身手”,一些關鍵技術裝備的研發,節水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極大地放大了節水效能,在節水的基礎上,更産生了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科技支撐下,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在全國首屈一指。“十三五”以來,北京市以改善城鄉水環境品質為核心,持續推進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全市新(擴)建城鎮再生水廠28座,升級改造城鎮污水處理廠12座,規模以上再生水廠污水處理能力達到687.9萬立方米/日。全市再生水利用量由10億立方米提高到12億立方米,其中再生水配置量提高至4.9億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範圍進一步擴大,成為穩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在再生水的補給下,中心城區清河、壩河、涼水河、通惠河流域基本還清,北京建成區黑臭水體得以基本消除,四條水系如絲帶縈繞京城,並匯入大運河、永定河兩個文化帶,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天津市、河北省,顯著改善京津冀區域水環境和自然生態,實現了從水污染治理向水環境改善的歷史性跨越,走在了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和節水城市建設的前列。

  北京市還把再生水利用作為推進節水的重要途徑,拓寬再生水使用場景。再生水廠建設過程中就全面考慮水資源的節約和迴圈利用,在工業企業主要生産工藝環節、辦公區衛生間衝廁、河湖補水等方面逐步推進使用再生水。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積體電路晶片製造企業,位於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其生産線用水量大,為進行資源節約,針對工業廢水開發了一整套的過濾回收設備,生産産生的清洗廢水,經過活性炭吸附粒子、保安過濾器、RO膜等設備去除污染物,檢測合格後,再次供應到超純水設備中,替代自來水作為生産用水進行使用。建廠近20年,通過回收系統,節省水資源達到2400多萬噸。

  此外,北京市還持續加強器具水效標識監督檢查,推廣更換高效節水器具,用科技減少更多“水龍頭”上的浪費。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由社會資本投資的非營利性綜合醫院。病患數量多、人員流動大、衛生標準高,耗水量非常可觀。通過一系列的節水器具換裝以及安裝RO濃水回收裝置,極大程度地減少了新水用量,使其從“用水大戶”轉變為“節水大戶”。

  2021年,依託首都科技優勢資源,北京市圍繞農藝節水、工程節水、科技節水、管理節水開展了一系列的共性技術與特性技術整合創新。在科技的助力下,不斷加大再生水的使用,結合領域發展和行業需求,讓各行業實現了新水用量降低,經濟效益不減的良好局面。

  節水“不缺席”各行各業共護綠色夢

  北京市節水工作貫穿取供用排全鏈條,節水範圍也從點到面,逐步覆蓋全區域、全行業。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啟動並完成全市16個節水型區創建,建成46所節水型高校,佔北京市高校總數的50%,打開了節水型城市建設的良好局面。多年來,北京市水務局積極推動節水理念向縱深延續,著力營造節水、惜水的濃厚社會氛圍。2021年,北京市水務局會同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開展北京市節約用水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活動。此次評選活動廣泛發動各行業和基層進行組織推選,涵蓋中央在京單位、駐京部隊、市有關部門、街道(鄉鎮)、社區(村莊)、各類企事業單位及社會人士,充分地調動了社會各界節水的積極性,凝聚節水合力,不斷開創首都節約用水新格局,一同守護首都綠色發展夢。

  此外,為了進一步引導各行各業綠色低碳發展,北京市水務局和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統籌推進,聯合印發《北京市百項節水標準規範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3年)》,建立了由各行業主管部門牽頭制修訂行業用水定額及相關節水標準的工作機制,計劃到2023年底前,完成近100項節水標準規範制修訂工作,覆蓋主要生活服務業、工業、農業等用水定額以及基礎計量統計、評價、再生水利用和運作管理等標準。

  通過推動實施百項節水標準規範工程,北京市構建節水標準體系,大力促進節水工作更加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推進標準化與節水工作深度融合,以標準助力節水先行,在用水源頭把控好讓北京市節水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産生活的全過程,融入到生態文明的各方面,促進北京市水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多年來,北京市節水工作成效顯著,節約的每一滴水中,都映射著北京市的綠色發展夢。展望未來,北京市節水工作依舊任重而道遠。行路漫漫,要有恒心、耐心,更需開拓創新。全市各行業繼續依靠科技創新引領,擴大節水載體建設,挖潛非常規水利用,在行業節水減排、生活用水控量提質、全社會節水意識培養上繼續下大功夫,不斷引導社會各界樹立節約用水就是保護生態、保護水資源就是保護家園的意識,持續深入踐行節水優先、量水發展、人水和諧的思路理念,積極營造親水、節水、惜水的良好氛圍,使節約用水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

一滴水裏的生態文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