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日期:2017-03-20 09:45    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分享:
字號:        

  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和《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要求,在2016年度北京市各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各委、辦、局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的基礎上編制。

  全文包括2016年北京市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重點工作情況、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情況、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以及主動公開、回應解讀、依申請公開(含不予公開、收費及減免)、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舉報等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數據。

  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首都之窗"門戶網站(http://www.beijing.gov.cn/)下載。如對報告有疑問,請與北京市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辦公室聯繫(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棗林前街70號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大廳;郵編:100053;聯繫電話:010-83978888;電子郵箱:xxgk@beijing.gov.cn)。

  This report is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set out by Regulations Regarding Disclosur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 the PRC and Provisions for Disclosur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and it is based on the 2016 annual reports prepared by district-level governments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as well as municipal government bodies, including commissions, offices and bureaus.

  The report contains key points of the work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o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2016; the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in key areas;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and related data on voluntar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responses and interpretation, disclosure upon requests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the non-open contents, fees and fee relief),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and tip-offs, etc.

  The statistics in this report is collected from the period starting from January 1st, 2016 to December 31st, 2016. The electronic version of the report is available for download at http://www.beijing.gov.cn. For any enquiries about the report, please contact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fice of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Address: No. 70, Zaolin Qianjie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ervice Hall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Tel: 010-83978888; E-mail: xxgk@beijing.gov.cn)

  一、重點工作情況

  (一)強化頂層設計,推動政務公開工作良好開局

  整合建立市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工作機構。調整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組長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擔任。政務公開工作列入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工作分工,並對外公開。成立市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辦公室,進一步整合信息公開、政策解讀、回應關切、網站內容建設、公報編輯等工作職能,增強工作合力。強化各級行政機關公開隊伍建設,要求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建立健全相應的政務公開工作領導機構,整合政務公開力量和資源;各區政府健全專門工作機構,市、區政府各部門和各街道(鄉鎮)配齊配強專職工作人員。

  強化政務公開制度建設。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向社會預公開的基礎上,出臺本市《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細化了5年時間100項具體任務。制發《北京市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提出圍繞深化改革、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政府建設推進公開等6方面45項工作任務,持續深化權力責任清單、財政資金使用、重大建設項目、公共資源配置、環境保護、社會救助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著力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創新驅動發展、高端産業發展等領域信息公開,不斷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

  制定政務公開三級清單。著力解決政務公開內容範圍廣、資訊數量大、標準不統一、考核難量化等問題,制定並公佈覆蓋市、區、街道(鄉鎮)三個行政層級的《北京市重點領域政務公開三級清單》。清單首次從市級部門延伸到基層一線,其中市級47個領域559條目錄資訊2828項內容標準,區級44個領域339條目錄資訊1832項內容標準,街道(鄉鎮)13個領域61條目錄資訊249項內容標準,建立起政務公開系統性、行業性、操作性標準。依法依規明確政務公開的主體、內容、標準、方式、程式,細化各級行政機關重點領域政務公開工作任務,具體到每項資訊的內容標準,落實責任主體,實現公開工作可量化、能考核、好監督。

北京市重點領域政務公開三級清單

北京市重點領域政務公開三級清單

  創新政務公開二維碼應用。提高政務公開信息化水準、增強政務資訊傳播力影響力、優化政務管理服務,從圍繞大局、服務企業、惠及市民等不同角度,開展二維碼創新應用。"掃一掃"實現政務資訊跨屏傳播,通過手機客戶端閱讀、下載、存儲政策文件、辦事指南、圖文解讀等,實現不同載體的跨屏轉化和延伸閱讀;"掃一掃"實現政務服務,將各類便民服務事項轉化成二維碼,實現即時填寫表格、預約辦事、申報材料等功能;"掃一掃"實現線上線下融合,進一步擴大了政策解讀、惠民措施的傳播範圍,提升了公眾辦事的便利性,以公開促進服務優化。

  創新辦好"市民對話一把手"政民互動節目。市"兩會"期間,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和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以全媒體融合的形式,連續製作播出了12期"市民對話一把手o北京新表達"特別節目,在廣播、電視、網路等多平臺播出,收集網民意見建議10萬餘條。年中,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主題,策劃製作"京津冀協同發展"特別節目,首次邀請京津冀三地交通、環保、商務等部門主要負責人走進直播間,與市民實時互動交流,回應市民關切,平均收視率超過3%,收視人群超過1億人次。制定印發《"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工作制度》,對廣播、電視、網路和新媒體全程互動、全媒覆蓋和全面呈現進行制度化安排。

市民對話一把手

市民對話一把手

市民對話一把手

  (二)著力全媒融合,解讀回應工作實現新突破

  重大政策實現"目錄管理、組合解讀"。建立市政府重要文件、重大政策出臺"三同步"機制,同步起草、同步標注公開屬性、同步制定解讀方案。圍繞市政府重要決策部署、重要會議、階段性重點工作、重要活動安排及公眾關注熱點問題,及時發佈權威資訊。全年確定9方面140項重點工作解讀目錄,對重要文件同步宣傳解讀,為政策措施實施營造良好氛圍。組織專欄集中解讀2015年度市政府績效考評會議、國務院促進民間投資專項督導、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及本市重大決策任務集中督查,以公開促落實。圍繞《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加快冰雪運動發展意見(2016-2022年)》等重要文件組織召開新聞發佈會10余場,刊發稿件60余篇,通過新媒體發佈報道200余篇。2016年市"兩會"期間,深度整合報紙、廣播、電視、網路和政務微網志微信全媒體資源,深入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在《北京日報》開設"2015北京印記"專欄,連續刊發14個政府工作報告解讀專版、累計7萬餘字。在"首都之窗"政務門戶網站、"北京發佈"微網志微信等網路平臺上發佈政府工作報告"微解讀"等專欄專題,網路轉發和點擊逾百萬人次。圍繞經濟發展品質穩步提高、"去""治""進"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六大主題,通過廣播、電視、網路及新媒體多渠道、多平臺深度解讀全市經濟形勢。

  政府重要會議實現"深度解讀、立體發聲"。建立市政府常務會議深度解讀機制,實現了市政府常務會議召開次日解讀材料見報、上網。在《北京日報》開設"市政府常務會解讀專欄",對3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的67項重要議題進行了深度解讀,共刊發稿件67篇,12萬餘字。在"首都之窗"政務門戶網站設置會議專題,及時刊發會議專題圖解,通過新媒體向社會發佈。建立政策解讀專家隊伍,發揮政策制定者、專業機構、專家學者的優勢,增強政策解讀的針對性、科學性、權威性。

全媒融合,立體發聲

  重大輿情回應實現"及時回應、協同聯動"。針對城市規劃、環保交通、醫療教育、食品安全等社會公眾普遍關心的民生領域重大輿情,及時做好回應工作,第一時間通過新聞發佈會、政務微網志微信發佈權威資訊,及時澄清事實,消除不良影響。強化新聞媒體協同聯動,統籌協調傳統媒體、網路平臺和新媒體,實現微網志微信"雙微"服務互通,政府部門政務微網志群和新聞發言人微網志群"雙矩陣"共同回應。

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

  解讀回應平臺實現"權威發佈、全媒融合"。建立健全新聞發佈會制度,持續推動與宏觀經濟和民生關係密切、社會關注事項較多的職能部門建立例行新聞發佈制度。市政府新聞辦共計召開新聞發佈會近70場,超過上千家次境內外媒體參加新聞發佈會。在"首都之窗"政務門戶網站開設"政策解讀"專欄,設置了"視説新政"、"數説北京"等板塊。深化拓展政務新媒體發佈平臺,"北京發佈"政務新媒體平臺發佈資訊超過8500條,粉絲量達1261萬;微信公眾號推送360余次,發佈資訊2400余條;頭條號累計閱讀量3917萬。"北京微網志發佈廳"政務新媒體矩陣發佈資訊超過20萬條,實現了分眾化、差異化傳播,提升了資訊傳播效率。

北京日報

  (三)加強機制保障建設,夯實公開工作基礎

  強化依申請公開工作指導。針對依申請公開問題和敗訴案件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制定政府資訊依申請公開工作手冊,指導市級部門、基層政府及部門提升依申請公開依法規範水準。在全市各級行政機關中開展依申請公開第三方專項測評,逐一反饋問題清單和整改建議,督促搜尋薄弱環節。規範政府信息公開舉報投訴處理流程,健全舉報投訴渠道,強化問題跟蹤和督促整改。

  強化績效管理和考核監督。政務公開工作列入全市市級部門績效考核體系,分值權重提高至5%。市級單位考評"優秀"的有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地稅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計生委、市工商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安局、市環保局、市民政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城管執法局、市旅遊委、市農業局、市公園管理中心;考評"良好"的有市規劃國土委、市教委、市科委、市水務局、市統計局、市質監局、市金融局、中關村管委會、市交通委、市農委、市安全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體育局、市信訪辦、市政府法制辦、市商務委、市政府外辦、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監獄局、天安門地區管委會、市投資促進局。區政府考評"優秀"的有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澱區、豐台區、房山區、昌平區、大興區、平谷區、懷柔區。

  建立健全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機制。堅持以評估查問題、以評估促改進,對市級部門和區政府落實"五公開"、重點領域公開、政策解讀和回應關切、保障監督機制等情況進行第三方評估。針對評估中發現的問題,分別向各單位印發問題清單,督促各單位整改落實。

  強化政府網站內容建設常態化監管。充分發揮第三方檢查評估機製作用,按季度對全市1000余家政府網站內容建設情況開展"拉網式"全面檢查,深入挖掘問題,定期通報檢查結果,提出整改建議,形成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限期整改、提質增效的良性迴圈。在國務院辦公廳開展的全國政府網站季度抽查中,本市合格率均達100%。

  強化政府公報權威發佈。發揮好政府公報標準文本作用,全年共編輯出版公報57期,刊登地方法規、政府規章、規範性文件和報告510件。完善目錄分類,提高出刊頻率,實現每週出版,向社區、居(村)委會和各級圖書館(室)等基層單位發送紙質公報90余萬本。優化查閱檢索功能,第一時間上網發佈電子公報,提高電子公報的利用率和時效性。

  開展基層調研。直面基層、突出服務,組織市政府工作部門及相關專家學者,實地走訪調研8個區政府、63個區政府工作部門、12個街道(鄉鎮)、4個事業單位的公開工作情況,加強面向基層的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服務,詳細了解基層公開疑難問題,深入分析制約工作實效的困難癥結,為研究制定更加務實有效的工作措施,進一步提升基層政務公開工作水準奠定堅實基礎。

  抓好教育培訓。制定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培訓工作方案,明確了分級分層組織、對象全面覆蓋、形式豐富多樣的培訓原則,明確了市級層面政務公開培訓具體安排。其中,市政府先後舉辦兩期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培訓,參加培訓800余人次,實現對各區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公開工作主管局級領導、工作機構處級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全覆蓋。

  二、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情況

  (一)圍繞深化改革推進公開

  推進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公開。更新發佈2016年版行政審批、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給付、行政檢查、行政確認、行政獎勵、行政裁決等權力清單,逐項梳理並細化公開職權事項、法律依據、實施主體、運作流程、監督方式等資訊。進一步清理精簡許可事項,精簡比例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約10%,將中央設定地方實施的197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進行調整,將行政審批事項清單調整為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推進"雙隨機"抽查與社會信用體系相銜接,將隨機抽查結果納入市場主體的社會信用記錄,並及時向社會公示。

  推進"放管服"政策落實情況公開。圍繞精簡事項、投資改革、規範管理、激發活力、市場秩序、政務服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召開"放管服"改革專題發佈會,公佈54項改革任務分工細表,推動規劃和國土、城市管理職能融合,提高服務效率和水準。

聚焦簡政放權深入推進“放管服”

  推進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公開。及時發佈處罰資訊、消費警示資訊和産生重大影響的典型案件資訊,定期公開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粧品等抽樣檢驗資訊,及時發佈産品召回、下架資訊,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資訊等消費警示資訊。實現全市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網上查詢。

食品抽檢資訊

  推進安全生産監管信息公開。及時發佈安全生産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執法檢查和事故調查情況。定期向企業信用資訊網報送有關安全生産行政處罰資訊,建立失信企業"黑名單"制度。

  推進産品品質監管執法信息公開。及時公開産品品質監督年度工作計劃、産品品質監督抽查情況和行政許可受理、審批有關標準及規定。定期公開行政處罰查處結果資訊。

産品品質抽查監督結果

  推進旅遊市場監管信息公開。發佈旅遊行業"黑白名單",建立虛假旅遊網站快速核查、商業推廣前置審核及旅遊委官網置頂"三項機制",建立定期旅遊投訴資訊公示制度,公佈北京"一日遊"旅行社推薦名單,公示非法旅遊網站對外不法招徠電話等。

“一日遊”旅行社推薦名單

  推進企業信用信息公開。制定《北京市企業信用資訊網信用資訊歸集規範》及《資訊資源目錄》,歸集588類企業信用資訊。企業信用資訊網共公示各類企業基礎資訊3021.4萬條,許可資訊24.8萬條,警示資訊56.98萬條,累計向社會提供資訊查詢16.32億次。推進政府信用數據與企業、社會組織共用合作。實現企業信用網數據向電商平臺開放,開展企業主體資訊、品質監管、消費維權等數據交換,以"行政+市場+技術"方式,助推政府監管數據和電商平臺數據資源共用、發展互助、改革共推、監管互動。

 

北京市企業信用資訊網

  做好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産權行政處罰案件相關信息公開工作。定期公佈工作進展情況和成效,對適用一般程式查辦的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産權行政處罰案件,主動公開案件名稱、被處罰者姓名或單位名稱,以及主要違法事實和處罰種類、依據、結果等。

北京市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網

北京市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網

  推進政務服務公開。實現政務大廳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全公開,公佈項目名稱、實施主體、法定依據、辦事流程、申報材料、承諾時限和收費標準及依據等內容,方便群眾查詢。推動政務服務向網上辦理延伸,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共服務平臺暨市網上政務服務大廳與實體大廳同步上線運作,實現政務服務"線上線下相融合",面向公眾和法人提供了涵蓋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在內的40家單位、700余項市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了一網預約、一網申報、一網查詢的全流程網上服務功能。推進面向轉移落戶人員的服務公開,及時公開戶口遷移政策,深入解讀北京市居住證相關政策。

  推進服務企業信息公開。建設北京公共資訊服務平臺,及時公開經貿發展資金項目申報、年度外商投資企業註冊登記、中小企業發展扶持政策等資訊。及時公佈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雙向投資等主要商務運作數據及特點資訊。完善外資企業投資經營資訊報告制度和公示平臺,推行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工商備案事項一體化改革措施。

  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組織編制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城市供水、供熱、供氣等領域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目錄,對本領域公共企事業單位編制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和服務指南提出標準和要求,方便企業和公眾辦事。市自來水集團、市燃氣集團、市熱力集團等編制了辦事公開服務事項目錄及指南、辦事公開實施細則等配套文件。

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二)圍繞促進經濟發展推進公開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情況的公開。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先後組織"北京新舉措新變化新成果"、2016年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項目、疏解促文物騰退等資訊發佈活動。及時發佈京津冀醫療機構開展合作辦醫的相關資訊。通過新聞發佈會、接受媒體採訪等多種形式,主動向社會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産業合作、交通一體化、知識産權、人才流動等方面的資訊,深入解讀《北京市"十三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京津冀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等文件。

  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情況公開。全面解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和成效,公開新增産業禁限目錄、軌道交通授權經營等典型案例,解讀本市在穩增長、調結構、疏功能等方面工作的落實情況。

  推進創新發展有關情況公開。及時開展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科技創新建設規劃》、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重大專項成果等重要政策解讀工作。發佈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相關項目徵集、活動組織以及"高精尖"産業中的領域項目徵集、技術突破、産業應用等資訊。重點開展促進創新創業服務機構建設、"北京市眾創空間"備案、科技政策宣講、成果轉化項目推介等方面的信息公開。

  推進重大規劃和建設項目信息公開。圍繞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查處違法建設專項行動、地理資訊普查、各類規劃建設法規標準等多方面開展宣傳解讀工作,通過新聞發佈會詳細解讀北京市空間戰略規劃和城市副中心規劃的相關問題。公開2016年北京市重點建設項目目錄,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環境提升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民生改善、"高精尖"産業項目,及時公佈進展情況資訊32篇。實時公開建設工程項目的許可、備案資訊,通過"北京市建築市場信息公開平臺"公開建設工程的招投標、合同備案、合同履約、施工許可、竣工備案等資訊。及時公開建設工程項目的品質監督和執法檢查資訊。

 

建築市場信息公開平臺

  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PPP)信息公開。分級收集管理市、區兩級PPP項目資訊,跟蹤PPP項目推進情況,建立PPP項目資訊報送和管理考核制度。通過政務微網志微信發佈《北京:納入財政部PPP示範項目、最高獎補800萬元》、《北京拋"3+5+5"PPP項目大禮包》等政策資訊,確保企業單位及時了解掌握PPP相關政策動態。

  推進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數據公開,整合建設工程招投標、産權和礦産資源、政府採購、綜合等4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及時公開公共資源交易項目批准文件、行政處罰資訊、招投標、市場主體和中介機構資質等資訊。

  推進減稅降費信息公開。深入開展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宣傳,召開改革情況新聞發佈會,開展"營改增稅負只減不增"主題報道,組織"跑出營改增加速度"集中採訪,多角度反映改革亮點和政策效應。制發《關於加強涉企收費管理減輕企業負擔重點任務分工的通知》,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實行目錄清單動態管理,通過政府網站主動向社會公開。開設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企業重組稅收政策等公開專欄,及時公開政策內容。

減稅降費營改增

  推進國有企業運營監管信息公開。按月度公開市屬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任免動態,按年度公開國有資本整體運營情況、國有資産保值增值和經營業績考核有關情況。推動國有企業改制重組信息公開,及時發佈一級企業重組資訊,要求市屬企業及時公開産權轉讓、增資擴股、資産轉讓等資訊。

  (三)圍繞民生改善推進公開

  推進環境保護信息公開。推進各類環境品質、環境規劃計劃、大氣污染治理、老舊機動車淘汰、環境監察執法、環保行政審批、生態文明建設、總量減排、環境投訴舉報等信息公開。強化空氣品質信息公開,及時發佈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啟動、解除資訊,實現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驗收全過程公開,實現重點污染源的監督性監測數據全指標主動公開。推進生活飲用水監測信息公開,定期發佈市級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質狀況。完善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平臺建設,發佈2016年度重點排污單位名錄,開展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情況專項執法檢查。

老舊機動車淘汰

  推進社會救助信息公開。按月公開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相關資訊,按季度公開醫療救助、臨時救助開展情況。及時公開救災物資調撥資訊、市級防災減災示範社區名單。做好慈善組織登記信息公開,開設"慈善資訊公示"欄目。建立社會組織信用資訊公示平臺,實現全市社會組織基本資訊、績效資訊、榮譽資訊、失信資訊等各類信用資訊統一上網公開,方便社會公眾查詢和監督。

  推進就業創業信息公開。構建涵蓋"報紙、電視、廣播、網站、微網志、微信、社區電子屏"一體的全媒體宣傳平臺,對就業創業重大政策實行聯動發佈。在"首都之窗"政務門戶網站開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專欄,分設新聞動態、政策與解讀、科技創新服務、活動與交流四個板塊,集中發佈創新創業相關政策和進展。設立"人力資源市場"、"外專服務"、"人事考試"、"百姓就業"、"大學生村官"、"職業技能鑒定"等專題服務欄目,及時發佈最新政策和解讀材料。組織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宣講會,24小時線上電話進行創業創新政策諮詢和答疑。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

  推進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和農村危房改造信息公開。開設"棚戶區改造項目"專欄,主動公開棚戶區改造前期工作、土地使用權一次性招標項目交易公告及交易結果。公開棚戶區改造政策及籌建數據,公開各區籌建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套(戶)數及基本建成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套(戶)數。開展棚戶區改造專項督查,及時向社會公開督查工作情況及棚戶區改造任務階段性完成情況。及時公開保障性住房建設、分配、退出等資訊,建立市區兩級住房保障信息公開聯動機制。做好農村危房改造情況的信息公開,及時公開相關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務分解、補助對象範圍與補助標準、建設標準、資金籌集等內容。

住房保障專欄

  推進教育信息公開。系統公開義務教育招生入學資訊,義務教育劃片工作程式、內容、結果,隨遷子女入學辦法、入學流程、證件要求和辦理方式,接受社會監督。全面落實高等院校招生"陽光工程",繼續推進市屬高校招生辦法、錄取程式、財務、諮詢及申訴渠道、重大違規事件處理結果等信息公開。持續做好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高水準人才交叉培養計劃以及教育教學改革方面信息公開工作。

  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公開。推進法定傳染病疫情信息公開,每週公佈法定傳染病疫情發病情況及重點疫情發病趨勢。印發醫院、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等9類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公開目錄,從公開範圍、公開目錄、公開標準和公開形式等各方面做出明確規定,指導醫療衛生機構面向社會和服務對象的信息公開。推進分級診療信息公開,專題發佈和解讀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年度重點任務。

  (四)圍繞政府自身建設推進公開

  完善政府會議開放制度。將推進會議開放作為決策公開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利益相關方、公眾、專家、媒體等列席市政府有關會議制度。市政府多次邀請市民代表、新聞媒體代表等列席市政府常務會,增強決策透明度;市級行政機關和區政府績效考評會議邀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專家學者、高校代表、企業代表、市民代表、新聞媒體代表等各方參加,共同考評打分。將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邀請相關方代表列席會議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內容。試點區政府常務會議開放形式,西城區政府常務會全程進行"微直播",形成了"場內場外代表建言獻策,網上網下政民互動交流"的政府會議開放模式。

  推進重大決策預公開。建立重大行政決策預公開機制,對提交市、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的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重要改革方案、重要政策措施、重大建設項目等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在決策前向社會公開決策草案、決策依據,並以適當方式公佈公眾意見收集採納情況。對《北京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意見》、《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北京市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決策事項,在形成正式文件前,均向社會公開相關資訊,徵集公眾意見建議,並反饋意見採納情況。

  推行重大民生決策事項民意調查制度。在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事項做出前,積極引入民意調查方式,擴大公眾參與。辦好《北京市政府服務熱線12345需求與反饋》專欄,作為匯民意、聚民智、化民怨、解民憂的重要窗口。邀請社會救助、養老服務、規劃編制等方面專家,深度參與社會救助實施辦法、居家養老服務試點等政策文件的研討制定。在市屬醫院"非急診全面預約"政策制度和執行過程中,高度重視民情民意反饋工作,召開非急診預約掛號意見徵求會,邀請老年患者、兒童父母、社保患者、外地患者等多類代表對預約掛號移動平臺的使用界面和預約流程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非急診全面預約

  推進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政府預決算實現"四本預算"的"全口徑"公開,政府預決算和部門預決算均已全部公開至預算科目按功能分類的最底層"項"級科目,並按經濟分類公開了基本支出財政撥款的"款"級預算。公開事項包括各部門收支總體情況、財政撥款情況、項目支出、部門整體績效目標,以及所有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新增公開部門機關運作經費支出情況、國有資産佔有使用情況、政府採購資訊等。按地區、按項目公開市對區轉移支付資金資訊。進一步明確各區預決算公開的主體、範圍、內容、形式、時限等。

  推進建議和提案信息辦理結果公開。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4〕46號)有關要求,在"首都之窗"政務門戶網站"承辦全國建議提案"欄目公開了由市政府辦理的建議、提案答復摘要。其中,對市政府主辦的15件建議、提案,經審查公開其中11件建議、提案辦理答復摘要,另4件建議、提案辦理答復依法不予公開。

  三、信息公開數據

  (一)主動公開情況

  2016年主動公開政府資訊1000912條,主動公開規範性文件9660件,主動公開重點領域政府資訊732739條。在主動公開的重點領域政府資訊中,財政預算決算、"三公經費"和行政經費資訊3475條;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計劃、項目開工和竣工情況,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退出等資訊1467條;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生産經營許可、專項檢查整治等資訊373368條;環境核查審批、環境狀況公報和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等資訊5841條;招投標違法違規行為及處理情況、國有資金佔控股或者主導地位依法應當招標的項目等資訊3439條;生産安全事故的政府舉措、處置進展、風險預警、防範措施等資訊5091條;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批准、徵收集體土地批准、徵地公告、徵地補償安置公示、集體土地徵收結案等資訊3659條;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和收費標準調整的項目、價格、依據、執行時間和範圍等資訊388條;本市企業信用資訊系統中的警示資訊和良好資訊等293985條;政府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結果等資訊612條;行政機關對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企事業單位進行監督管理的資訊14869條;市政府決定主動公開的其他資訊26545條。

  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資訊的情況,其中,通過政府公報公開政府資訊4899條,佔總數的0.38%;政府網站公開政府資訊921908條,佔總數的71.19%;政務微網志公開政府資訊226278,佔總數的17.48%;政務微信公開政府資訊66479條,佔總數的5.13%;其他方式公開政府資訊75367條,佔總數的5.82%。

  (因同一政府資訊可以多種渠道和方式公開,故分類之和大於主動公開總數。)

  (二)回應解讀情況

  2016年,全市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22305次。在回應解讀的渠道方式上,參加或舉辦新聞發佈會1093次(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佈會395次);政府網站線上訪談350次(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線上訪談156次);政策解讀稿件發佈10719篇;微網志微信回應事件34097次;其他方式回應事件16933次。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1.申請情況

  全市申請總數為34200件。申請方式中,當面申請18266件,佔總數的53.25%;以傳真形式申請84件,佔總數的0.24%;通過網路提交申請3394件,佔總數的9.89%;以信函形式申請12558件,佔總數的36.62%。(因同一申請可以多種申請方式提出,故分類申請之和大於申請總數。)

  (因同一申請可以多種申請方式提出,故分類申請之和大於申請總數。)

  在市政府部門中,申請量列前五位的是市公安局、市規劃國土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工商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區政府中,申請量列前五位的是海澱區、西城區、東城區、豐台區、朝陽區。

  2.答復情況

  全市34200件申請辦結數為33149件,其中按時辦結數31290件,延期辦結數1859件,其餘未到答復期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時限規定在2017年答復。

  已答復的33149件申請中,"屬於已主動公開範圍"1293件,佔總數的3.90%;"同意公開"11909件,佔總數的35.93%;"同意部分公開"296件,佔總數的0.89%。

  "不同意公開"6689件,佔總數的20.18%。其中,涉及國家秘密80件;涉及商業秘密53件;涉及個人隱私99件;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25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所指政府資訊5829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618件。(因同一申請可能涉及兩種以上"不同意公開"情形,故分類之和大於總數。)

  "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公開"2424件,佔總數的7.31%。

  "申請資訊不存在"9020件,佔總數的27.21%。

  "告知作出更改補充"1104件,佔總數的3.33%。

  "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414件,佔總數的1.25%。

  3.依申請公開政府資訊收費情況

  全市各行政機關按照《北京市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公開資訊收費辦法》(京發改〔2014〕2571號)規定,對依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收取檢索、複製、郵寄等費用共計7.1萬元。同時,對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領取國家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依法免收相關費用共計3205.89元。

  (四)行政復議、訴訟及舉報情況

  1.行政復議

  全市行政機關受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案件1827件,包括市政府受理631件,16區政府受理850件、具有行政復議職能的市政府工作部門受理346件。其中,維持行政機關做出的信息公開答復告知的1005件,撤銷行政機關做出的告知書的256件,確認行政機關做出的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違法的50件,責令行政機關限期履行法定職責的6件,駁回申請人行政復議申請的42件,申請人自願撤回申請、復議終止審理的68件,其他方式結案238件,未審結162件。

  2.行政訴訟

  全市法院共審理與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的行政訴訟案件2576件。受理一審案件1574件。其中,判決駁回訴訟請求395件,判決全部撤銷行政行為133件,判決部分撤銷行政行為8件,判決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5件,判決確認違法49件,裁定駁回起訴727件,裁定撤訴86件,裁定移送其他法院審理58件,未審結113件。受理二審案件1002件。其中,判決維持288件,判決撤銷4件,裁定駁回597件,裁定發回重審1件,裁定撤訴5件,未審結107件。

  3.舉報

  全市行政機關接到與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的舉報519件。其中,市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辦公室共接到與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的舉報65件(含建議舉報人向其他相關單位舉報13件),受理的52件中,經查4件屬實,48件失實。市行政投訴中心共接到與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的投訴1件,按照工作程式轉相關單位辦理,經查失實。

  (五)機構建設及保障培訓情況

  2016年,本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為904個,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1489個。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3398名,其中,專職人員556名,兼職人員2842名。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901.07萬元。本市全年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2101次;舉辦各類培訓班1216次;接受培訓人員55026人次。

  四、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

  (一)存在的不足

  一是公開的深度廣度仍需進一步深化拓展。政務公開工作涉及行政權力運作中"決策、執行、結果、管理、服務"全過程,也涉及公眾參與、會議開放、數據開放等新任務,現有公開工作與社會公眾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二是政策解讀和回應關切需進一步加強。政策解讀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待加強,解讀內容不夠接地氣,虛假資訊澄清和回應關切工作不夠及時主動。三是基層政府資訊和政務公開水準需進一步提升。部分基層單位公開工作力量相對薄弱,工作能力有待加強。

  (二)2017年改進措施

  一是進一步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在全市選取基層試點單位,重點圍繞基層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稅費收繳、徵地補償、環境治理、公共事業投入等群眾關切資訊,以及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宅基地審批、涉農補貼、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政務服務事項,開展"五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工作,形成基層政務公開標準規範。

  二是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三級清單動態管理。推進重點領域政務公開三級清單落實,督促指導各級行政機關對清單涉及資訊"應公開、盡公開",並及時修訂完善和動態更新政務公開三級清單。

  三是進一步強化政務輿情回應機制建設。建立健全政務輿情收集、會商、研判、回應、評估機制,出臺本市行政機關政務輿情回應實施細則。強化政府網站等公開平臺的建設管理,推進網站集約化建設,加強政府網站與主要新聞媒體、新聞網站、商業網站的聯動,提升網站的集群和擴散效應。

  四是進一步提升依申請公開依法規範水準。針對第三方評估依申請公開問題和敗訴案件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梳理匯總申請受理、辦理、答復各環節中的突出問題,逐項提出操作性工作建議,指導各級行政機關提升依申請公開依法規範水準。

  五是進一步推進公眾參與和政民互動。圍繞政府中心工作,細化公眾參與事項的範圍,在政策制定、執行和監督各環節充分引入公眾參與機制,研究本市重大行政決策公開、行政機關擴大公眾參與、加強政民互動的相關工作意見。

  六是進一步開展全方位多層級多樣化的業務培訓。組織開展局級領導專題培訓、處級骨幹培訓、系統業務培訓、網上專題培訓,將政務公開列入公務員初任培訓和幹部任職培訓課程、"幹部線上學習"課程體系,支援政務公開工作人員接受相關繼續教育。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