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新業態新模式展現活力 區域經濟整體實力邁上新臺階 京津冀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

日期:2023-02-21 08:0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三地新業態新模式展現活力 區域經濟整體實力邁上新臺階 京津冀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

  2月20日,市統計局發佈報告顯示,2014年以來,京津冀三地緊密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各階段重點任務推動工作,區域經濟整體實力邁上新臺階。2022年,京津冀地區生産總值合計10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是2013年的1.8倍;其中,北京、河北跨越4萬億元量級,均為4.2萬億元,分別是2013年的2倍和1.7倍;天津1.6萬億元,是2013年的1.6倍。

  2014年7月,第一版北京新增産業禁限目錄正式發佈,2015年、2018年先後進行了兩次修訂,2022年3月,北京迎來第四版新增産業禁限目錄。禁限目錄在嚴守功能底線的同時,也為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打開了更大空間。近2.4萬件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不予辦理,科技、商務、文化、資訊等高精尖産業的新設市場主體持續增加,佔比由2013年的40%升至2021年的62%,一減一增顯露出“瘦身健體”後北京産業結構的變化。

  放眼京津冀,“三二一”産業格局持續穩固。數據顯示,京津冀三次産業構成由2013年的6.2:35.7:58.1變化為2022年的4.8:29.6:65.6,第三産業比重提高7.5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三産佔比保持在8成以上,天津佔比超6成,河北提升最快,京津冀三地三産比重分別為83.8%、61.3%和49.4%,較2013年均明顯提高。

  産業發展帶動就業規模擴大結構優化。據統計,京津冀地區城鎮9年新增就業累計1442萬人,三地分別新增288.1萬人、405.5萬人和748.4萬人。2021年,北京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第三産業比重為84.4%,較2013年提高6.2個百分點,其中資訊服務業和商務服務業佔比達25.5%,較2013年提高6.2個百分點;天津和河北第三産業就業人員佔比為60.5%和46.6%,較2013年提高10.9個和15.1個百分點。

  2021年,京津冀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3949.1億元,是2013年的2.1倍,佔全國比重為14.1%。區域R&D投入強度達到4.1%,較2013年提高0.7個百分點,持續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個百分點以上。

  三地新興經濟快速發展,新業態持續升溫。其中,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從2015年的8719.4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17330.2億元,佔GDP的比重超4成,提高6.4個百分點;天津高技術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2%,較2014年提高1.9個百分點;河北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0.6%,比2013年提高8.8個百分點。

  從創新主體看,在2022年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京津冀地區共535家,佔全國的12.3%;累計1124家,較前三批合計數量翻倍增長。根據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2年中全球獨角獸企業榜》,京津冀有95家企業上榜,佔中國上榜企業的比重超過3成,其中北京90家,居各省區市第一。

  京津冀協同發展與三地居民生活息息相關。2022年年底,京唐、京濱城際鐵路開通;京津冀480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540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一系列共建共用成果,真正提升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數據顯示,三地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2022年,京津冀三地全體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77415元、48976元和30867元,與2013年相比,年均分別名義增長7.4%、7.1%和8.2%。(陳雪檸)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