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

日期:2008-02-05 08:07    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分享:
字號:        

——2008年1月20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北京市代市長 郭金龍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五年工作的回顧

  北京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全市人民在中共北京市委的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實現“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構想,抓住機遇,求真務實,銳意進取,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五”計劃勝利完成,“十一五”規劃進展順利。

  ——首都經濟邁上新臺階。初步統計,地區生産總值由2002年的4330.4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9006.2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突破7000美元。地方財政收入由534億元增長到1492.6億元,增長1.8倍。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水耗以及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下降,節能減排走在全國前列。

  ——改革開放更加深入。農村、國有企業和投資、金融、財稅、科技等領域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非公有制經濟進一步發展。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83.6億美元,是前五年的1.8倍;2007年地區進出口總額1929.5億美元,是2002年的3.7倍。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交通建設跨越式發展,公交出行比例達到34.5%,比2002年提高6.5個百分點。市區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天數達到67.4%,比2002年提高11.8個百分點;城八區和郊區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2%和47%,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9%和76%;全市林木綠化率達到51.6%。

  ——奧運籌備順利推進。26個比賽場館、44個獨立訓練場館竣工。“好運北京”系列賽事成功舉辦,各項保障工作有序展開。城市環境品質和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提高。

  ——社會建設開創新局面。教育事業全面進步,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首都公共衛生、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文化更加繁榮,體育蓬勃發展。

  ——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1989元和9559元,年均實際增長11.5%和9.1%。五年全市增加就業263萬人,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2.3%以內。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房使用面積超過20平方米。

  五年來,本屆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首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認真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措施,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城鄉居民消費能力逐步增強,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分別增長了2.2倍和1.9倍,投資、消費拉動趨於協調。嚴格清理固定資産投資項目,全面清理整頓各類開發區。完成第一次經濟普查和第二次農業普查,摸清了全市二、三産業和“三農”的基本情況。確立高端産業發展戰略,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文化創意産業、高技術産業和現代製造業,重點推進六大高端産業功能區建設。服務型經濟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第三産業比重達到71%以上。制定實施迴圈經濟發展規劃,強化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各項措施,推動大型公建節能和非節能建築改造,下大力氣調整退出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穩步推進首鋼等企業搬遷,堅決關閉小煤礦、非煤礦山和砂石生産企業,重點支援石化、建材、電力等行業開展清潔生産,工業節能降耗成效明顯。首都經濟發展呈現速度較快、結構趨優、消耗降低、效益提高的良好態勢。

  (二)統籌城鄉發展,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7年市政府對“三農”投入130.6億元,是2002年的5.2倍。建立了“部門聯動、政策整合、資金聚焦、資源整合”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機制,各部門工作重點向農村延伸。實施“221行動計劃”,加強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立農業政策性保險制度,率先實施農業生態服務補貼,促進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加快村莊規劃編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亮起來、農民暖起來、農業資源迴圈起來”工程,所有行政村鋪通了柏油路,廣播電視實現“村村通”,3萬多農戶搬出泥石流易發區和採空區,農民安全飲水達標率由36%提高到79%,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全面落實國家各項惠農政策。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規範建設徵地補償辦法,完善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政策,提高生態林建設佔地補償和養護補助標準。建立山區生態林補償機制和農村管水員、鄉村公路養護員制度,市級財政累計投入5.7億元,幫助6萬多農民在公益性崗位穩定就業。不斷加大新型農民培養力度,實行村級經費補貼制度,全面發展農村社會事業。這五年,是制定實施“三農”政策最多、力度最大、農民得實惠最多的五年。

  (三)加強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大力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和服務水準。在首都規劃委員會的指導下,完成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確立了“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兩軸—兩帶—多中心”的城市空間結構。制定區縣功能定位及評價指標體系,統籌協調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高度重視古都風貌保護,完成一批重要文物建築的修復,探索實施政府主導的舊城保護修繕和有機更新模式。完善城鄉路網結構,實施市區交通疏堵工程,路網通行能力有效提高。五年新增城市道路669公里、高速公路162公里,改造提級公路8770公里,建成全國首條大容量快速公交線路。軌道交通新增運營里程66.6公里,總里程達到142公里,網路化運營格局初步形成。堅持公共交通公益性定位,實行低票價政策,優化公交線路,全面推行市政交通一卡通,公交整體發展水準顯著提升。國家大劇院、首都博物館等一批標誌性建築先後建成。基本完成南水北調北京段主體工程。堅持不懈地治理大氣污染,實施控制大氣污染第九至十三階段措施,運用綜合手段改善市區空氣品質。建成12座污水處理廠和一批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完成城市骨幹河道治理,水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城區基本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農村垃圾“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新機制全面推行。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設施不斷完善,建成放射性廢物庫。實施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營造防風固沙林7萬多公頃,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基本建成,城鄉綠化美化取得顯著成效。發揮市民主體作用,創新管理方式,建設網格化管理平臺,提升信息化水準,城市服務管理能力大幅提高,在煙花爆竹“禁改限”、中非合作論壇服務保障等工作中得到體現。

  (四)高標準做好各項籌備工作,為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奠定堅實基礎。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指示精神,全面實踐“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不斷提高各項籌備工作水準。優化奧運場館規劃設計,確立“安全、品質、工期、功能、成本”五統一原則,奧運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突出環保、節能要求,廣泛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在鋼結構、膜結構等領域取得多項自主創新成果,譜寫了中國建築史上的新篇章。城市交通、公共安全、水電氣熱供應、無障礙設施、住宿餐飲、商業服務、社會秩序等各項保障工作有序推進,場館運作、週邊保障和城市運作無縫銜接的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全面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市容市貌大為改觀。廣泛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實施“五大文明行動”,創建公共文明示範地區,推進窗口行業單位奧運培訓,舉辦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市民講外語等群眾文體活動,全社會參與奧運、奉獻奧運、共用奧運的氛圍日漸濃厚。

  (五)注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科技主題計劃,組織了210個重大科技項目,科技支撐首都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設立高成長企業自主創新專項資金,支援搭建科技條件平臺,促進企業技術中心建設,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得到強化。專利申請量穩步增長,發明專利比重超過50%。加快技術轉移和交易體系建設,2007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882.6億元。推動自主創新與實施品牌戰略相結合,涌現出了一批中國名牌産品。優化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專業結構,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産學研合作,支援大學科技園和孵化器建設。完善鼓勵留學人員歸國創業的政策措施,形成吸引人才的有效機制,首都創新型人才更加聚集。出臺了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實施意見及配套措施,自主創新環境不斷優化。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做強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重要決策,“五年上臺階”各項任務順利完成。開展非上市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等試點,以信用為基礎、多渠道融資的投融資體系初步建立。

  整合創新資源,啟動百家創新型企業試點,推動建立“閃聯”等23個産業技術聯盟,企業協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涌現出一批新技術、新産品和新標準。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國家級産業基地及專業園區建設進展順利,創新集群正在形成。

  (六)深入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對市與區縣財政管理體制進行了調整,預算管理、國庫管理等制度得到完善,公共支出佔財政支出比重由2002年的81.8%提高到2007年的90.5%。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試行政府投資項目儲備、公益性項目代建、重大項目公示等制度。強化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完成國有資産清産核資,探索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推進國有企業“調改剝退”,國有經濟佈局結構逐步優化。通過實施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改革舉措,有效化解金融風險,市屬金融企業實力顯著增強。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精簡行政審批、收費和企業年檢事項,規範審批行為和程式。推廣“一站式”辦公和全程辦事代理制,完善行政投訴工作機制。成立市政府對外聯絡辦公室,積極做好為中央在京企事業單位的服務工作。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出臺了商業企業促銷行為規範和供貨商、零售商交易行為規範,認真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嚴厲打擊侵權盜版和商業欺詐行為,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清理限制性規定,搭建融資服務平臺,鼓勵支援非公經濟發展。開展專業化、區域針對性強的投資促進活動,建立外商投資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努力推進“大通關”,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自主知識産權産品、自主品牌産品出口,大力發展服務貿易。2007年接待海外旅遊者435.5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達到45.8億美元。拓展對外交流,國際友好城市達到41個,科博會、文博會、京港洽談會、京臺科技論壇、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等大型活動越辦越好。對口支援、京津冀區域協作邁出了新的步伐。

  (七)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完善各項促進就業政策,著力幫扶城鄉就業困難群體,基本消除城鄉零就業家庭。深入推行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較好地解決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實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全市城鎮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保險覆蓋率達到92%以上,建立生育保險、城鎮居民“一老一小”大病醫療保險制度,農民工參加工傷和大病醫療保險人數分別達到190萬和166萬。穩步提高城鄉居民社會保障相關待遇標準,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社會福利事業、慈善事業加快發展。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累計建成經濟適用住房1400萬平方米,通過實物配租和發放租房補貼,解決了2.6萬戶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建立和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公用經費定額標準,落實“兩免一補”政策並擴大覆蓋範圍,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採取多種有效措施,保障流動人口子女受教育權利。加快中小學規範化、標準化建設,開展城鄉對口支援,改善農村學校、薄弱學校辦學條件。高等教育率先進入普及化階段,學習型城市建設穩步推進。加強文化活動基礎設施建設,廣泛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基本建成了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點培育北京國際音樂節、新年音樂會、國際戲劇舞蹈音樂演出季等文化品牌。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大力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等各項事業發展。

  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依靠首都和部隊醫務人員捨生忘死的工作、廣大市民的共同奮鬥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取得抗擊非典的重大勝利。加強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預防與控制,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積極推廣中醫藥服務。加快城鄉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建成167個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213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完成規劃設置的70%。實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收支兩條線管理,對312個品種常用藥採取集中採購、統一配送和零差率銷售,社區藥品平均價格下降30%。

  (八)大力抓好安全工作,堅決維護首都安全穩定。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安全、生産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監控責任體系,積極探索建立安全工作長效機制。組建市區兩級應急管理機構,制定突發公共事件各級各類應急預案,加強各類設施和專業化應急隊伍建設,普及公共安全知識,基本建成應急管理體系,及時妥善處置了各類突發事件。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機制,累計消除市級安全隱患1587項。加強安全生産法制和制度建設,出臺了人員密集場所安全管理的政府規章和多領域安全管理規範,全面落實行業監管、綜合監管和屬地監管責任及生産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加強對煤礦、非煤礦山、危險物品、人員密集場所的監管,安全生産形勢總體穩定。建立全市統一的食品安全監控和追溯體系,有效控制了突發食品安全事件。加強藥品全過程監管,建立生産經營單位退出機制,堅決治理虛假廣告,保證了群眾用藥安全。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做好人民來信來訪和行政復議工作,注重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相銜接。不斷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開展基層安全創建和平安建設活動,全面推進科技創安工程,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積極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堅決開展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的鬥爭,嚴密防範國內外敵對勢力的破壞活動,首都社會秩序保持平穩。

  (九)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提高服務管理水準。完成政府機構改革工作,調整了交通、水務、園林綠化等7個部門的管理體制,行政執法體系不斷完善,鄉鎮和街道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行政許可職能逐步剝離,支援行業協會等社會中介組織加快發展。深入貫徹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切實加強政府法制建設,五年共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41項,制定、修改和廢止政府規章260項。認真貫徹監督法,全面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堅持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做好向人大常委會專項工作報告。主動加強與人民政協的聯繫,積極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意見。堅持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聯繫制度,五年共辦復全國和市人大代表議案、建議9257件,政協委員建議案、提案6713件。完善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式,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準。加快推進政務公開和電子政務建設。壓縮政府部門經常性項目支出資金,全面規範公務員收入。紮實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切實樹立“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積極配合中紀委嚴肅查處了劉志華嚴重違紀問題。嚴格實施公務員法,提出“職責清、情況明、數字準、作風正、效率高”的要求,狠抓基層基礎工作,努力為基層、企業和群眾提供優質服務。

  五年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基層民主進一步擴大,村民自治、社區自治和村務、廠務公開逐步推行。普法宣傳教育活動更加深入,市民的法制觀念不斷增強。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不斷提升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水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加強。民族、宗教、僑務和對臺工作取得新成績。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紮實推進。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得到加強,雙擁共建工作深入紮實,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軍政軍民關係進一步鞏固。

  過去的五年,是全市人民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抓住奧運機遇,創新體制、調整結構、優化環境、全面發展的五年;是紮實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廣大人民群眾普遍受益的五年;是萬眾一心,奧運籌備工作按計劃推進,成果顯著的五年;是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城市服務功能日益增強,現代化水準和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的五年。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指引,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不懈努力的結果。在這裡,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人士,向中央各部門、兄弟省市區和駐京部隊,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勞動者,向所有關心支援首都建設的香港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經過五年的實踐,我們對推進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認識不斷加深:

  一是必須堅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的各項大政方針和對北京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講政治、顧大局,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自覺維護中央權威,確保中央政令在北京暢通。

  二是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首都城市性質和功能出發,不斷深化對首都經濟規律、社會規律、自然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全面履行好“四個服務”職能。

  三是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首都經濟的發展方向,不斷豐富首都經濟內涵,緊緊抓住奧運機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産業結構調整,著力化解人口資源環境矛盾,促進首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四是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廣大人民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首善之區。

  五是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方向,堅定不移地加快改革開放,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著力優化發展環境,為實現科學發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使首都的資源優勢持續不斷地轉化為發展優勢。

  六是必須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努力探索城市政府履行職能的具體方式,統籌做好“規劃、發展、建設、運作、服務、管理”六個方面工作,不斷提升城市服務管理水準。

  在總結成績和經驗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目前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人口資源環境矛盾尚未得到緩解,治理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的任務仍很艱巨;公共服務能力亟需增強,城市管理水準亟待提高;經濟發展方式需要進一步轉變,城鄉、區域差距較大,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住房市場結構不合理,價格上漲過快,違法違規用地時有發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衛生、安全生産等方面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需要加快解決;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服務意識、工作作風、工作效率等方面還有明顯差距,極少數幹部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等腐敗現象依然存在。對於上述問題,必須高度重視,繼續認真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奮鬥目標和2008年工作任務的建議

  黨的十七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對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了全面部署,為做好首都工作指明瞭道路和方向。今後五年,北京將處於城市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的加速期。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於挑戰。我們要在成功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準奧運會的基礎上,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建設繁榮、文明、和諧、宜居的首善之區。根據市第十次黨代會的部署,今後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是:

  ——努力實現首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健全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切實轉變發展方式,進一步優化産業結構,第三産業比重達到74%以上,提升現代製造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資源能源節約走在全國前列。顯著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基本建成創新型城市。加快城市南部、西部地區建設,加強生態涵養發展區建設,全面推進新農村和新城建設,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9%左右,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0000美元以上。

  ——不斷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妥善保護古都風貌,文化中心的功能不斷加強。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斷提高教育發展品質,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學習型城市。深入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法制觀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健全基層民主制度。不斷完善精神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使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明顯提高。

  ——全面推進和諧社會首善之區建設。實現勞動者比較充分的就業,基本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收入分配秩序進一步規範,城鄉居民家庭財産普遍增加。人民群眾利益表達渠道更加暢通,基層化解社會矛盾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首都社會更加安定有序。

  ——加快建設現代宜居城市。積極探索有效調控人口規模的政策、途徑和方法,努力提高人口素質。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形成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産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增強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建設現代化的綜合交通、能源供應、水資源供給體系。加強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逐步建立起現代化的垃圾、污水處理體系,城市環境品質基本達到國家標準。

  200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北京奧運之年,我們將迎來改革開放30週年。做好2008年政府工作,責任十分重大。現在距離奧運會開幕只有201天,各項籌備和服務保障工作到了最關鍵的時候,決勝在即,時不我待,務必奪取奧運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我們一定要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確保一屆有特色、高水準的奧運會圓滿成功!我們一定要保持經濟社會的良好發展勢頭,不斷鞏固文明建設成果,努力營造經濟發展、社會祥和的良好局面,讓“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構想勝利實現!

  2008年政府工作總的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辦好有特色、高水準的奧運會、殘奧會,深化改革開放,推進自主創新,著力優化經濟結構和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不斷提升城市現代化建設與服務管理水準,更加重視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在新的起點上推動首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水耗分別下降5%和4%,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4%和10%,市區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天數力爭達到7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力爭調控在103.5%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5%;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7%;地區生産總值增長9%,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超過8000美元。

  (一)高品質、高水準做好奧運籌辦和服務保障工作。

  辦好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是國家的大事,是全國人民的大事,是中華民族的大事,倍受世界矚目。要堅決落實黨的十七大和中央關於辦好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的指示精神,深入實踐“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理念,大力弘揚在奧運籌辦過程中形成的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艱苦奮鬥的奉獻精神、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全面完成各項籌辦任務,全力以赴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

  精心打造一流的奧運工程。深入落實“五統一”要求,確保國家體育場按時竣工和測試賽成功舉行,抓好國家會議中心、奧運村、媒體村、多功能演播塔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相關設施的建設和交付使用。對全部場館和設施進行反覆測試,排查可能出現的故障點、風險點,逐項整改完善。督促業主單位與施工單位、設備供應商、服務提供商簽訂責任狀,組建奧運期間的工程保障團隊。完成首都國際機場擴建、北京南站改擴建和地鐵10號線一期(含奧運支線)、機場線及奧運場館周邊道路建設任務。建成機場二通道等6條高速公路和安立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線路。建成太陽宮、鄭常莊燃氣熱電廠,完成奧運場館及周邊熱力管線和輸變電工程,確保奧運會能源供應的安全可靠。加快無障礙設施建設,滿足舉辦殘奧會的需要。

  切實搞好城市環境建設。實施第十四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執行最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大夜間機動車污染專項整治力度,加強施工揚塵管理,取消城鄉結合部地區的原煤散燒,完成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城區平房區5萬戶“煤改電”任務。認真落實《第29屆奧運會北京空氣品質保障措施》,密切與周邊省市的環境合作,採取更加嚴格的控制手段,加強對環境品質的監控和預報,實現我們對國際社會的承諾。做好供水系統改造和城市水系骨幹河道維護管理,改善城市水環境,確保用水安全。落實奧運城市環境景觀規劃,實施好2008添彩工程。繼續抓好五大秩序專項治理,完成重點地區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建立城市環境秩序監測和評價體系,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營造乾淨整潔、文明優美的城市環境。

  高標准保障城市運作。有條不紊地推進奧運會籌備向舉辦轉軌,在“2008環境建設指揮部”基礎上組建城市運作指揮中心,建設城市運作指揮平臺,建立高效的工作機制,實現各部門、各區縣與奧組委工作的全面對接。積極配合奧組委安排好各項賽事,精心組織好奧運火炬傳遞和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等大型活動。全力做好奧運會、殘奧會期間對外宣傳、交通通信、住宿餐飲、水電氣熱供應、環境衛生、醫療衛生、志願者隊伍等工作。強化屬地管理,健全場館週邊保障與場館運作的協調機制,確保場館運作和城市運作的無縫銜接。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加強實戰演練,實施風險控制和動態管理,有效預防和處理各類突發事件。全面開展城市排水系統的排查和疏通改造,提高應對極端天氣影響的快速反應能力。進一步完善奧運交通保障方案,科學組織、合理實施交通管理措施,加大公共交通服務供給,實現賽事交通與社會交通和諧運轉。

  確保首都安全穩定。全面落實奧運安保的總體方案和各項措施,建立高效暢通的指揮決策機制,加強安保合作和隊伍建設,提高實戰能力和服務水準。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加強各類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檢查,加大安全生産管理監督和源頭治理力度,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做好資訊安全工作。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健全食品藥品可追溯系統,鞏固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成果。健全以屬地管理為主的維護穩定工作體制,逐級簽訂安全穩定責任書。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新群防群治工作機制,有效預防、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凈化社會治安環境,確保實現“平安奧運”的目標。

  努力營造熱情友好的奧運氛圍。深入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紮實推進人文奧運作動計劃。實施文明禮儀示範工程,突出抓好公共衛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等領域文明行為規範,著力提高窗口行業單位的業務技能和服務水準。強化賽場文明建設。尊重、關愛殘疾人,在全社會形成扶殘助殘的良好風尚。加強首都公共文明示範地區建設,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動員全市人民行動起來,當好東道主,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展示優秀傳統文化,展示市民文明素質,展示首都文明形象,共建共用奧運成果。

  (二)保持首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做好2008年的經濟工作,對於成功舉辦奧運會,保持首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的決策、部署和措施,堅持好字優先、穩中求進,立足於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一步增強發展的協調性,不斷提高首都經濟的綜合實力。

  合理調控固定資産規模和結構。初步測算,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規模將達到4300億元,增長11%左右。市政府固定資産投資擬安排264.5億元,增幅與2007年持平。按照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要求,發揮政府投資和規劃的引導作用,在保證舉辦奧運等重大投資需求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對重點基礎設施、重點産業以及關係民生的重點領域的投入,引導資金投向生態涵養發展區、城市南部、西部地區,支援新農村和以通州、順義、亦莊為重點的新城建設。嚴格執行能耗和環保標準,加強和規範新開工項目管理。從嚴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強化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法違規用地。按照“建設一批、落地一批、儲備一批”的思路,認真做好統籌協調和服務工作,切實抓好重點工程建設。

  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初步測算,200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將接近4300億元,增長13%左右。繼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準,著力解決農民、企業職工及退休人員、城鎮低收入群體的增收和社會保障問題,落實好相關政策措施,穩定居民消費預期,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全面落實商業服務業迎奧運三年行動計劃,促進重點綜合商業街、特色街區改造。支援銀行卡工程,提高消費便利程度。加快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和商業網點建設,改善郊區休閒旅遊環境,進一步擴大農村消費。積極引導住房、汽車合理消費,擴大旅遊、文化體育、時尚休閒的消費份額。同時,高度重視、切實做好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穩定工作。加強與主要供應地的溝通與合作,搞好産運銷銜接和重要商品儲備,確保基本生活必需品不脫銷、不斷檔。健全價格監測、預警和應急機制,完善防止價格異常波動預案。嚴格控制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的調整,必要時對部分重要的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加強市場監管,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嚴懲價格違法和擾亂市場行為。採取應急救助、臨時補貼等措施,確保低收入群體生活水準不下降,保障學校食堂食品供應和飯菜價格穩定。採取分類指導的辦法,防止奧運會期間相關商品和服務價格出現惡性上漲。加強對經濟運作的監測和調節,完善煤電油氣運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做好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銜接,保障首都經濟平穩運作。

  深入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堅持以現代服務業為引領,完善産業導向政策和扶持政策,大力發展生産性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産業。完善金融業扶持政策和服務體系,加快金融後臺服務園區建設,積極吸引各類金融機構在京發展。推進空港綜合保稅港區等重點項目,促進現代物流和商務服務業發展。構築投融資服務平臺,培育骨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搞好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建設,壯大文化創意産業集群。緊抓奧運機遇,積極促進體育産業、會展業、旅遊業加快發展。以高技術産業帶動現代製造業發展,搞好項目引進和自主研發,推進第三代行動通訊、數字電視、下一代網際網路等關鍵技術的産業化應用,加快康寧玻璃基板、中芯國際增資擴産、現代汽車第二工廠、康明斯發動機等重點項目建設。支援發展生物醫藥、清潔技術和高端建築建材産業。研究制定促進高端産業功能區發展的意見,加快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産業集中度、競爭力和輻射力。做好搬遷後首鋼原址的發展規劃。健全管理服務機制、溝通協調機制和資源整合機制,為中央在京企業發展提供便利、快捷的全程服務。認真完成好第二次經濟普查的各項任務。

  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認真總結中關村科技園區20年發展經驗,推動體制、政策、管理和組織創新,積極開展投融資、信用、協會組織、政府採購等各項改革工作,鼓勵創業投資發展,深化非上市公司代辦股份轉讓試點,推進知識産權質押貸款和信用貸款工作,進一步發揮園區的龍頭帶動作用。完善落實促進自主創新的各項政策,重點支援具有自主品牌的企業和項目發展,加快推進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各類新型産學研合作,努力為中央在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發展創造更好條件,支援中央企業在京設立研發機構,積極促進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項目落戶北京。強化創新資源整合,完善首都科技條件平臺運作機制,推動産業技術聯盟建設,加大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再創新。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建設全國技術交易中心,支援留學人員創業園發展,促進大學科技園和孵化器與風險投資結合,探索建立促進成果轉化的“種子”資金,健全科技成果産業化服務體系。抓好創新型人才培養和引進,暢通人才綠色通道,建立海外學人中心,著力解決高端人才在京住房、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方面問題。實施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圍繞解決首都發展的難題,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爭取在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提升首都自主創新能力。

  繼續做好節能減排和迴圈經濟發展工作。建立市、區縣政府節能降耗減排工作責任制,落實國家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繼續調整退出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企業,支援首鋼完成年度壓産任務,推進化工二廠、有機化工廠搬遷,關停二熱、三熱的小火電機組。加強石化、建材、電力等重點行業的資源消耗管理、污染預防和全過程式控制制,完善能耗、水耗指導指標和監測平臺。嚴格執行新增建築節能設計標準,加強大型公建的能耗控制,推進既有建築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繼續實施郊區新城集中供熱工程。抓好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點項目建設。完善用水計劃、定額管理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發展節水灌溉10萬畝。加快污水和再生水管網建設,對現有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擴容改造。加強回收利用體系建設,積極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推進再生資源産業化。搞好迴圈經濟示範項目,加強産業園區生態建設。各級政府要帶頭樹立資源節約意識,落實節能減排任務;加強宣傳和引導,形成全社會節能減排的良好風尚。

  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持和完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推進新農村建設模式創新。2008年市政府擬安排“三農”資金150.9億元。加快都市型現代農業區域化、規模化發展,扶持一批農業産業化項目,建設一批農業主題公園,積極培育走廊經濟、流域經濟,形成産業集群。鼓勵農民自主創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積極支援小城鎮建設。健全農業支援、保護與服務體系,研究制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細則,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的險種和覆蓋範圍,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提高動植物疫病防控能力。完成300個村莊規劃編制任務,啟動200個村莊基礎設施“五項工程”建設,鼓勵各區縣根據實際情況加快建設步伐。完成70萬農民安全飲水工程,升級廣播電視“村村通”系統,加強農村消防設施建設,改造農村配電網。繼續實施“亮起來、暖起來、迴圈起來”工程。加強農村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推進農村信息化,建立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管護長效機制。大力促進生態涵養區發展,研究制定産業發展規劃,提高市政府固定資産投資比重,推動一批符合功能定位的重大項目落戶,支援資源型産業調整地區發展新興産業,做好小流域綜合治理、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和新一輪山區搬遷工程等工作,探索建立區縣結對幫扶、互利合作的長效機制。做好第七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各項籌備工作。

  深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市和區縣財政管理體制,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的規模和比例,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區縣功能定位的落實。全面推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改革。開展社會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完善政府投資管理模式。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支援一級企業引進戰略投資者,鼓勵非公資本參與二、三級企業股份制改造,加大國有資本從劣勢企業退出的力度,推進企業上市和上市公司重組。繼續探索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開展國有獨資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綜合試點。深化集體企業改革。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安排專項資金5億元,支援中小企業發展,完善面向中小企業的融資體系,研究設立相應的再擔保機構。進一步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推進供熱體制改革。鞏固完善生態林補償機制,探索水源保護區、礦産資源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搭建農地流轉資訊平臺,抓好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試點。大力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開展城鄉結合部地區綜合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支援放寬農村金融機構準入政策試點工作,研究完善整建制農轉居的配套政策,深化鄉村集體經濟産權制度改革,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著力提高對外開放的品質和水準。建立利用外資區域與産業評估體系和品質評價指標體系。繼續做好重點地區的投資促進工作,大力引導外資投向生産性服務業、文化創意産業和高端製造業,吸引國內外大企業在京設立地區總部等機構。制定促進服務貿易發展的政策措施,抓好各類服務外包基地建設,積極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高端環節。鼓勵進出口交易活動,繼續支援擁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出口,拓展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的對外貿易,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資源性産品進口。支援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跨國經營,培育國際名牌和國際企業。認真做好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等國家重大活動的外事服務工作。積極參與京津冀、環渤海區域經濟分工合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三)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著力解決民生問題,著力化解社會矛盾,著力加強社會管理,著力營造歡樂祥和的社會環境,對促進社會和諧、辦好奧運會具有重要作用。要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眾辦好59件重要實事,努力實現“無零就業家庭、無城鎮危房戶、無重大重復陳情戶、無社會救助盲點、無拖欠工資問題”的目標,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

  優先發展教育。加大投入力度,支援100所小學在主要項目上達到新頒辦學標準,進一步改善農村學校、薄弱學校辦學條件,發展農村幼兒教育,推進山區義務教育提升工程。完善農村地區學生、城市困難家庭學生、特殊教育學生的助學政策,保證來京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繼續組織城鎮教師和大學生到農村支教。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設立40個農村中小學教師研修工作站,保證1000名農村骨幹教師進站研修。提高農村特別是山區教師工資待遇水準,進一步改善山區教師工作學習條件。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穩步推進課程改革,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育品質。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快職業教育基地和示範性院校建設,促進中高職教育相銜接。實施高等學校“品質工程”與“創新工程”,加快沙河、良鄉高校園區建設。加強在職培訓、社區輔導等繼續教育。鼓勵、引導和規範民辦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推進學生德育實踐活動基地建設,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網路。

  進一步擴大和促進就業。認真落實《就業促進法》,健全小額貸款、創業培訓等扶持政策,大力支援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完善“零就業家庭”就業動態幫扶機制,做到出現一戶、幫扶一戶、解決一戶,保證有就業能力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實現“無零就業家庭”目標。做好首鋼等國有企業富餘職工分流安置工作,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和農村就業,擴大殘疾人就業規模。實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登記動態管理制度,將促進就業政策進一步向農村延伸,實現7萬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以健全村級就業服務體系為重點,創建2000個充分就業社區(村)。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重點做好面向農民、就業困難群體的職業技能培訓。落實《勞動合同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健全勞動關係協調機制,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完善企業工資支付監控、工資支付信用和工資保證金制度,堅決制止企業拖欠工資行為,努力做到“無拖欠工資問題”。

  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2008年市級財政擬安排社會保障支出62.1億元,比上年增加8.6億元。繼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調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付結構,提高門診特別是社區用藥報銷比重。完善“一老一小”醫保政策,解決部分門診藥費報銷問題,增加大病醫保種類。加大政府補貼力度,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模式和補償政策。出臺勞動年齡內無醫療保障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的政策,實現城鄉醫療保障制度的全覆蓋。推行醫保報銷“一卡通”。逐步做實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準。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改革方案,落實城鄉無社會保障老年居民養老保障辦法,為符合條件的70萬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200元福利養老金,基本實現城鄉養老保障制度的全覆蓋。認真研究低保邊緣群體的保障問題,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健全對低收入人群的救助措施,實現社會救助全覆蓋,做到“無社會救助盲點”。加強養老和福利設施建設,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水準。大力發展慈善事業。

  多渠道解決群眾住房困難。加快健全廉租住房制度,2008年市級財政籌集資金29億元,建設收購50萬平方米廉租住房,將廉租住房保障範圍擴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加強經濟適用住房的建設和管理,建設30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增加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重點建設450萬平方米“兩限”房。完善建設的協調推進機制,加快審批進度,確保項目落地、土地供應、資金投入、稅費減免和工作責任落實到位,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儘快形成實物供應。統籌舊城區風貌保護和解決群眾住房困難,修繕整治40條衚同、1400個院落;安排市級財政支出5.8億元,全力以赴解決1萬戶居民危房問題,落實排險修繕責任,改善居住在五類危房中群眾的住房條件,努力實現“無城鎮危房戶”的目標。完成300個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房地産市場調控,調整土地供應結構,嚴格執行住房信貸管理政策,加快“二手房”和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抑制房價過快上漲。

  推進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研究落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具體方案和措施。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增強對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市民健康水準。強化社區衛生服務功能,推行社區衛生首診制、雙向轉診制和家庭醫生服務模式,推廣中醫藥服務。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加快郊區醫療中心建設,完成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標準化建設和基本設備配備任務,加強社區醫護人員隊伍建設,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向郊區轉移。改善醫院服務與管理,使各項緩解群眾看病就醫困難的措施落到實處。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擬安排市級財政支出2億元,擴大社區基本用藥目錄,增加品種,實現零差率藥品配送覆蓋城鄉。解決好鄉村醫生基本待遇和養老保障問題。重視婦幼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保持穩定的低生育水準。研究制定老年醫療服務體系、精神衛生防治體系建設規劃。

  繼續推動公交優先發展。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力度,在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的同時,推進地面公交提級改造。重點建設交通樞紐和綜合駐車設施,改善換乘條件,提高運輸效率。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改造鄉村公路200公里,開通農村客運線路25條,實現行政村全部通公交。按照整體推進、分級負責、分步實施原則,將公交低票價政策逐步向郊區農村延伸。組織實施緩解市區交通擁堵第五階段措施,建設好交通綜合資訊平臺和智慧交通管理系統,提高管理水準,為市民提供更快捷、方便的出行服務。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和諧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風尚。制定新的基層文化建設規劃,建設一批街道、鄉鎮綜合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動室。辦好“文藝演出星火工程”、“週末場演出計劃”、“民族藝術進校園”等活動,精心舉辦系列奧運文化廣場演出,培養基層文化活動帶頭人。繼續推動益民書屋建設。加快國家話劇院、首都圖書館二期暨北京市方志館工程、市文化中心等重要文化設施建設。加快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培育一批文化精品,繁榮文化市場。保護民族民間優秀文化,開展文物與非物質文化遺産普查。整合首都文化資源,發揮整體優勢,大力發展廣播影視、新聞出版事業,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加強科普工作,重點普及節能、節水、環保知識,提高公眾科學素養。加強網路文化建設和管理,營造良好網路環境。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所有行政村配建全民健身設施。進一步提高競技體育綜合實力,力爭在奧運會、殘奧會上取得優異成績。

  全面提高社會管理水準。研究制定首都社會建設總體規劃,健全組織領導體系,鼓勵和支援各類社會組織的發展,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人才隊伍為保障的社會公共治理體制。著力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和社區建設,探索新的社區管理體制,建立社會工作者隊伍,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資格、工資增長及培育管理機制,規範社區公益事業經費使用和管理,改善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條件。完善政府購買社區公共服務政策,創新政府公共服務的提供方式。建設好資訊系統,健全房屋租賃和居住證管理體系,提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水準。完善信訪制度,加強基層信訪工作,充分發揮社會矛盾調處中心、信訪資訊系統、非緊急救助服務系統等平臺的作用,暢通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銜接機制,加強行業調解、社區調解組織建設,發揮律師等社會資源的作用,提高綜合化解社會矛盾的效率和效果。主動幫助群眾排憂解難,依法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重點解決重大重復陳情積案,努力把各類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實現“無重大重復陳情戶”目標。

  全力維護團結和諧的大好局面。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加快少數民族鄉村經濟發展。支援愛國宗教團體自身建設,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水準。進一步調動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參與北京建設的積極性。加強對臺工作,推進京臺經濟科技文化交流與合作。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殘疾人的合法權益。認真落實“五五”普法規劃,積極推進公益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支援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群眾組織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國防教育基地和大眾傳媒作用,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雙擁共建活動,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繼續做好優撫安置工作,努力解決隨軍家屬就業和子女入學等問題,不斷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履行好政府職能、優化發展環境的關鍵環節,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必須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我們要緊密結合北京工作實際,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十七大精神,積極投入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活動中去,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要努力把握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努力掌握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努力提高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水準,以改革創新精神開拓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執行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決議,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接受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監督。深入貫徹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加強行政監督,規範行政行為,完善和嚴格執行政府績效管理制度和行政問責制度,加大對濫用權力和失職瀆職行為的追究力度。完成年度行政立法任務,理順行政執法體制,提高行政執法水準。

  著力轉變政府職能。積極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精簡和規範各類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制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總體方案。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繼續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和許可事項,推進政府管理機制、制度和服務方式創新,更好地為基層、企業和社會公眾服務。落實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和制度規範,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大力加強作風建設。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和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總結推廣實踐中創造的好經驗好辦法,使我們的各項工作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更加體現群眾意願。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配合,著力提高行政效率,力戒推諉扯皮。堅持求真務實,切實精簡會議,減少文件,狠抓工作落實。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情,降低行政成本,反對鋪張浪費。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增強公僕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切實推進廉政建設。加強對權力運作,特別是對領導幹部、人財物管理使用、關鍵崗位的監督和制約。規範財政轉移支付、土地徵用出讓、政府採購、國有資産轉讓等公共資源權力運作。深入開展執法監察、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加強制度建設,積極探索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新舉措。堅決糾正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堅決查處違法違紀案件,決不姑息。

  各位代表,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準的奧運會、殘奧會,把北京建設成為繁榮、文明、和諧、宜居的首善之區,是中央的重托、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願望,是我們無比神聖的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中共北京市委的領導下,大力發揚改革創新、求真務實、團結奮進的精神,紮實工作,奮力拼搏,把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