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政府工作報告

日期:2002-02-08 09:54    來源:首都之窗

分享:
字號:        

——2002年1月25日在北京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北京市市長 劉淇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01年工作的回顧

  新世紀起始之年,全市各族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團結奮鬥,開拓創新,“十五”計劃開局良好,申辦奧運獲得成功,首都兩個文明建設取得新的成就,向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市政府大力實施以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調整,切實抓好危舊房改造,不斷加快城市建設,努力改善人民生活,較好地完成了市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結構調整成效明顯,國民經濟快速穩定健康發展。全市國內生産總值實現2817.6億元,比上年增長11%,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超過3000美元。結構調整向縱深發展,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大動力。高新技術産業繼續保持強勁增勢,成為推動工業增長和效益提高的主導力量。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增長7.9%,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23.5%。第三産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加值佔全市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58.9%。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階段性成果,農村經濟更加繁榮。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454.2億元,增長31.6%,財政調控能力進一步增強。這些情況表明,全市經濟快速增長不僅是短期政策作用和宏觀外部環境改善的結果,也是內部基礎條件發生積極變化、經濟整體素質明顯提高的結果,首都經濟進一步轉入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邁出新步伐,生態環境建設達到新水準。城市道路交通三大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四環路等快速路、廣安大街等主幹路、12項城區路網加密工程,以及京開路等高速路相繼建成。北京商務中心區完成控制性詳細規劃,建設工作全面啟動,與中關村科技園區核心區、中軸線相呼應,“一線兩翼”的城市發展格局初步顯現。基礎設施建設和危舊房改造力度加大,南部城區的面貌開始改觀。城市區域規劃進一步完善,衛星城和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綠化隔離地區、“五河十路”綠色通道、四環路百米綠化帶、城近郊區綠化取得突破,城區、平原、山區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成效顯著,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44%,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8.2%。環境污染治理繼續取得進展,天然氣供應能力超過14億立方米,超額完成全年燃煤鍋爐改造任務,空氣品質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佔總天數的50.7%。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42%,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1%。全年蓄水、節水和保水任務超額完成。機場高速路、進京鐵路和公路沿線整治成效顯著,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綜合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市共拆除違法建設595萬平方米。

  各項重大改革順利推進,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提高。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深化,經濟事務方面的審批事項進一步精簡,與世貿組織規則不相適應的審批事項和規章文件得到初步清理。各區縣“一站式”辦公大廳建成並投入使用,各項審批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區縣和鄉鎮機構改革基本完成,財政預算管理改革取得較大進展。國企改革成果進一步鞏固,三分之二以上的地方國有大中型企業完成改制,法人治理結構得到完善,企業重組取得進展。工業技術改造“十大工程”全面啟動,全市工業技改投資達到71.8億元。實施《北京市促進私營個體經濟發展條例》,全市非公有制經濟規模繼續擴大,水準有所提高。醫療保險、醫療衛生、藥品流通體制三項改革順利實施,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制度穩步並軌。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取得階段性成果,生産資料、建築、文化等市場秩序得到改善。投資環境逐步優化,多層次利用外資的新局面正在形成,吸收外資規模增大、水準提高,實際利用外資40.1億美元,增長33.2%。地方外貿出口中高新技術産品及機電産品出口繼續增長,海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勞務輸出和旅遊等技術、服務貿易穩步發展。認真做好“入世”各項準備工作,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城市的國際化水準又有新提高。

  科技、教育、文化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中關村科技園區外在形象和內部機制發生明顯變化,“三年大變樣”的目標可望如期實現。“首都二四八重大創新工程”取得重要進展,首都區域創新體系框架基本形成。科技成果轉化的步伐加快,開發出“方舟─1”、“星光一號”專用晶片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首都公用資訊平臺建設初具規模,高速寬頻政務專用光纖網路初步形成。人才資源開發成效顯著。各級各類教育全面發展。改善山區中小學辦學條件,基礎教育課程和教材改革步伐加快,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繼續擴大招生,後勤社會化改革不斷深化。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社會科學事業繁榮活躍,文化産業進一步發展。文物保護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基本緩解了地面文物建築年久失修、隱患嚴重的矛盾。衛生事業繼續發展,防病治病水準得到提高。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更加深入。圓滿舉辦了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北京代表團在九運會上取得較好成績,全民健身運動更加廣泛活躍,體育産業發展加快。奧運會籌辦工作正式啟動。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績,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圍繞“紀念建黨80週年,在全市幹部群眾中廣泛開展了學習“七一”重要講話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宣傳教育。以申辦奧運會和舉辦大運會為契機,通過“建設美好家園,倡導文明新風”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精神文明建設水準有了新的提高。社區建設全面推進。群眾性“雙擁模範區縣”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國防教育、徵兵工作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得到加強,優撫安置政策進一步落實。

  按人大要求,政府組成人員進行述職,政府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的自覺性繼續增強。堅持重大問題決策前在政協協商,落實重要決策聽證制度,開展多種形式的民意調查,認真辦理人大、政協的議案、提案,通過大眾傳媒直接與群眾對話,有效擴大了社會各界的知情權,提高了政府決策水準。民族、宗教政策進一步落實,僑務和對臺工作取得新進展。圍繞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要求,著重加強了經濟建設、城市管理和科技文化方面的規章的制定。啟動“四五”普法,堅持從嚴治政,加強監督管理,各級政府依法行政、廉潔從政水準不斷提高。認真落實人民內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制度,做好信訪工作,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和一系列專項行動,進一步打擊和防範“法輪功”活動,首都政治穩定,社會安定。

  堅持為群眾辦實事,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1577.8元,實際增長8.5%;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000元大關,達到5099元,實際增長8.9%,山區農民生活得到改善。居民消費水準提高,住房、通訊、旅遊等新興消費升溫,假日經濟成為新的亮點。全市竣工住宅1804.9萬平方米,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房使用面積達到17.6平方米。危舊房改造取得突破性進展,城區拆除危房近百萬平方米,動遷居民8萬多戶。一批“雙低家庭”入住廉租房,住房困難開始緩解。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2%,保持在控制範圍內,失業人員就業率達到69.5%。市政府確定為群眾辦的60件實事全面落實、基本完成,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水、電、氣、熱等方面的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新開通54條公共電汽車線路,群眾生活更加方便。老齡事業和殘疾人事業快速發展。

  舉全市之力,申辦奧運會圓滿成功。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人民、港澳臺同胞、海外華僑華人及國際友人的大力支援下,經過不懈努力,北京終於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這不僅極大地激發了所有中華兒女的光榮和自豪之情,形成了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而且有力地推動了首都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了以發展助申奧、以申奧促發展。

  過去的一年,全市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城市建設實現新突破,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首都現代化事業高歌奮進,捷報頻傳。所有這些成就,無不凝聚著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無不體現了各個方面的幫助和支援。在這裡,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個領域和崗位上辛勤勞動、作出貢獻的全市人民,向給予我們支援與監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人士,向大力支援我們工作的中央在京單位、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以及各兄弟省、自治區、直轄市,向所有關心支援首都建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城市建設和管理中,“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沒有得到根本扭轉,城市管理觀念、管理體制、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相對滯後。對一些老大難問題沒有形成長效管理機制,管理法規規章的不健全與未得到有效落實並存,許多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行業、領域管理不到位。一部分國有老企業經營困難,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加;城鎮登記失業率上升,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加大;城鄉低收入群體生活水準亟待提高。影響首都安全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産任務艱巨。一些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執政為民意識淡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尚未克服。一些公共服務部門和執法機關“門難進、人難找、臉難看”,“冷、粗、硬、橫”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作風建設亟待加強。對於這些問題,我們要採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二、努力創造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業績

  今年是首都發展進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年。由於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明顯減緩,我們將面臨比亞洲金融危機更為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縱觀全局,機遇大於挑戰。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高利用外資的品質和水準提供了有利契機。經過較長時期的快速發展,我們具有了比較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積累了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寶貴經驗,能夠有條件去解決首都長期存在的一些難點、重點問題,實現經濟和社會更快發展。申奧成功和籌備奧運工作的開展,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情,全市上下人心齊、抓機遇、求發展,必將大大推動首都現代化建設步伐。我們一定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穩步推進改革,適時調整政策,維護政治、經濟、社會穩定安全的大局,確保首都經濟持續增長和社會全面進步。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貫徹江澤民同志“七一”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五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八屆十次全會部署,以“新北京、新奧運”為主題,以籌辦奧運和加入世貿組織為契機,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為根本出發點,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保持首都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現代化水準,推進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促進首都安全穩定和社會全面進步,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

  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産總值增長9%,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103%左右;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以上,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

  (一)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切實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準

  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是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要處理好結構調整、改革開放及城鄉經濟協調發展與擴大就業的關係,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好群眾生活中的突出問題,使人民生活品質繼續得到改善。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結合經濟結構調整,鼓勵中小企業、個體私營經濟和勞動密集型産業發展,大力開發資訊、中介、環保等新興領域的就業機會,擴大吸納就業的能力。通過開辦各種便民利民服務項目、積極發展社區保安、保潔、保綠等組織,再開發、置換10萬個社區就業崗位,同時推行非全日制、季節工、短期工等彈性就業形式,使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繼續落實大齡下崗職工的保護性政策,維護好破産、改制、搬遷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做好企業富餘人員的分流安置工作,平穩撤銷再就業服務中心,實現向市場導向就業機制的順利過渡。建立規範和諧的勞動關係。加強對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的管理和服務,推進街道社會保障事務所的建設,儘快形成市、區、街三級就業服務網路。強化個人所得稅徵繳,完善個人收入分配機制,在普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準的同時,努力增加低收入群體的收入。重視對農民的教育培訓,全面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城鄉、地區之間有序流動,拓展農民的就業空間和增收渠道。山區要堅持開髮式扶貧,儘快解決農民發展所需的小額貸款,完成三年消除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500元以下低收入村任務的80%。

  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滿足不同群體需求、多層次的醫療保險體系,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到350─400萬人,鼓勵企業建立補充醫療保險,研究建立農民醫療保障制度。穩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和藥品流通體制改革,努力使廣大人民群眾用比較低廉的價格享受到比較優質的醫療服務。擴大養老保險統籌範圍,組織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和農轉非人員參加養老保險。加大擴面徵繳力度,保證農民工及非公有制企業從業人員得到基本的社會保障。要在“兩個確保”基礎上,使失業人員按時足額領到失業保險金。堅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相關待遇標準調整機制,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將所有社會困難群體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健全城鄉社會救助制度,對城市特困群體實施基本醫療救助,對農村特困群眾實施社會救助,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抓緊抓好危舊房改造和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全年拆除危房84萬平方米,動遷居民6.9萬戶;新開工經濟適用住房300萬平方米,竣工200萬平方米。根據危舊房地區的具體情況,完善相關政策,加強組織協調,搞好金魚池、海運倉、牛街二期等危改項目,重視回遷房的規劃建設,保證按時回遷。在試點的基礎上,穩步推開歷史文化保護區中危舊房屋的修繕、改建工作。加快回龍觀、西紅門等經濟適用住房重點項目建設進度。繼續對城市低收入居民提供廉租住房。加強和規範物業管理。做好對群眾的宣傳溝通,完善落實新的拆遷管理辦法。

  (二)積極擴大內需,加快結構調整,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擴大國內需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北京籌辦奧運會帶來的巨大投資機會,城市建設和改造迅速推進,重點功能區開發日益加快,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力度加大,以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為基礎的多元消費結構逐步升級,伴隨奧運會的臨近,境內外旅遊者逐年增多,形成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要充分認識和把握這些需求特點,進一步增強投資和消費的拉動作用,大力實施結構調整,不斷提高首都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益。

  完善擴大內需的各項措施,促進投資和消費的較快增長。繼續貫徹中央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帶動作用,積極爭取國債資金,廣泛吸引社會投資和境外投資,全年固定資産投資規模達到1690億元。優化投資結構,合理安排投資項目,將資金重點用於在建重大項目的竣工、奧運工程的啟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危舊房改造,以及企業的技術改造。同時,推行土地集約化管理,加強建設用地的宏觀調控,保持房地産投資平穩增長。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注重投資效益和品質,防止重復建設、無效投資和過分超前建設。採取多種措施,擴大消費領域,改善消費環境,培育消費熱點,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9%。通過完善消費信貸政策,加快信用制度建設,消除各種消費障礙,擴大以住房為重點的信用消費。積極推進住房分配貨幣化,調整有關稅費,放開搞活房地産二、三級市場。促進教育培訓、假日休閒、旅遊觀光、時尚特色等消費向深層次發展。適應農民收入增長、消費增強的趨勢,推進連鎖店、超市等新興商業進入農村,拓展農村服務消費領域,不斷擴大農村消費市場。

  全力推進中關村科技園區各項建設,確保如期實現“三年大變樣”的目標。海淀園基礎設施建設要完成圓明園東路等7條道路的改擴建,加快清河、肖家河、永豐等污水處理廠建設,增加綠化面積300萬平方米;重點産業基地要完成中關村西區土地一級開發及配套設施建設,實施科學城改造工程,完成生命科學園基本項目建設,軟體園建成約20萬平方米。全面展開昌平園、豐臺園、電子城科技園、亦莊科技園等四園的二期工程建設。以世界500強、國際著名高科技公司、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和風險投資機構為重點,通過多種方式大力招商引資。在園區軟環境上,進一步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和完善的法制環境,貫徹執行《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繼續制定相關配套文件,積極推進企業和個人信用制度試點。加大對留學歸國創業團隊的支援力度,加快軟體學院的規劃和建設,基本形成吸引、培養和激勵高素質創新人才的良好環境。推進制度創新,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改革,完善“一站式”辦公服務和“數字園區”建設。加速調整海澱區傳統種植農業,擴大現代農業規模,實現傳統農業與高新技術産業“兩極變一極”。

  加速重點領域高新技術産業化步伐。繼續把電子資訊業做大做強,加強北方微電子基地建設,啟動積體電路設計園,加快首鋼及北京電控三條大型積體電路生産線的建設進度;以星網工業園為依託,壯大通訊産品基地。大力發展軟體産業,強化對網路辦公、網路安全、行動通訊等資訊技術的研究開發,支援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軟體企業的發展,建立軟體産業公共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光機電一體化産業基地,促成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一批項目入園;加快推進生物工程與新醫藥産業發展,搞好基因治療中心、幹細胞中心建設,抓好人血液代用品産業化、新藥及天然藥物産業化等項目;在新材料、節能環保領域,推動資源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攻關和示範工程建設,發展資源節約型經濟。

  加快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著力抓好企業技術改造。要把企業技改放在經濟結構調整的突出位置,打破影響技術改造的條條框框,企業要重組,觀念要更新,體制要改革,人才要引進,籌資要多元。完善技改投入機制,充分利用技改貼息和金融信貸等多項政策,拓展利用外資、民間資本參與技改的領域,多渠道增加技改投資。要做好規劃,選準項目,注重技術改造與工業佈局調整、企業改制、重組、搬遷相結合,改造一批重點行業和骨幹企業,增強企業開發創新能力。迅速啟動一批國債專項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繼續推進首鋼重組改造、燕化深加工等十大重點升級改造工程,抓緊輕型汽車公司新基地和北一數控機床集團生産基地建設,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重大技術裝備引進,大幅度提升裝備工業的技術和裝備總體水準。

  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第三産業較快增長。擴大第三産業市場準入領域,打破行業壟斷和所有制壟斷,完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提高市場化、社會化和産業化程度,進一步優化産業內部結構,第三産業全年增速達到9%。搞好商務中心區、金融街等重點功能區建設。加強流通體系建設,以大流通促進大發展。抓緊啟動城南物流綜合園區等大型項目,建設大型多功能購物中心,推進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業的發展。推動國有商業與外資、民間資本重組,加快商業資産整合,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加大海內外旅遊市場促銷力度,完善旅遊諮詢服務系統,加快旅遊業、會展業的發展。促進國有金融機構改善服務,引進國外人才、管理和機制,提高銀行、證券、保險、租賃、信託等現代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拓寬融資渠道,強化企業信用管理,促進中介服務、資訊服務等新興産業快速成長。

  深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全面提高郊區經濟整體水準。農業結構調整要在培育以農産品加工和貿易為主的龍頭企業,建設具有區域經濟特色的農業主導産業和農産品生産基地,發展和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實現産業化經營等方面,繼續向縱深推進。加快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發展高效農業和創匯農業。以提高農産品品質為中心,推進農業標準化和食用農産品安全生産體系建設,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大幅度增加綠色安全食品生産。認真落實土地承包制度,加強對土地流轉的引導和管理。加快市、區縣、鄉鎮三級工業區建設,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旅遊服務等郊區第三産業,鼓勵和支援二、三産業專業村的發展,引導農民向二、三産業轉移。注重發揮衛星城的輻射帶動作用,抓好中心鎮建設,切實搞好農村基礎設施,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深入開展山區水利富民、林業富民綜合開發,認真落實相關政策,擴大退耕還林、還草規模,培育和發展特色林果業、特色養殖業和休閒旅遊業等山區主導産業和綠色産業。以水利、道路、通訊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改善山區生産和生活條件。

  (三)抓住奧運機遇,加快城市建設,強化城市管理

  舉辦2008年奧運會,是我國21世紀初的一件大事,是中華民族的盛事,是首都現代化進程中難得的歷史機遇。要抓住機遇而不可喪失機遇,以奧運促發展,大大加快城市現代化建設步伐。

  牢牢把握“新北京、新奧運”的主題,全面實施《奧運作動規劃》。按照“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未來七年,我們將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作為奧運設施規劃和建設的首要條件,基本建成環境友好型城市;如期完成奧林匹克公園和32個比賽場館的建設與改造,建成一大批交通、通信設施和大型公共建築;把大量先進科技手段應用於城市生活和奧運會當中;以高水準的文化環境、社會環境和城市環境,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和現代人文精神。堅持勤儉辦奧運的方針,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和國際化運作模式,全力推進奧運會籌備工作。深入發掘奧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使全國分享奧運會帶來的發展機遇。今年,要集中力量抓緊場館、交通、通信、文化設施等奧運工程的前期論證、項目法人招標、規劃設計方案招標和建設資金籌措等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力爭早日啟動一批奧運工程,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項目,為舉辦一屆最出色的奧運會奠定基礎。

  繼續推進以交通和能源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搞好北京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工程,確保年內建成並試運作,全面開工地鐵五號線、八通線;加快建設德外大街等環路聯絡線和路網加密工程,續建五環路、六環路,新開工京承高速公路北京段;加緊建設東直門、西直門公共交通樞紐工程。市政設施方面,建成陜甘寧天然氣進京市內工程、高碑店熱電廠外網配套工程、雙榆樹供熱廠擴建工程,開工建設第十水廠。搞好國家大劇院、首都博物館、中央電視臺、國貿三期等大型文化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落實向南城傾斜的政策,加快南部地區建設,促進城市協調發展。加緊制訂《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北京皇城保護規劃》,劃定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

  以大氣污染治理和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為重點,繼續提高城市生態環境水準。一是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嚴格控制顆粒物污染,確保全年市區空氣品質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達到55%。進一步改善能源結構,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18億立方米,新增熱力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繼續實施燃煤鍋爐改造,發展電採暖。加強舊機動車尾氣監測,完成全市砂石料場的清理整頓,確保施工工地等開放性場地全面達到環保要求。二是提高對工業污染、固體廢棄物和噪聲的治理水準。首鋼公司減産200萬噸鋼,完成大氣、水污染治理項目。京能熱電公司、國華北京熱電廠完成煙氣脫硫工程。繼續搬遷調整四環路內一批工業企業。加快垃圾分類處理和綜合利用步伐,實施交通噪聲控制工程。三是深入治理城市水環境。加快吳家村、盧溝橋、小紅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線建設。新開工北環水系整治工程。加大中水回用力度,繼續推進各項節水工作。四是以種樹為主,注重喬灌草結合,突出重點區域綠化,使綠化美化再上新水準。全面完成綠化隔離地區100平方公里綠化任務,並規劃第二個綠化隔離地區,啟動溫榆河綠色生態走廊建設,“五河十路”綠色通道完成綠化長度366公里,加快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和山區造林工程。加大城區綠化工作力度,建設東便門城墻遺址公園等9塊集中大綠地,推廣垂直綠化,探索屋頂、陽臺綠化,創建一批綠化美化精品工程。同時,加強已有林地、綠地的撫育和管理。

  完善城市管理體制,建立城市長效管理機制。繼續下移城市管理重心,有步驟地將計劃、規劃、招商引資、環保、園林等方面的綜合管理權向區、街下放,充分發揮社區自治組織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逐步建立“統一領導、各司其職、規範管理、強化基層”的城市管理格局。完善城管監察法規規章體系和執法體制,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形成依法管理、群眾參與和科技措施相結合的城市長效管理機制。建立交通發展研究中心,完善公共交通規劃,優化交通指揮體系,加強靜態交通建設和管理,整頓交通秩序,儘快緩解交通擁堵問題。提高人口管理水準,健全、落實流動人口分類管理辦法,完善管理、教育、服務並重的流動人口管理工作機制。

  深化環境整治,消滅臟亂死角,提高生活品質,美化首都形象。整體規劃,分步實施,落實各級責任制,重點整治城鄉結合部、城市道路、街道兩側以及重點文物景觀周邊的破舊臨時建築、違法建設、亂堆物料和侵佔道路經營的問題,整頓戶外廣告、招牌,逐步改造市區中的“村莊”。突出抓好進京鐵路公路沿線、河道兩側、學校周邊和二、三環路環境整治工程。廣泛開展“無違法建設街道”創建活動。堅決制止以罰代管、以罰代拆。

  (四)以加入世貿組織為契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對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和世貿組織規則要求,全面深化以轉變政府職能為重點的各項改革,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擴大對外開放,必將極大地增強首都經濟的綜合競爭力。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推進政企分開,把政府職能真正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事務上來。加快清理、完善地方性法規規章,及時將清理結果向社會公佈。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對於涉及多部門的審批事項,推行“一家受理、轉告相關、聯動審批、限時辦理、責任追究”的新型審批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實行“一站式”辦公代理制。全面推行電子政務,逐步實現企業申請、申報制度的簡明化、電子化和網路化。積極培育和發展各類社會中介組織,儘快形成完善的中介服務體系。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符合條件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著重在提高改制品質上下功夫,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引入外資和民間資本,支援國有企業與國內外大企業、大公司、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聯合,促進産權交易和流動。理順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打破行業、部門界限,完善國有資産授權經營。加快國有企業重組,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國有工業企業要大膽引進優秀管理、技術人才,委以重任,給以相應報酬,在這方面力求突破,取得實效。推進中小企業産權制度改革,加強中小企業信用管理,採取多種形式支援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完善優勝劣汰機制,淘汰落後生産能力,敞開劣勢企業退出通道,基本消滅長期虧損企業。實行更加公平開放的市場準入政策,清理、取消對私營個體經濟的各種不合理限制,使其在土地使用、信貸、上市融資、進出口等各方面與其他市場主體享有同等待遇,為個體私營企業特別是民營科技型企業提供寬鬆的政策環境。

  認真做好新形勢下的對外經貿工作。繼續加強世貿組織事務的學習和研究,有針對性地制定實施過渡期行動方案。按照我國對世貿組織的承諾,積極創造條件擴大商貿、旅遊、金融、物流、保險、中介和其他服務領域的對外開放。適應世貿組織規則,改進外經貿發展促進工作,設立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分門別類制定産業對策措施。選擇適合北京特點的行業領域,把資本、技術、設備、管理和人才引進結合起來,改造和提升製造業。以吸收國外直接投資為重點,在探索收購兼併等利用外資的新方式上取得實質進展。適應跨國投資發展趨勢,繼續吸引跨國公司在京設立地區總部、研發機構和採購中心。著力改善投資軟環境,以重點功能區開發建設和舉辦奧運會為契機,以大項目為載體,通過籌建專業投資促進機構,完善前期招商,規範中期審批,加強後期服務,建立高效率的投資促進與服務體系,擴大和提高利用外資特別是港澳臺地區資金的規模和水準。各類招商活動要注重實效,力戒浮誇,保持實際利用外資平穩增長。

  積極應對世界經濟和貿易形勢的變化,充分估計各種困難和不利因素,千方百計保持外貿出口的穩定增長。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大幅度提高軟體等高新技術産品出口比重,積極擴大農産品及其加工品出口規模,發展技術、智力、資訊等各類專業對外服務。加快出口基地和天竺出口加工區建設,促進加工貿易健康發展。堅持市場多元化戰略,鞏固歐盟、日本、東南亞和北美等傳統市場,積極開拓俄羅斯、中亞、中東歐、拉美等新興市場。加強口岸建設,優化貿易和通關環境,推行電子商務等新的貿易方式,提高貿易效率。推動進口渠道多元化,改善進口結構,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制定重大技術裝備的引進、合資、合作規劃。加大反傾銷和貿易保障工作力度,建立貿易爭端訴訟支援體系。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制定支援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海外投資的政策措施,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帶動産品、技術、設備出口,培育具有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加強對領導幹部、公務員、企業管理者的培訓,培養和引進一批熟悉世貿組織事務的專業人才。

  標本兼治,重在治本,進一步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以打擊食品、藥品制假售假為重點,依法嚴厲懲處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強化食品生産、流通管理,確保食品安全。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打擊盜版行為。繼續整頓和規範建築市場、房地産市場、文化市場、旅遊市場和稅收徵管秩序,堅持不懈地打擊傳銷和走私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和完善對銀行、證券和保險業的監管,打擊各種金融犯罪活動,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加強安全生産管理,落實安全責任制,堅決防止小煤窯等“五小”復活。要從規範市場準入、健全法制和嚴格執法、建設信用文化等方面加大治本力度,打破行業壟斷,營造講求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和公平競爭的氛圍。用信息化推動信用制度的建設,加快建立企業和個人的信用檔案。

  (五)促進社會事業發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

  進一步加快首都科技和教育事業發展,促進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與經濟發展和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緊密結合,帶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堅持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為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加快構築首都區域創新體系,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準。集中力量建好軟體、積體電路、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專業孵化器,推動孵化器的企業化運作,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孵化器管理隊伍。扶持一批創新服務能力強、方式新、信譽好的創新服務機構,著重培育和完善專業服務功能。加強與中央在京科技資源的戰略融合,以更加寬鬆的政策環境和良好的配套服務為其産業化提供新的空間,促進地區資源整合。深化市屬科研機構轉制,推動轉制院所通過控股、購並、參股等方式進行資産重組,進一步加快社會公益型科研機構的分類改革步伐。加大人才戰略實施力度,加強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注重國際間人才交流,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創業。以體制創新推動技術創新,擴大科技産業規模,提高科技競爭能力。加強資訊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完善醫療保險資訊系統,建成覆蓋全市的市、區、街道三級網路體系;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企業管理水準和整體競爭力;完善北京市資訊資源管理中心,啟動北京市全球衛星定位綜合應用服務系統及全市資訊資源網中心工程。

  堅持教育適度超前發展,加速推進首都教育現代化。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德育為核心,著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發展,推動城近郊區學校強、弱聯合與合併,逐步縮小區域差距和校際差距。發展山區寄宿制小學,為140多所農村寄宿中小學校改善條件。繼續擴大普通高中規模,抓緊示範高中建設,擴展優質教育服務面。加快基礎教育課程和教材改革步伐,推動中小學“校校通”工程,開展資訊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實驗。支援高等學校改革與發展,注重提高高等教育品質,培養創新人才,做好“3+X”高考科目改革及單獨命題工作。大力加強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開展終身教育,培養高級技工等實務型人才。支援和規範民辦教育。積極推進教師全員聘用合同制試點,注重師德教育,提高教師素質。加大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並通過轉移支付、安排專項經費等方式,向經濟實力較弱地區適度傾斜。深化學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繼續推進後勤實體的規範分離,加快大學生公寓建設。

  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重點,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以“建首善、創一流”為目標,圍繞《奧運作動規劃》的實施,不斷提高首都精神文明的總體水準。繼續深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增強廣大群眾的創造力和凝聚力。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北京市委關於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意見》,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高度重視和加強市民道德建設,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促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形成。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突出問題的解決。深入開展“講公民道德、做文明市民”教育活動,抓好各“窗口”服務行業的文明創建工作,以計程車司機教育和乘車秩序、體育賽場秩序整頓為突破口,重點解決語言、禮儀、服務、環境、秩序等五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從整體上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的道德水準。

  努力進行文化創新,發展首都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社會科學事業。繁榮文藝創作,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搞好科普教育。集中優勢發展文化産業集團,推進文化産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加強文物保護,全面完成2000─2002年文物搶救修繕任務。繼續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完善對重點傳染病、慢性病的預防和控制體系,促進營養結構的改善,提高全民健康水準。加快發展體育事業,培養優秀體育人才,以社區、鄉鎮為重點繼續推進“全民健身工程”。深入進行國防教育,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開展雙擁共建活動,落實優撫安置政策,鞏固軍政、軍民團結。貫徹實施“十五”時期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發展老齡事業,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維護和保障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認真落實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準,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城市社區對於加強首都兩個文明建設、提高市民生活品質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要以構建新型社區管理體制和社區建設運作機制為重點,調整社區規模,推進社區建設,拓展社區服務,在所有社區逐步建立100平方米以上的服務站,並開辦規範的便民商業網點,使每一個社區在方便市民生活、開展文明創建、促進城市管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繼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推進依法治市。堅決貫徹《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加強人大工作的決定》,執行人大決議,堅持重大事項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的制度,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切實尊重人民代表的民主權利。加強與人民政協的聯繫,積極支援政協委員履行職責,努力暢通和開闢新的民意渠道,傾聽和採納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群眾的意見,提高決策水準,擴大政府決策及實施的社會基礎。充分發揮工人群眾在企業民主建設中的作用,進一步完善農村基層民主選舉制度,推進社區自治,擴大基層民主。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做好僑務和對臺工作。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和實施《奧運作動規劃》等中心工作,加強行政立法,完善立法程式,提高立法品質;全面完成《北京市人民政府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實施方案》,完善依法決策的制度,建立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制度,提高國家公務員整體素質,規範政府行政行為,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準。將“四五”普法教育引向深入,提高公民法律素質。

  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決維護首都的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深入推進“嚴打”整治鬥爭,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等各類現行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建立對暴力恐怖事件、重大突發事件的處置協調工作機制,嚴密防範、堅決遏制境內外敵對勢力的各種滲透和破壞活動。深化與邪教組織的鬥爭,繼續搞好對“法輪功”癡迷者的教育轉化工作,鞏固和擴大已取得的鬥爭成果。深入開展基層安全創建工作,積極探索“打防控”長效工作機制,預防、減少治安和刑事案件,消除各類安全隱患,避免重大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繼續加強信訪和人民內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做好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積極防範、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為首都現代化建設和人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三、切實改進政府作風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作風建設關係政府的形象,關係首都現代化事業的興衰成敗。儘管在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面對艱巨的任務,我們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全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把今年作為轉變作風年、調查研究年,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和市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堅決做到“八個堅持、八個反對”,以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為核心,以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頑癥為重點,深化“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教育活動,切實加強和改進政府作風建設。

  加強調查研究,切實改進領導作風和工作作風。以提高服務品質為重點,深入實際認真進行調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解決具體問題。文山會海止于務實作風。要嚴格執行中辦、國辦關於進一步精簡會議和文件的《意見》,加強對會議和文件的計劃管理,壓縮會議數量、規模和經費。切實減少領導幹部參加的各種慶賀、剪綵和迎來送往活動,停止形式主義的達標評比活動,把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從不必要的應酬和無效勞動中解脫出來,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和服務水準。

  下大氣力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和以權謀私。堅持政務公開,重點解決向企業亂收費和招投標中的“暗箱”操作問題,著力糾正一些執法人員以罰代管、以情代法、徇私枉法等不良行為,徹底轉變公共權力部門中部分人員存在的“冷、粗、硬、橫”的工作作風,做到廉潔公正,文明執法。抓好政府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管理創新,推進政企、政事分離,糾正職能“錯位”、“缺位”。進一步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發揮法律監督、民主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用制度手段有效遏制公款大吃大喝、遊山玩水、高檔消費娛樂和公費出國旅遊,使各級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真正樹立起廉潔勤政的良好形象。

  艱苦奮鬥,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搞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消除各種勞民傷財、鋪張浪費的現象,堅決制止各種不切實際、不計效果的錯誤做法。強化預算管理、審計監督、財政專戶管理和國庫集中支付,精打細算,把資金更多地用在擴大社會就業上,用在改善群眾生活上,用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增強經濟發展後勁上。

  始終堅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千方百計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牢固樹立凡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都是大事,都應當盡心盡力儘快辦好的觀念,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強化基層部門辦實事的意識,把解決弱勢群體面臨的困難作為辦實事的重要內容,不斷提高辦實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今年,市政府還要努力辦好60件實事,著力解決居民住房、看病就醫、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社會保障、養老服務、就業、環保以及水電氣熱的供應和服務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為群眾早餐、洗澡、買菜、出行等日常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把實事辦好,使廣大人民群眾在改革和發展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五”計劃加快推進的一年,是籌辦一屆最出色的奧運會的啟動之年,我們的任務十分光榮而艱巨。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五屆五中、六中全會和市委八屆十次全會精神,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再接再厲,團結奮鬥,創造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業績,迎接黨的十六大的勝利召開。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